国家统计局: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增加1111元

2010-02-11 15:28:00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国家统计局: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增加1111元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 国家统计局25日发布《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六: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统筹城乡发展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阶段。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增加1111元。
 
  报告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2004-2006年,粮食产量实现了1985年以来的首次连续3年增产。粮食单产连续三年超过300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棉、油、糖、果、蔬等经济作物生产获得较快发展,2006年棉花、油料、糖料单产均创历史最高记录。畜牧产品和水产品产量也稳定增长。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长,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
 
  二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增加1111元,打破了“十五”前三年收入增长缓慢格局。2004-2006年农民增收连续三年超过300元,历史上前所未有。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2年的1834元增长到2006年的2829元。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发展和享受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现金消费比重较快提高,信息化设备加快普及,生活水平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继续大幅减少。
 
  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积极变化,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农村增加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比2002年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9个百分点。农业比重不断减少,林业、畜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种植业中大宗农作物调整力度较大,优质农产品发展迅速。全国安全农产品已初步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国家启动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多项农村生态工程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四是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乡镇企业抓住国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时机,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2006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2002年增长90.2%,实现利润总额增长95.0%。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城镇化水平由2002年的39.1%提高到2006年的43.9%。
 
  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6年末,全国50.7%的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农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4.1亿人,惠及全国近半数的农业人口。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课本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大幅增加,2006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593万人,比2002年增长2.9倍。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