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论证

2010-02-11 21:05:51 作者:唐春生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2.4 是提高衡阳市乃至湘南地区植保工作整体水平的要求
衡阳市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和防治区域站建设,以先进的仪器设备、技术手段和监控能力对周边区域以强力辐射,可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原始的、与现代农业极不相适应的工作手段,为区域农作物病虫害控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从整体上提高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与控制能力。
综合上述,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和防治区域站建设对于解决衡阳市乃至湘南地区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整个农业生产的素质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项目建设可行性
2.3.1 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
200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大对植物保护工作的投入。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加大病虫害防治工程的投入。2008年,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农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认真研究,已编制完成了新增51.5亿元农业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其中优质粮食产业工程8亿元,重点支持9个粮食主产省(区)的270多个县的标准良田建设,用于改善农业生产设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高度重视,准备从极度困难的财政收入中拿出预算资金给予支持。国家政策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3.2 承建单位具备良好的条件
衡阳市植保植检站对承建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和防治区域站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基础好。在编人员大部分具有植保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都从事了较长时间的植保工作,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工作能力强,获得部、省科技进步奖6次。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频振式杀虫灯物理杀虫试验示范、水稻病虫害防治机制创新等项目的试验研究与示范,为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和防治提供了技术储备,已具备承担各种植保研究课题和项目建设任务的能力。二是工作基础好。衡阳市已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病虫测报网络,有一支固定的专业队伍,长期从事水稻病虫害调查和防治技术指导工作。每年发出病虫情报32期,为减少粮食损失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该站在三塘镇衡阳市农科所内有固定的观测场和基本设施。综上所述,衡阳市植保植检站完全具备承担本项目建设的能力。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3.1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
近10多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气候条件的变化,全球农作物生物灾害呈加重发生态势。国内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问题更加突出。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突发和暴发的频率增加,危害加剧,对我国农业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北方大部分地区的蝗灾、草地螟、小麦条锈病,南方的水稻螟虫、稻飞虱、棉花棉铃虫等已成为危害最重的病虫,一些次要性、偶发性病虫害已有上升危害或突发成灾的趋势。与此同时,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传入速度呈加快态势,二十世纪70-80年代,我国外来有害生物仅有1-2种,90年代增加到10种,2003年全国普查结果表明,外来有害生物已多达20种。在农产品质量及出口方面,因农药残留超标和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存在而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极大障碍。在WTO框架下,许多国家采用植物检疫作为非贸易技术壁垒措施限制别国农产品进口。
目前,日本、韩国设立的农业有害生物监测站平均1500万亩达到59.8个和98.4个,监测对象分别为208种和51种,而我国平均每1500万亩只有6.5个区域站,监测对象只限于20-30种。因此,加强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和防治区域站建设,改善监测预警手段,提高农业抗灾救灾能力,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3.2 当地市场需求
衡阳市地处湖南中部偏南,属湘中丘陵,交通发达,境内农业资源丰富,气候宜种宜养,土地广阔肥沃,生物异彩纷呈,境内盛产优质稻米,是全国产粮大市之一。并有棉花、双低油菜、蔬菜、烟草等多种特色农产品,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市。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企业异军突起,创汇农业发展迅速,衡阳市优异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在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同时,也有利于多种农业生物灾害的发生和为害。近年来,全市农作物病虫草发生猖獗,变化繁杂,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虽然通过多年来开展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对病虫害的防控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仍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防灾抗灾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装备简陋,手段相对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因此,项目建设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3.3 项目服务的目标市场
项目建成后将以本区域内粮、棉、油、烟等作物为主要服务对象,兼顾蔬菜、大豆、玉米等其它作物,覆盖面积800万亩。监测对象为主要农作物的主要病、虫、草的发生范围、发生程度及为害情况。预警与控制的农作物病虫主要包括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水象甲、纹枯病、稻曲病、细条病、棉花棉铃虫、斜纹夜蛾、蔬菜霜霉病、炭疽病、福寿螺、柑桔溃疡病、黄龙病以及外来危险性生物物种的侵入等。
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善本市对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和防治能力。通过项目建设,将为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和搞好“三农”服务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使农业植保技术服务更加科学、准确,能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同时,还能提供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保护农业生产环境。
3.4 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
粮食、油菜、棉花、蔬菜和水果生产,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由于农业科技、物质的投入不足,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加之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粮食生产经常会受到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和病虫害的侵袭。项目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其产品品质和卫生品质,在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极大,只有坚持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才能提高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且,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粮棉油果菜生产的措施,因此,市场风险极小。我们将充分利用项目建设提供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配套高素质的人才,让项目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先进的设备和不断完善的技术手段,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和植保新技术、新农药的推广应用,同时争取本级政府的投入和上级的支持,以解决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经费,提高项目的运行效能。

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4.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衡阳市植保植检站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衡阳市农业局。主要职能是主管全市水稻、棉花、油菜、烟草、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农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和植物检疫以及推广先进的植保新技术、新成果。
4.2 人员及技术力量
衡阳市植保植检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名,其中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4人,技术员1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2名,35-48岁的3名,48岁以上的3名。技术干部均为农业院校植保、农学等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长期从事植保专业技术工作,具有良好的植保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该站自1988年以来,长期稳定一批植保专业技术人员,推广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曾获得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知名度较高的专家。
植保植检站主要成员基本情况:
唐春生,站长,衡阳市政协常委,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衡阳市学科带头人,衡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硕士研究生,连续从事植保工作26年,业务专长为农业生物灾害预测预报、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植保新技术研究和推广、植物检疫。获得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农业丰收一等奖,1项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通联先进工作者,2000-2007年该站连续6年被评为湖南省植保先进单位,2003年该站被评为全国先进测报先进单位。
黄珍龙,支部书记,高级农艺师,本科,连续从事植保工作31年,业务专长为农业生物灾害预测预报、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植保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和植物检疫。获得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获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市一等奖4项,市二等奖2项。1991年3月获省农业厅“全省农作物病虫测报先进工作者”。1999年12月获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推广先进个人”。
黄守行,副站长,农艺师,本科,连续从事植保工作11年,业务专长为农业生物灾害预测预报、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植保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和植物检疫,获得1项衡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