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作物病虫测报几个问题的辨识与探讨

2010-02-16 13:53:39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关于农作物病虫测报几个问题的辨识与探讨
 
日期:2009-10-30         作者: 来源: 中国农技推广网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也是广大农业生产管理工作者、技术人员和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的中国农技推广网为例,在每月近1000万次的访问量中,病虫测报栏目在17个专业栏目中高居榜首,达到了几百万次。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病虫测报工作蓬勃发展,测报技术水平和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高,为各级农业领导部门指挥重大病虫防治、减轻生物灾害发挥了重要的参谋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在社会及农业生产领域中,也对病虫测报存在一些认识模糊、概念不清的问题,影响了测报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外形象,有必要提出来进行辨识、讨论和明确。
 
    1 关于发生程度与预报程度
    发生(病)程度是指病虫害发生或流行的严重程度。根据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和年度间发生量的大小,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一般分为大、中度偏重、中度、中度偏轻和轻发生5级,可分别用数字5、4、3、2、1表示。其中病害常用病叶率、严重度、病情指数表示;发病初期病情较轻时,还可用病田率和单位面积单片病叶数量等表示。虫害常用虫口密度、诱虫量、被害株率等表示。由此可见,判断病虫害发生流行程度的主要依据和指标主要有3条:一是造成损失的大小,二是发生量的多少,三是年度间发生轻重的比较[1,2]。其中,造成损失的大小是判断发生程度的根本依据,而发生量的大小和年度间发生轻重的比较,都是在造成损失的基础上测算和比较的,是植保科技人员在生产实践中,通过试验示范,在测定产量损失和发生量关系的基础上,简化发生程度定级方法,直接采用发生量的大小和年度间发生程度的轻重比较确定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因为,发生量的大小通过田间调查可以直接得到,并可以对年度间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而产量损失则是要通过对比试验才能测定。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虫害的轻重一般讲发生程度,对于病害则讲流行程度。生产上,对病虫害大家都喜欢用发生程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影响对预测结果的理解,也没有人做过硬性规定,大家悉听尊便!
    在具体测报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讲,“你们的预报结果,又是偏重发生吧!”显然有不屑一顾的意思,其中不乏植保专业人员。这是对病虫测报工作的一种偏解。但我们必须要讲,在实际预报工作中,“偏重发生”一词的确是使用频率较高的预报程度,这是由病虫测报的特殊性决定的。首先,要明确我们所做的预报是针对重大病虫的,不是所有的病虫对象。无论是全国,还是省、地、县级植保测报机构,都是这样。对全国1600多种主要病虫草鼠害全部进行预报,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和意义。由于主要针对重大病虫进行预报,其本身偏重发生的几率就比较高。其次,对一些常年偏轻甚至轻发生的病虫,因为不需要采取专门的防控行动,发布偏轻和轻发生的预报就没有必要了。第三,对一些重大病虫害,如果其在某些特定年份偏轻或轻发生,也要做偏轻或轻发生的预报,这一方面提醒有关领导部门调整防控决策,另一方面也提醒广大农民不要按常规去防治,以减少投入,减轻农药污染。如1990—1991年,全国小麦条锈病连续2年大流行和偏重流行;1992年,由于准确掌握了病害流行规律和足够的病情预报资料,我们大胆做出了“甘、陕、川、鄂、豫毗邻麦区中度流行,黄淮海大部麦区不流行”的预报,很早就消除了有关领导和广大农民对条锈病防治的恐慌。第四,在具体预报过程中,从大发生至轻发生5个级别都经常出现,只是大家对中等以下的预报级别不敏感而已。
    2 关于病虫测报与监测预警
    传统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就称“病虫测报”,它是指在农作物病虫发生为害以前,人们根据研究和实践所掌握的病虫发生消长规律,对影响病虫发生的各因素进行调查监测,取得数据,结合历年观测资料和气象预报,应用多种预测方法进行分析、综合,估计病虫未来的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以及扩散分布与流行趋势,叫做预测。把预测的结果,编印成情报,写成消息、简报,或制作成电视节目等形式,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以及会议等途径予以发布,叫做预报。通常称为“病虫预测预报”,简称“病虫测报”。它要求病虫测报部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农作物病虫害未来的发生动态及趋势做出估计,并提前向有关领导、植物保护部门及植保人员提供病虫信息报告,使病虫防治工作得以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达到“虫口夺粮”,保证农业丰收的目的[3-5]。
    “监测预警”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新词。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章专门对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进行了法律规定[6]。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本身不是对病虫测报的时髦叫法,而是病虫测报的发展和延伸,它体现了病虫测报管理理念的发展和变化,是时代赋予了病虫测报更多的责任,对病虫测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依笔者之见,病虫测报强调的重点是预测预报,就是要对重大病虫害提前进行预报,以供领导部门制定防治决策时参考,并指导广大农民开展防治工作;而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对有害生物的系统监测和预警,体现了农业主管部门对有害生物管理的加强。如近两年,农业部对小麦条锈病、草地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都采取了系统监测预警的办法,并实行重大病虫害发生和防治信息周报、日报和即时报的制度,其力度和频度前所未有。显而易见,如今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内涵更深、要求更高、力度更强。
    3 关于预报对象与分级管理
    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种类比较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作物主要有害生物1600多种,其中,害虫830多种、病害720多种、杂草60多种、鼠害20多种。以粮食作物为例,常年造成明显危害的种类近200种,其中水稻51种、麦类22种、玉米15种、杂粮41种,还有杂食性害虫23种,贮粮害虫13种。此外,还有农田重要害鼠20多种,杂草120种[7,8]。这么多的病虫对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由哪一级政府或机构全部管起来,而是应该按照其发生流行程度、地域分布和危害损失等特点,确定各级主要负责管理的预报对象,实施分级监测管理、分级负责的办法。初步建议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一级监测对象。主要指重大迁飞性害虫和烈性流行性病害,具有突发、暴发和大范围发生流行的特点,一旦失去监控,将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如飞蝗、草地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棉铃虫、粘虫、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稻瘟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等。这类病虫由全国及各级植保测报部门进行联合监测,重发区各级植保测报机构都应将其作为监测预报重点。
    2)二级监测对象。具有常发重发的特点,全国发生范围广、面积大、损失重,但年度间发生程度和范围变化不十分剧烈,突发暴发的特点次于一级监测对象,包括:小麦蚜虫、吸浆虫、白粉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纹枯病,玉米螟,土蝗,棉红铃虫、棉蚜等。这类病虫由全国及各级植保测报部门进行联合监测,但监测预报的重点应适当下移。
    3)三级监测对象。具有常发的特点,但一般年份发生程度不是很重,既是重发年份,也不至于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如小麦红蜘蛛、黑穗病、病毒病,稻白叶枯病、胡麻斑病,棉叶螨,玉米丝黑穗病,大、小斑病,大豆食心虫等。这类病虫主要由地方各级植保测报部门进行监测预报。
    4)四级监测对象。除一、二、三级监测对象以外的其他主要有害生物,仅在部分地区或省区发生,一般年份发生较轻,仅在个别特殊气候年份发生较重或局部地区严重发生。这类监测对象主要由地方植保部门负责监测预报。
另外,对于一些在局部地区新发、突发、重发的,对粮食生产造成较大潜在威胁的有害生物,如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等,各级植保部门要注意跟踪监测,掌握其发展动向。
    4 关于预报内容与发布方式
    当前,各级植保测报机构所做的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除了发生程度外,还包括发生范围、发生期、防治适期等内容。发生范围预测是根据病虫害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估计其分布区域或田间分布密度。即:利用病害虫发生流行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地理区域能满足上述条件的程度,推测其分布的区域和界限;利用病虫害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根据田间作物布局和生长状况(品种、生育期、肥力水平等),预测病虫害在不同类型田内的发生轻重或分布密度等。发生期预测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预测下一虫态(世代)发生或病害某一流行阶段的时期。在害虫的预测中,常将发生期分为始见、始盛、高峰、盛末和终见期。发生期预测可为确定防治适期提供参考,很多的中、短期预报都会提醒广大农民什么时间开展防治效果会比较好。
    病虫预报的发布过去主要依靠各级植保测报机构印发的病虫情报、明白纸等纸质媒体。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加强,各种媒体为农服务的意识也在增强,宣传病虫发生信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目前,除传统的病虫情报等途径外,在全国农技中心病虫测报处的组织和推动下,病虫预报电视发布已成为广大农民获取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据统计,全国已有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350个县开展了病虫电视预报,预报对象涉及90%以上的农作物中超过60%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有一半以上的农民收看这一节目。1999年以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合作制作《病虫预报》节目,每周在中央七套(CCTV-7)定期播出。从2009年开始,根据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服务农业生产合作备忘录的有关精神,遇有重大病虫发生情况时,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可随时提供材料,以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名义,在中央一套(CCTV-1)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中发布农业有害生物预报预警信息,而且,基本达到了当天送交当天播出的程度,进一步扩大了病虫测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公共服务作用。除此而外,计算机网络在预报发布和信息服务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很多植保机构都将其所做出的病虫预报放到相关专业网站上,为相关机构与广大农户及时了解病虫信息提供了方便。目前,手机短信也正在被开发成一种新的快捷预报发布方式。同时,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也都主动加大了对病虫预报信息的宣传力度。病虫预报的发布正在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文字形式逐步向多元化、形象化和可视化的方向迈进,在适时宣传动员,指导广大农民有效开展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