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

2010-02-27 20:51:11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植物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
 
2008-12-31
 
前 言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我国是世界上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频繁,为害严重,损失巨大。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种类高达1700多种,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100多种,水稻、小麦、棉花、玉米、油菜、蔬菜、果树等作物重大有害生物年发生面积50-60亿亩次。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自然损失率30%以上测算,在不采取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每年农作物病虫害会给我国粮食产量造成损失3000亿斤,油料136亿斤,棉花190多万吨,果品、蔬菜上亿吨,潜在经济损失将达5000亿元以上。
 
  植物保护是农业防灾减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防治指导、植物检疫、控制扑灭、农药管理、安全用药、技术服务等,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性、强制性、国际性等特点。其主要作用是确保国家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公众健康。加强植物保护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对履行好重大病虫灾害的监测预警、植物检疫、综合防治、农药管理等植保公共服务职能,保障我国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减少化学农药污染、维护公众健康、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植物保护工作,为建立起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农业部1998年提出植物保护工程建设规划建议。8年来,累计中央投资22.5亿元,建设了一批重大病虫监测、危险病虫害检疫防疫、重大病虫控制和农药检测项目,在加强病虫害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局部地区的一些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得到较好控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由于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国家对植保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投入仍然明显不足,植物保护体系长期在较低水平下运行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部分地区一些重大病虫暴发危害、剧毒农药泛滥、突发和新传入疫情不断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对此,温家宝、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批示或指示,要求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和农药安全监管工作。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改善植物保护基础设施,提高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水平,增强保障“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农业部根据“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总体构架,再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建设,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为指导,以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和服务农民为目的,以加强植保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手段为核心,以综合建设、提升能力为目标,采取国家扶持、地方配套的方式,建成一个覆盖全国、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效精干,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植物保护体系。2006-2010年,根据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迫切需要,以粮、棉、油等大宗作物病虫害监控为主,兼顾蔬菜、果树等作物病虫害监控工作需要,规划投资35.40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8.8961亿元,地方配套6.5099亿元),加强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优势农产品有害生物非疫区、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等项目建设,初步构建与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符、满足“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生产需要的植物保护保障体系基础,大幅度提高我国抵御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能力。
 
  
 
第一章 我国植物保护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我国植物保护现状
 
  植物保护体系是保护国家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主要由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检验、控制扑灭、技术支撑以及物资保障等系统构成。主要作用:一是实时监测预警农作物有害生物,为政府和农民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组织指导农作物有害生物科学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三是应对新发和突发植物疫情,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和国内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为害;四是管理监控农药生产、经营和安全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
 
  健全、完善的植物保护体系是植保防灾减灾的基础。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植物保护工作,经过50多年的建设,逐步建立了从中央到省、地(市)、县四级植物保护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植物保护体系。目前,县级以上从业人员达2.4万人,通过对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组织、指导农民开展防控工作,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1200多亿斤,油料近35亿斤,棉花110余万吨,较好地发挥了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的作用。
 
  由于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国家对植保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投入一直不足,植物保护体系长期在较低水平下运行。为解决植物保护体系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家逐步加大了对植保设施和工作的投入力度。1989-1997年,投资建设了400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区域性测报站(包括抗性监测站、检疫实验室),每站投资18-30万元。主要用于显微镜、解剖镜、观测工具、计算机等基本设备的配备和部分实验室、资料室、标本室建设改造。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支持下,1998-2003年,农业部开始探索区域布点、综合建设的路子,累计投资12.113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3443亿元、地方配套3.7689亿元,安排植物保护建设项目541个,其中重大病虫监测预警项目254个、危险病虫检疫防疫项目59个、蝗虫和小麦条锈病应急控制项目191个、农药检测项目37个。2004-2005年,本着“区域布局、突出重点、综合建设、提升能力”的原则,利用国家植保工程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资金等,投资10.423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825亿元(植保工程国债资金3.7亿元),地方投资1.5984亿元,建设省级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控制分中心建设项目8个,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291个,苹果非疫区建设项目16个,农用航空服务站项目1个。
 
  经过建设,部分地区的植物保护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增强了对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应急控制能力、危险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检验能力以及农药质量检测与农药残留监测能力。目前,全国范围内系统监测预报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由90年代初的15种增加到26种;部分项目实施区较好地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电视预报,显著提高了植保信息到户率、时效性和利用率;每年可控制飞蝗和土蝗区暴发成灾面积67万公顷,初步实现了“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的治理目标,对小麦条锈病菌源地可实现有效监控,遏制了小麦条锈病大面积传播和流行成灾的势头,较好地监测了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水稻迁飞性害虫,控制了连年大面积突发成灾的局面;2个省级机构对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检验能力达到了分子水平,10个地市级机构达到了血清学水平;全国年农药质量检测样品数由3000个增加到21000个,农药残留仪器检测样品数达到10000个,各省年农药残留速测样品数达到4000个。
 
  尽管经过前期建设,项目建设区的植保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前期建设的项目投资规模小、建设内容单一、地区间不平衡等原因,植保体系“网大点稀、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多数,特别是没有投资建设的基层植保机构设备陈旧、手段落后的情况仍十分严重,制约植保防灾减灾效能的充分发挥。目前,全国31个省级植保机构,已投资建设的比例为51.6%,332个地市级和2860个县市级植保机构,已投资建设的比例25.7%,但投资规模较大、综合建设的不足10%。据植保部门2004年对部分省、区抽样调查,县、市级植保机构中63%的机构没有实验室,90%没有固定的观测试验场地;46%无诱测工具,50%没有显微镜、解剖镜、计算机等基本监测检验和数据分析处理设备,已有的设备大多也急需更新换代;90%的植保机构没有调查或生产指导专用交通工具,大部分植保技术人员下乡调查和指导生产仍以自行车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为主。这种状况不仅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客观需要,也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二、我国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
 
  植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植物保护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内涵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一)植物保护工作的任务日趋繁重。具体表现为:一是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繁多,重大病虫灾害暴发频繁,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种类1700多种,可造成严重危害的100多种,水稻、小麦、棉花、玉米、油菜、蔬菜、果树等作物重大有害生物年发生、防治面积达50-60亿亩次,比90年代增加30%。当前蝗灾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小麦条锈病、草地螟、农田害鼠等重大有害生物大发生频率显著增加,如水稻螟虫在长江流域连年重发,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暴发频率由90年代中期以前的3-5年一次上升到平均2年一次,监测预警与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气候异常等因素,导致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蔬菜、茶叶、果树等经济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危害上升,如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稻曲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等在部分地区为害加重,部分病虫抗药性增强,突发性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任务加重;三是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和流通渠道多元化,引发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入侵频度和扩散速度加快,农作物外来有害生物风险加大。据统计,上世纪 70-80年代我国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仅有1-2种,90年代增加到10种,近5年新发现17种。调查表明,稻水象甲已扩散到天津、辽宁、山东等10余省市,美洲斑潜蝇已经成为“菜篮子”生产上的突出问题,红火蚁已传入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直接威胁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命健康。
 
  (二)植物保护工作的目标不断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温饱型社会转入小康型社会的过渡期,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区域种植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要呈现多元化趋势,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植物保护工作必须实现由侧重于粮食作物有害生物防控向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有害生物统筹兼防转变,由侧重于保障农产品的数量安全向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并重转变,由侧重于短期、应急防治行为向预警防控、综合治理、减少环境污染等长效机制转变,由侧重技术推广向技术保障、咨询服务和履行法定职能转变。同时,贸易全球化导致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农药残留超标等成为制约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和技术壁垒措施,需要进一步强化科学用药指导与监管工作。
 
  (三)植物保护工作的内涵不断深化。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服务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植物保护工作的内涵也不断深化,必须由过去仅仅注重于生产过程中有害生物的防控,向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农民培训、咨询服务等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拓展。另外,如何强化服务职能,采取有效形式,提高植保科技入户率、到位率,也是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
 
  三、植物保护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植物保护能力建设与新形势下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客观需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薄弱。目前,我国具有一定区域监控和测报能力的全国性病虫监测站408个,折合每百万公顷只有3.3个,平均每7.8个县市才有1个,而日本、韩国每个县、郡都设立有1个或多个具有综合监控功能的测报站点,平均每百万公顷分别达59.8个和98.4个,不仅在数量上约为我国的18.1倍和29.8倍,在手段和功能上远远超过我国现有的水平。如韩国每个测报站点设有全国统一标准的农作物病虫标准观测圃和试验场,配备有完备的监测检验和田间试验仪器设备。在有害生物的系统监测方面,日本和韩国的监测对象分别为208种和51种,而我国仅为26种。由于我国建设的监测站点少,布局不尽合理,造成监测“盲点”较多,始料未及的病虫突发成灾事件时有发生。在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手段方面,日、韩等国设备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网络信息技术已得到普及,澳大利亚等已将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合称3S技术)用于病虫害监测预警领域,而我国监测预警仪器设备简陋、标准不一,调查仍以手查目测为主,极大地影响了监测预警和防治决策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与应急控制能力差。目前,我国病虫防治仍以单一的化学防治为主,存在综合防治技术发展不平衡、植保机械质量不高、防治基础设施落后、重大灾情应急处置能力薄弱等问题。据统计,我国年实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面积为4.5亿亩次,仅占全年病虫害防治面积的7.5%左右。在应对突发性、迁飞性和大区域流行性病虫害暴发为害方面,大型施药设备缺乏,仍以手动喷雾器人工地面防治为主,控制效果难以保证。而美国、欧盟各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则多以大型机械和飞机防治为主,并普遍使用“3S”等高新技术手段,提高施药的精准度,可保证防治效果。
 
  (三)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控制能力建设滞后。目前,我国的检疫检验设备总体水平较低,大多仍停留在形态学阶段,检验鉴定的主要工具是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解剖镜,相当于先进国家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水平。由于检疫检测设施设备水平低、疫情信息搜集能力弱、疫情监管技术手段落后,局部疫情封锁控制乏力,造成对外来危险有害生物的预警滞后,常常错过控制扑灭疫情的最佳时机,难于有效遏制疫情自然扩散或随人为活动而远距离传播。而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西欧各国的植物检疫已经达到分子水平,能快速准确地对其入境和本国生产调运的农产品实施检疫检验,因而能迅速对发生疫情国家的农产品提出限制和检疫措施,拒疫情于国门之外,将国内疫情有效控制在局部发生区。同时,有计划地开展非疫区建设和实施危险性有害生物根除计划,能有效遏制疫情扩散风险。
 
  (四)农药与药械研发及安全使用技术严重落后。从农药产品质量和药效向农药安全性使用过渡,是国际农药管理与使用发展的主要趋势。美国、日本、欧盟各成员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农药登记的环境和安全性方面的资料要求。FAO及欧盟大部分成员国和亚洲的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建有施药技术研究中心,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经考试后拿到证书才能进行田间施药操作。同时,目前我国使用的植保机械, 95%以上是上世纪60年代开发出来的老产品,80%以上的喷雾器存在“跑、冒、滴、漏”等质量问题,不仅造成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低、防治成本提高,而且严重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另外,由于安全性管理不到位、科学用药指导不足等原因,每年因使用农药引起的中毒人数超过9万人,死亡7000多人;发生作物药害约30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间接损失10亿多元;有害生物抗药性快速增长,据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30种农作物害虫对40种杀虫剂、20多种病原菌对11种杀菌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五)植保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弱。目前,我国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具大多以小作坊手工制造为主,质量粗糙、标准不一,高技术、自动化程度的监测预警设备研发严重滞后,数字化技术尚未得到应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影响评价能力与生物农药质量检测能力还非常薄弱,与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安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密切相关的植保技术,如东亚飞蝗生态治理、检疫性有害生物非疫区建设、以生态调控为主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无害化防控技术研发等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新技术在植保中的推广应用明显偏少。同时,技术示范推广缺乏基地,农民培训能力严重不足,植保技术的进村入户率和推广普及率显著偏低。
 
  因此,根据“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总体构架,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进行,尽快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构建与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植物保护工作基础,大幅度提升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综合治理与应急控制能力、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控制能力、农药管理与安全使用能力、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培训示范与农民自我决策能力,已成为实现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科学有效控制、确保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生产和环境安全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二章 植物保护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植保防灾减灾能力,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必由途径,对于解决我国因国内外农业生产形势变化和农产品贸易带来的一系列植保难题,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实施植保工程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确保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而搞好灾害防控,减灾增产,是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据专家预测分析,未来几年蝗虫、草地螟、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洪涝等自然灾害难以人为控制,但病虫等农业生物灾害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据统计,我国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年发生面积50-60亿亩次,在现有的防控水平下,每年可挽回重大生物灾害所致粮食损失1200多亿斤,按亩产600-700斤计算,相当于扩大了1.7-2亿亩粮食播种面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植物保护工作能力,将能显著减少农作物有害生物为害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如果将病虫害为害损失再降低2个百分点,年可再增加粮食总产200多亿斤,相当于再扩大2800-3300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因此,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加强植保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二、实施植保工程是保障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也是新时期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病虫防控措施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减灾增产,而且关系到农民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成本占农业生产投入成本的20%左右,其中农药成本又占病虫害防治成本的80%。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果把农药有效利用率从目前的30%提高到50%,仅减少成本一项就可年增加农民收入100亿元以上。从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看,提高农药质量和科学用药水平后,达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广泛地推行以农业防治和生态控制为重点的简便、经济、安全的综合治理措施,可使农药使用量下降30%左右,按当前年农药用量25万吨(折纯)计算,每年可减少使用量7.5万吨,节省农业生产成本近40亿元。同时,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仅会显著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因此,实施植保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的准确率、植保技术到位率、科学用药和综合防治水平,是新时期农业保产、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三、实施植保工程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我国农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赢得主动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的农产品即使有很强的价格和品质竞争优势,如果其产地发生有国际普遍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或农药残留量超标,也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检疫措施和农药残留限量也是常用的技术壁垒措施。如日本因苹果蠹蛾问题对我国苹果和梨等水果、美国因桔小实蝇问题对我国柑橘和龙眼及荔枝等水果实施进口限制;欧盟对进口我国茶叶的检测指标从原来的72项增加到现在的134项,限制使用的农药从原来的29种新增到62种,其标准总体比原先提高了250多倍;日本对进口我国大米的农药残留检测指标从原来的65项增加到104项,对进口我国菠菜的农药毒死蜱的残留限量定为0.01mg/kg,低于其国内其他有机磷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10倍。近年来,我国一些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外商拒收、退货事件屡有发生。据有关部门测算,每年因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农药残留超标等“绿色”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100亿美元左右。因此,实施植保工程,开展优势农产品非疫区建设,建立相应的检疫管理和技术体系,完善农药检测检验和安全监管手段,加强农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示范指导,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对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实施植保工程是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
 
  为了加强农业生产和植保工作,我国颁布了《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农业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动植物防疫、检疫制度,健全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加强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杂草和鼠害的检测、预警、防治,建立重大动物疫情和植物病虫害的快速扑灭机制,建立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实施植物保护工程”。温家宝总理曾在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健全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警与防治机构,尽快形成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中央多次重申,重大和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动植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和防治等公益性职能,所需经费由财政供给。因此,实施植保工程是贯彻落实《农业法》及中央对植物保护工作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和措施,也是我国遵循《国际植保公约》和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绿箱”政策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具体体现。
 
  五、实施植保工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品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植物保护工作是服务于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其各个环节都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外延和行动。通过提高植物保护保障功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防控农作物有害生物危害,提高农产品产出率,通过提高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使用技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试验示范、宣传普及植保知识,提高植保科技到户率和农民自主科学决策能力等,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因此,实施植保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
 
  综上所述,加强植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以应用先进科技为核心,以配置先进设备为手段,以加强技术推广为依托,实现有害生物测报规范化、防治无害化、检疫标准化、控制区域化、管理安全化,提高我国植物保护整体水平,是新时期农业防灾减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倡导“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健全病虫害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科学有效控制,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二、基本思路
 
  以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和服务农民为指导,以加强植保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手段为核心,采取国家扶持、地方配套的方式,以现有的体系资源和技术力量为基础,按照“构建基础、提升能力、强化服务、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原则,综合建设,全面提升植物保护工作能力,即提升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能力、综合治理与应急控制能力、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控制能力、农药械管理与安全使用能力、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培训示范与农民自我决策能力。
 
  (一)构建基础。根据新阶段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需要,以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分布规律和作物布局为依据,兼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全面布点,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我国植物保护基础工作。
 
  (二)提升能力。加强部级和省级(或大区级)项目建设,使其具备全国性或区域性重大有害生物的预警控制、指挥协调、技术指导和疫情监管能力,进一步发挥体系的龙头指导作用;
 
  综合建设县、市级预警与控制区域站,使其成为区域内具备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应急控制、检测检验、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能力的骨干站点。
 
  (三)强化服务。突出植物保护工作服务于农业产业发展和服务于农民的客观要求,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提高科技示范、农民培训和植保科技信息入户率、到户率等服务能力。
 
  (四)合理布局。注重项目建设的区域性、均衡性,避免重复建设。既考虑满足全国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频繁肆虐和疫情封锁防控工作的需要,又兼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需要。
 
  (五)分类建设。根据粮食主产区、病虫害发源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等植保工作的需要,分别确定不同的投资重点,明确项目功能定位和建设任务。
 
  三、建设原则
 
  在我国现有植保工作和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农作物区域布局、有害生物发生分布规律和防控工作需要,考虑重点、兼顾一般、整体规划、协调配套,建立起适应新形势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的植保防灾减灾体系。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遵循农业部制定的建设基本标准,对全国植保体系的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按照轻重缓急,分别采取相应的策略,点面兼顾、分步实施。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农作物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和监控工作的需要,合理布点并确定重点建设内容,粮食主产区和优势产业带、病虫发源地和迁飞流行过渡带及重发区以预警与控制项目为主,果树优势产业带、沿海等检疫性有害生物易传入区以检疫检测项目为主。
 
  (三)突出重点,分清职责。注重解决植保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合理把握政府职能和企业行为的关系,分清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强调公益性建设,突出公共服务。
 
  (四)综合建站,强化功能。集中资金、突出重点,综合建设、避免重复,县、市级统筹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全面提高服务农业生产安全能力。
 
  (五)农科教配合,提高创新能力。依托科研院校,密切开展攻关合作,广泛消化吸收最新植保科研成果,致力于科技创新,解决技术难点,开发并推广应用成型技术,促进植保技术进步。
 
 
第四章 建设目标与规划布局
 
  一、建设目标
 
  按照 “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总体构架,根据农作物区域布局、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分布规律和防控工作的需要,体现“行政区划与生态区域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推广示范相结合”的特点,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进行,全面提升植物保护工作能力,建成一个覆盖全国、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效精干,与新形势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植物保护体系。
 
  2006-2010年以粮、棉、油等大宗作物病虫害监控为主,兼顾蔬菜、果树等作物病虫害监控工作,建设国家、省级农业有害生物监控中心、分中心以及全国预警与控制区域站,使全国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平均每100万公顷达到10个,同时加强示范推广和技术创新投入,初步构建与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符、满足“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生产需要的植物保护体系,大幅度提高我国抵御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能力。具体目标是:
 
  ——明显提高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种类和预报准确率。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对象由现在的26种扩大到100余种,重大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由目前的75%提高到80%以上,中期预报由80%提高到90%以上,短期预报由90%提高到95%以上,基本实现监测预警规范化。
 
  ——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稳定控制病虫危害损失。化学农药使用数量减少30%,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一般发生区为害损失率稳定控制在3%以内,重发生区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5%。
 
  ——初步实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国外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的全面监控,在柑桔、苹果优势产业带建成柑桔非疫区50万公顷、苹果非疫区150万公顷。通过生态治理示范,减少东亚飞蝗孳生地面积3.3万公顷,示范带动改造面积13.3万公顷,使现有蝗虫孳生地面积缩小5-10%
 
  ——开展农药施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发3-4种适合我国农村使用的新型植保机械;开展技术鉴定,完成主要农药品种对不同作物上防治有害生物的技术标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20%,施药机械的合格率达70%以上。
 
  ——切实提高植保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测报专用工具自主研发,并生产投入使用;建设4个天敌昆虫繁育基地,天敌昆虫释放面积达到1000万亩;建成全国植保信息管理与服务网络系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数字化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提高农药环境安全测试评价、生物农药质量检测和农药废弃物处理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二、规划布局
 
  植保工程建设以加强植物保护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重点加强部、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中心、分中心和市、县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建设,至2020年使全国农作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达到每100万公顷25个,构建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植物保护工作基础,形成高效运转、反应快捷、功能齐全、覆盖全国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网络体系,实现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和检疫性有害生物全面监测,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危害和突发植物疫情能得到及时控制和扑灭。同时,辅以推广、示范、培训能力建设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显著提高我国抵御农作物有害生物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06-2010年,根据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迫切需要,重点加强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优势农产品有害生物非疫区建设、施药技术与药械研究、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建设。具体布局如下:
 
  (一)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以粮、棉、油等大宗作物病虫害和疫情监控为主,依据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分布规律和作物布局,兼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在前期植物保护工程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投资建设的基础上,扩建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中心,完成31个省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建设,根据行政区划与生态区域相结合的原则,完成1224个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使全国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分布每100万公顷耕地达到10个,初步构建满足新时期农业安全生产需要的植物保护工作基础。同时,按照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推广示范相结合,以县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为依托,加强重大病虫害和重大疫情的综合治理集成配套技术,并通过示范、培训等,促成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优势农产品有害生物非疫区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黄土高原、山东半岛、辽冀等苹果优势产业带,长江流域柑桔优势产业带分别实施苹果、柑桔非疫区建设,使其成为我国柑桔、苹果出口的重要基地,为果业的发展和提高果品国际竞争力提供持久有力的保障。
 
  (三)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根据不同的生态类型,在北京、江苏、广东、山东建设4个国家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以施药技术和药械研发为主,兼顾药械中试与施药技术的集成、示范与培训,初步形成集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植保机械研发、中试、标准化生产及质量检测监督、安全测评、技术推广为一体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体系。
 
  (四)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一是依托农业部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技术推广和研究单位,联合具有一定的专业科技力量、开展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专用工具研发和生产的企业,采取国家和企业联合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1个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专用设备研发中试基地;二是在北方、南方、东部和西部各建立1个天敌昆虫繁育基地;三是在华北、华东重点蝗区各建设1个治蝗微生物制剂研发创制实验室;四是依托在数字化预警技术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的科研院校,在南京和北京各建设1个数字化开发基地;五是以农药检测评价技术研发为主,建设1个国家农药环境风险评价中心和6个省级生物农药质量检测中心,开展农药废弃物存量现状和处理技术研究。
 
 
第五章 建设布局与建设内容
 
  一、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
 
  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预警和控制,是植保防灾减灾的核心内容。实施植保工程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和建设规模,强化植保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能力建设,是大幅度提升我国植物保护工作水平,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必由途径。
 
  (一)目标和任务
 
  构建以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为核心、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为骨干、市县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为主体,高效运转、反应快捷、功能齐全、覆盖全国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网络体系,使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得到全面监测,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危害和突发植物疫情能得到及时控制和扑灭,农药械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监管,植保培训能力和农民安全使用能力显著增强,植保新技术能得到迅速示范和推广应用,初步实现植保技术标准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服务可视化。
 
  (二)建设思路
 
  根据各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站)所承担的任务,本着“整合资源、综合建设、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完善部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职能,提高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预警与控制能力,重点建设县、市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增强对重大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病虫抗药性的监测预警能力,对突发重大有害生物应急防治和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控制扑灭能力,以及农药市场监管和农药、药械的安全使用技术指导能力。
 
  (三)项目布局
 
  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网络包括续建1个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新建和改扩建15个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县、市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总数达到1224个(1998-2005年植保工程国债项目已建设230个,2003-2007年实施的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中将建设300个,2006-2010年植保工程实际需要建设个数为694个),折合平均每100万公顷耕分布达到10个。布点依据是:
 
  1.在粮食作物等主要农产品种植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具有作物和有害生物发生区域代表性的市、县;
 
  2.重大病虫害的主要发生区或检疫性有害生物易传入区,尤其是迁飞性和流行性病虫害的主要迁飞流行区域和虫(菌)源地带,进出口农产品量大和流通频繁,对重大有害生物全国性监测预警和当地为害控制关系重大的市、县;
 
  3.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办公和工作条件,技术力量较强,专业植保技术人员6人以上,工作运行经费比较稳定的市、县;
 
  4.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以县级为主,同时兼顾长期承担国家监测检验等任务的地市级植保机构。特殊地理区域以地市级建设为主。
 
  (四)建设内容
 
  1.续建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预警、生物灾害应急防治、疫情监管和农药安全使用指导能力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植物病虫草鼠害监测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综合实验室、监控演示厅、指挥调度室等工作用房,开发远程教育和网上远程诊断系统、网络电话系统和网络视讯会议系统、有害生物测报预警信息网上发布系统、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配备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及差分处理器)、气象卫星信息接收和综合分析及有关实验室专用设备等。
 
  2.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重点建设实验室和技术作业间、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计算机网络等。实验室和技术作业间原则上在现有的实验和工作条件下进行改建或扩建,面积不超过1000m2;配备病虫害诊断鉴定、植物检疫、药效测定及病虫抗药性监测等相关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病虫害电视预报素材采集与编辑设备、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处理设备;新建单层、平顶、砖混结构的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500 m2及其配套设施;配备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调查与应急防治指挥专用车及其相关设备(附表4)。
 
  3.县、市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重点建设病虫实验检测室、标准病虫观测场和应急防治药、械库。病虫实验检测室新建和改建实验用房1000 m2。配备病虫害及农药、药械等检验检测设备,病虫害电视预报素材采集与编辑设备、病虫数据信息采集和计算机网路传输设备等。县以下按每5-8万亩耕地设立一个病虫观测和技术指导点,配备观测灯具、信息采集和传输等仪器设备(附表5、附表13)。
 
  标准病虫观测场面积不小于6667m2,建设地点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作物种植区,周围应无高大建筑物、无强光源等对观测活动产生干扰影响。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仪器观测区、观测圃、试验圃、温室、网室、来访农户接待休息及工具用房等。观测场必须设通透铁围栏,场内具备试验田浇灌和生活排污系统,达到“三通”(通水、通电、通道路)(附图)。配备自动诱虫灯、孢子捕捉仪、田间小气候观测仪等观测设备以及病虫监测调查专用车一辆。
 
  应急防治药、械库可建于观测场内或附近。
 
  (五)进度安排
 
  2006-2007年续建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1个,建设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5个,县、市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270个; 2008-2010年,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10个,县、市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424个。
 
  二、优势农产品有害生物非疫区建设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瓶颈之一。为保障我国优势农产品生产安全,促进优势农产品大量出口,迫切需要运用国际先进的检疫做法,开展优势农产品有害生物非疫区建设。苹果、柑桔是我国的两大优势作物,苹果产量2000多万吨,居世界首位,柑桔产量近1000万吨,列世界第三,但出口量则分别只有40和20多万吨,仅占全球贸易量的2%-3%。因此,在本期植保工程中率先启动柑桔、苹果这两大优势作物的非疫区建设。通过建设,探索出一套科学、完整的非疫区建设方法,从根本上消除柑桔溃疡病、柑桔黄龙病、桔小实蝇、柑桔大实蝇、苹果蠹蛾、苹果绵蚜等检疫性有害生物对这两种农产品的出口隐患。
 
  (一)目标和任务
 
  围绕我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在柑桔、苹果优势产业区域按国际标准建成50万公顷柑桔、100万公顷苹果非疫区,使区内具备高效灵敏的柑桔、苹果疫情快速反应与应急处理体系、完备的有害生物监管体系、安全的非疫区隔离缓冲屏障体系、科学的非疫区认证管理体系和稳固的非疫区支撑体系,在部分主产区彻底铲除柑桔溃疡病、柑桔黄龙病、桔小实蝇、柑桔大实蝇、苹果蠹蛾、苹果绵蚜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危害,为非疫区内柑桔、苹果的大量出口,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为全面开展优势农产品非疫区建设奠定基础。
 
  (二)建设思路
 
  根据柑桔、苹果优势区域规划和靶标有害生物发生状况确定目标建设区域。根据各目标区域所处有害生物环境和出口目标国的检疫要求确定非疫区建设的内容和层次,按照国际标准统一组织实施。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一是定界调查确立建设区域。在疫情普查的基础上,对预选的柑桔、苹果非疫区建设区域进行专项调查和系统监测,根据调查和监测结果划定非疫区建设目标区域;二是确立目标建设区的非疫地位。对划定的非疫区建设目标区域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果断铲除零星疫情、使其达到无疫状态;三是建设疫情快速反应与应急体系、非疫区隔离缓冲屏障体系、非疫区监管体系,确保非疫状态;四是实行非疫区认证。按国际标准对所建非疫区进行认证,邀请进口国检疫管理机构核查。
 
  (三)项目布局
 
  项目建设依据以下原则布局:
 
  1.在苹果、柑桔优势区域内。与苹果、柑桔优势区域规划相结合,在苹果、柑桔优势区域内建设非疫区;
 
  2.没有目标有害生物。在苹果、柑桔优势产区内首先选择无目标有害生物,即无苹果蠹蛾和柑桔小实蝇等危险性检疫害虫发生的地区;
 
  3.选择检疫技术强的地区承担苹果、柑桔非疫区建设任务。
 
  依据上述目标与原则,本期工程确立黄土高原、山东半岛、辽冀三个苹果非疫区进行建设,涉及7省40个市(地)202个县市区。其中,黄土高原非疫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四省位于黄土高原的46个县市;山东半岛非疫区包括烟台市、威海市、潍坊市、淄博市、济南市、日照市、临沂市、莱芜市、泰安市、菏泽市10个地(市)的51个县(市区);辽冀非疫区包括辽宁的沈阳市、葫芦岛、锦州、朝阳、营口、丹东、大连7市17县市和河北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3市14县。同时在非疫区周边的缺乏自然屏障和隔离条件的地区,或者具备天然隔离屏障优势的关键地区如新疆星星峡,分别建立缓冲区。
 
  根据柑桔主产区检疫性病虫发生分布现状,在无柑橘黄龙病、桔小实蝇发生分布的长江柑橘带(湖北、重庆、四川)建立大范围非疫区;在柑橘溃疡病、黄龙病发生分布比较普遍的赣浙闽(江西、浙江、福建)和湘、粤、桂柑桔优势区,选择无疫害发生,检疫和防除措施等综合条件好的地方建设非疫区(非疫生产地)。
 
  (四)建设内容
 
  参照国际标准和其他国家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在加强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疫情监管功能的基础上,非疫区建设主要包括16个区域疫情监管中心、112个疫情扑灭处理中心、432个疫情监测站、226个检疫检查站、2000处非疫区警示标志等5类项目。形成国家、省、地(市)和县四级能对苹果、柑橘疫情做出快速反应的监管、监测、检查和扑灭处理系统。
 
  1.区域疫情监管中心。依托省级植物保护机构,建立区域疫情监管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档案室、实验室、药品及药械库房、机房和隔离圃的建设,疫情监测、检疫检验、数据分析、应急扑灭调度、信息处理、档案管理和技术培训等设施的配置(附表6)。
 
  2.疫情扑灭处理中心。在非疫区和缓冲区的地(市)一级,依托市植物检疫机构设立区域性疫情扑灭处理中心,建设内容主要有防毒设施、药械与药剂储备库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备快速防除、监测检验、熏蒸除害设备、运输工具等(附表7)。负责对本区域新发现疫情进行快速封锁和铲除,承担区域疫情监管中心下达的其他疫情的铲除扑灭任务。
 
  3.疫情监测站。依托非疫区和缓冲区内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建立监测站,建设内容包括档案室、实验室、信息处理室和养虫室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病虫监测、检测仪器设备、专用交通工具以及信息收集、传送设备等仪器设备的配置(附表8)。监测站下面设立监测网点,其中缓冲区内设10-20个、非疫区内设5-10个。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的非疫区建设;负责本区内监测网点的设立和管理;负责本辖区内目标有害生物的日常监测;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和数据处理,定期向区域监管中心报告;开展宣传培训,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4.疫情检疫检查站。疫情监督检查站在非疫区周边果品、苗木进出的主要交通要道、港口建立。主要建设简易用房和配备检查设备、警示设备、取样抽样设备、检疫检验仪器、疫情处理设备、交通及通讯工具等(附表9)。疫情检疫检查站负责对出入非疫区的种苗、果品进行检疫检查,对检出的疫情进行除害处理,定期向区域疫情监管中心汇报疫情检查情况。
 
  5.警示标志。在非疫区周边交通干道设置非疫区警示标志牌2000个。 提醒人们在进入非疫区时要遵守非疫区的有关规定,防止疫情人为传入。
 
  (五)建设进度
 
  非疫区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2006-2008年为第一阶段,即建设苹果非疫区100万公顷,确保《2003-2007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中提出的苹果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2007-2010年为第二阶段,2007启动柑桔非疫区建设,到2010全面建成柑橘非疫区50万公顷。
 
  三、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
 
  经过前期建设,化学农药的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检测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在农药施用技术研究及药械使用及研发方面的能力和手段仍十分薄弱。目前,全国植保机械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为主,存在严重的“跑冒滴漏”现象,有效利用率不到30%。农药使用缺乏相关标准,滥用、超量使用等现象普遍存在,生产性中毒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再猖獗危害,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危害,,还严重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日益凸现,影响公共健康。因此,建立国家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尽快研发适合我国不同生态区有害生物防控所需的高质量、高标准施药器械和精准施药技术,并组织中试、生产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将显著提高我国农作物病虫灾害的科学防控能力。
 
  (一)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研究农药科学施用技术和研发3-4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对现有药械进行更新换代;开展减量控害的施药技术研究;开展委托或仲裁的技术鉴定工作,开展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全面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研究与试验,完成主要农药品种对不同作物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标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20%,施药机械的合格率达70%以上。
 
  (二)建设思路
 
  本着技术研究、中试、生产相结合的原则,促进相关研发成果的转化。分两个层次建设,其中在北京、南京、广东建设三个以技术研发为重点的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在山东临沂建设一个以产品转化及中试为重点的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该项目侧重于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以农药施用技术、植保机械使用技术与新产品研发为重点,建设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形成集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新型高效药械生产、植保机械质量检测监督、质量认证、安全测评、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完整的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体系,利用该中心来组织和整合现有各个系统的力量,形成整合资源、有序管理、快速反应的局面,使我国农药安全使用水平和药械行业的发展逐步转入良性轨道上来。
 
  (三)项目布局
 
  根据我国不同生态区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及用药特点,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现有基础条件及今后的研发、辐射推广的潜力,国家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分别建在北京、南京、广州和山东临沂。其中,北京中心建成后以研发适用于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施药技术与施药机械为主;广州中心以研发适用于华南、西南地区的施药技术与施药机械为主;南京中心以研发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施药技术与施药机械为主;山东临沂中心以中试、示范、成果转化、展示新型施药机械为主。
 
  (四)建设内容
 
  建设农药施用技术研究实验室、药械应用及研发实验室、植保机械性能试验检测的封闭型试验场、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培(饲)养与检验室、试验及中试基地,用于农药应用技术及药械田间使用技术的模拟试验。购置与农药安全施用技术相关的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安全施用技术模拟试验设备、生物试材培养与检测设备;面积为不小于500m2的样品库;采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测仪器设备,包括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作业性能检测仪器设备、信息网络及数据处理系统、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及配套设施等(附表10)。
 
  (五)建设进度
 
  2006年-2007年重点建设北京及南京的国家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2008-2009年重点建设广东和山东的国家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
 
  四、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一)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专用设备研发中试基地
 
  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是为政府部门生产决策和农民开展防治的公益性基础工作,监测预警工具的标准化是统一调查方法和提高预报准确率的基础和前提。由于投入较大、效益较低,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涉及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专用工具研发和生产,致使目前使用的基础监测预警工具大多以小作坊手工制造为主,质量粗糙、标准不一,高技术含量、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监测预警设备研发严重滞后,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也不适应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为提高监测预警手段,必须采取国家扶持、企业配套措施,建设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专用设备研发中试基地,实现基础监测调查工具的标准化生产和高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监测预警设备的研发生产。
 
  1.目标和任务
 
  建设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专用设备研发中试基地,实现常规监测调查专用工具的标准化生产,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国内研究成果,开发研制高技术含量、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监测预警设备,如自动化灯光诱测设备、田间小气候自动记录设备、病源孢子捕获设备等,并进行中试和批量生产,使之尽早运用于生产实践,降低田间监测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监测数据和预警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有害生物的灾害预警的能力和水平。
 
  2.建设思路
 
  由农业部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技术推广和研究单位负责,联合具有一定的专业科技力量、开展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专用工具研发和生产的企业,采取国家和企业联合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研制、开发、生产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专用工具,降低成本、统一标准、统一质量,提高新型监测预警工具的研发和数字化研究成果物化生产能力,显著改善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专用工具落后和研发滞后的现状。仪器设备购置有由国家投资,土建及试验用地由企业配套解决。
 
  3. 建设内容
 
  建设实验室300 m2、中试生产车间2000m2,试验场圃6000 m2,购置必要的铸造、车床、模具设备和检验检测仪器等,进行常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专用工具的标准化生产和新型高技术含量专用工具的研发、试验、示范、中试、生产(附表11)。
 
  4. 建设进度
 
  2006-2007年度安排建设。
 
  (二)有害生物天敌昆虫繁育基地
 
  生物防治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显得十分重要,而天敌昆虫繁育和利用是生物防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1.目标和任务
 
  通过在我国不同生态区域建立天敌昆虫繁育基地,加速优势天敌昆虫的开发和利用。选择寄生蜂类、寄生蝇类、捕食性昆虫、捕食螨类、蜘蛛类为主要繁育对象,在柑桔、茶叶、蔬菜、棉花和粮油作物上释放天敌产品,开展以虫治虫1000万亩,有效控制主要害虫的严重危害,提高我国生物防治总体水平,逐步降低化学农药使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
 
  2.建设思路
 
  根据南方、北方、东部和西部不同的生态区域,分别建立天敌繁育基地,针对该区域主要作物上的主要害虫,寻找、引进优势天敌种类,应用和开发大规模繁育技术和工艺,为害虫防治提供大量天敌产品,并开展天敌产品控制害虫的示范和推广。
 
  3.项目布局
 
  在北方、南方、东部和西部建立4个天敌昆虫繁育基地,每个繁育基地包括一个天敌原种室、一个一级繁育试验场和一个二级繁育中试场。
 
  4.建设内容
 
  新建或改扩建天敌原种试验室和一级繁育实验室,包括昆虫生物生态学实验室、隔离检疫室、保种室、仪器分析室、复壮室、天敌及寄主饲料实验室,真空泵及压缩机房,资料档案及标本室,会议室及办公室等。天敌原种实验室和一级原种繁育试验场购置仪器设备。
 
  新建一级原种繁育试验场及设施,主要包括温室(天敌原种饲养),天敌及寄主人工饲养研究室(天敌及寄主人工饲料研究开发),网室(天敌原种饲养)。
 
  新建二级繁育中试场:主要包括温室(天敌饲养),网室(天敌饲养),饲料配制室(天敌及寄主人工饲料),购置设备;新征土地20亩。
 
  5.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已列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按照该工程实施。
 
  (三)微生物制剂研发创制实验室
 
  1.目标和任务
 
  不断深化治蝗微生物制剂研制水平,进一步提高微孢子虫、绿僵菌等生物防治蝗虫技术,逐步完成从微生物制剂的产品研制、田间试验示范到应用技术完善的综合统一,尤其为生态保护区、湖区、库区等特殊生态环境基本实现蝗虫生物防治提供技术和物资保障。
 
  2.建设思路
 
  通过微生物制剂研发创制实验室建设,提高蝗虫生物防治研究与技术水平,扩大蝗虫生物防治面积,提高生物防治比例,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政府引导与扶持,探索蝗虫生物防治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创制和生产应用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路子。
 
  3.项目布局
 
  在华北、华东地区重点蝗区各建设1个治蝗微生物制剂研发创制实验室。
 
  4.建设内容
 
  治蝗微生物制剂研发创制实验室基本土建、灭菌发酵设备,超低温冰箱、冷冻高速离心机、光学显微镜、大型摇床、电子天平、液谱仪、气谱仪、实验台、超净工作台等仪器设备。
 
  5.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已列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按照该工程实施。
 
  (四)有害生物预警数字化技术研发基地
 
  有害生物的监测与预警数字化,即用数字化技术,按确定的目标,对有害生物监测与预警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管理。建设两处以科研院校为主体的具数据库及分析模块的研发、运行、维护等功能并紧跟国际先进技术的有害生物预警数字化长期研发基地,开发有害生物预警数字化技术,旨在提高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早期预警能力和数字化水平,弥补我国在监测手段、预警技术、信息传输和发布技术和手段上的不足,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1.目标和任务
 
  根据我国现有技术能力和研究储备,重点开发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的有害生物数字化预警技术和进行用于田间观测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数字化观测器具,建立长期开发基地。运用开发的先进工具,降低田间监测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灾害预警的能力与水平。计划在2006年完成两个基地数字化预警技术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并完成GIS基本数据库建设、完成决策支持系统(DSS)接口程序和专业分析模块等软件建设并试运行,并开展田间数字化观测技术研究,2007年全面完成项目建设,逐步实现总体目标。
 
  2.建设思路
 
  本项目主要依附于在数字化预警技术研究有一定基础的科研单位或院校建设。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利用空间模拟技术,对重大有害生物与多维空间数据及各种因子的迭加处理和统计分析,得出量化的预警指标,从而对不同生态区的病虫发生趋势作出分区预报。开展农作物有害生物田间数字化观测技术研究,研究成果由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专用设备研发中试基地进行物化,并进行试验、中试和批量生产使用。
 
  3.建设布局
 
  依靠科研院校的人才力量、科学研究、新技术掌握、与国外先进技术联系紧密及设备相对完善等优势建设数字化开发基地有很强的技术保证。建设选择具有专业科技力量,在数字化预警技术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南京和北京科研院校各设立一个数字化开发基地。
 
  4.建设内容
 
  建设有害生物预警数字化技术基地2个。主要进行实验室改造,配备相关的设备与软件,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实时农作物有害生物数据库、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历史资料库、承载体数据库(作物系统和农事管理)和气象数据库;开发有害生物种群时空动态、发生流行等模型和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决策支持系统(DSS);建设有害生物预警数字化技术试验场圃等,开展田间数字化观测技术研究。所选科研院校负责组织开发基地的建设实施和管理。
 
  5.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已列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按该建设规划实施。
 
  (五)农药质量与环境风险评价
 
  经过植保工程前期建设,在农药登记和监管领域,我国对化学农药的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检测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在生物农药质量检测、农药环境风险评价和农药废弃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手段十分薄弱,还远远满足不了农药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通过建设农药质量与环境风险评价项目,可以更好地巩固植保工程前期的建设成果,进一步提高我国农药管理的综合能力,把好农药产品市场准入关,保证植物保护工作的健康运行和环境生态的安全。
 
  1.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通过新建1个国家农药环境风险测试评价中心、6个省级生物农药质量检测中心和实施中德农药废弃物管理国内基本建设配套项目,形成集药效测定、质量监督、残留监测、安全测评和农药废弃物管理为一体的完整的农药管理体系。其中通过项目建设,国家农药环境风险测试评价中心能够开展农药环境风险测试评价所需的基础性工作,每年进行50项农药登记环境生态试验;6个省级生物农药质量检测中心能够具备对生物农药的质量监督、检验能力,每年完成100个生物农药样品质量检测任务,弥补我国生物农药质量检测能力的不足;摸清湖北、江苏、吉林三个中德合作农药废弃物管理项目承担省的农药废弃物存量情况并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药废弃物处理技术和管理模式。
 
  2.建设思路
 
  项目建设本着强化能力、健全功能、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原则,中央级以建设国家级农药环境风险测试评价中心为重点,侧重于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弥补我国农药管理在安全性检测方面的缺陷;省级选点主要按地理区域分布,选择6个省重点建立生物农药质量检测手段。中德农药废弃物管理项目的国内基本建设配套项目则主要以项目省为实施重点,提高对未知废弃农药的检测能力和仓储水平。
 
  3.项目布局
 
  国家农药环境风险测试评价中心设在北京;鉴于目前全国各省均没有生物农药质量检测能力,为在较短时间内集中资金,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建成后的运转能力,综合考虑地理区域分布和现有农药检测能力,在东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西北6个大区各选择1个省设立省级生物农药质量检测中心;中德合作农药废弃物管理国内基本建设配套项目建设地点在北京和湖北。
 
  4.建设内容
 
  国家农药环境风险测试评价中心:改建鸟、蚕、蜜蜂、水生物、土壤微生物、虾蟹等生物试材的培养与检验室;购置与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试验相关的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安全性模拟试验设备、生物试材培养与检测设备、信息网络及数据处理设备、以及交通工具和办公配套设备等(附表12)。
 
  省级生物农药质量检测中心:改建生物农药质量检测试验室和试材培养室;购置与生物农药质量检测相关的仪器设备等(附表12)。
 
  中德农药废弃物管理国内基本建设配套项目:新建农药废弃物仓库1处,购置未知农药废弃物检测设备和废弃农药专用运输车(附表12)。
 
  5.建设进度
 
  2006年重点安排中德农药废弃物管理国内基本建设配套项目,2007年建设国家农药环境风险测试评价中心,2008年建设6个省级生物农药质量检测中心。
 
第六章 投资匡算与资金筹措
 
  一、总投资
 
  本期工程项目总建设期限为5年,即2006年至2010年。工程规划需用于土建和仪器设备投资总额为35.406亿元,其中中央非经营性资金28.8961亿元,地方配套6.5099亿元。(详见附表1、附表2)
 
  二、分项投资
 
  (一)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
 
  除“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植保工程前期已安排投资建设外,2006-2010年植物保护工程需要新、扩建1个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15个省级分中心、694个县(市)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共需投资28.345亿元(中央22.643亿元;地方5.702亿元)。其中,扩建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需1350万元,由中央专项拨款;新、扩建省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15个,每个300万元,需要投资4500万元(中央和地方按1:0.5共同承担,即中央投资3000万元,地方投资15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694个,每个400万元,需要投资27.76亿元(中央和地方按1:0.25共同承担,中央投资22.208亿元,地方投资5.552亿元)。(附表3、附表4、附表5)。
 
  预警与控制网络是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纯公益性体系,工作运转上还需要各级财政的支持。全国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中心每年需要运转经费500万元,由中央财政供给。每个省级预警与控制分中心年运转经费100万元,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负担一半,每个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年运转经费20万元,由中央、省和地方财政按1:0.5:0.5的比例共同负担。
 
  (二)优势农产品有害生物非疫区建设
 
  除结合“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同步建设和2004-2005年国债项目安排建设的非疫区疫情监测站外,非疫区建设需投资5.49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7431亿元,地方配套7479万元。
 
  区域疫情监管中心除1个机构分设省份独立建设外,其余15个结合“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项目,每点再增加投资80万元,用于隔离圃建设,总投资17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575万元,地方配套投资175万元;建设疫情扑灭处理中心112个,每点投资130万元,共需1.45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3104亿元,地方配套投资1456万元;建设疫情监测站432个,其中16个2004-2005年国债项目已安排,132个与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同步建设外,还需建设284个,每点投资105万元,总投资2.98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485亿元,地方配套投资4970万元;建设检疫检查站226个,每点投资30万元,共需投资67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102万元,地方配套投资678万元;设置非疫区警示标志2000个,每个投资1万元,共需20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8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200万元(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
 
  (三)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
 
  4个国家级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总投资1.0亿元,全部由中央投资。其中,北京和南京中心分别为2640万元,广东中心为2140万元,山东临沂中心为2580万元。(附表10)
 
  此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运行经费应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其中中心建成后北京、南京、广东中心每年分别需财政配套运行费用100万元,100万元和300万元。山东临沂中心运行费用自筹。
 
  (四)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除“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已安排有害生物天敌昆虫繁育基地4个,有害生物预警数字化技术研发基地2个,微生物制剂研发创制实验室2个外,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总投资57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100万元,地方配套600万元。具体包括:建设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专用设备研发中试基地,中央投资1100万元,建设用地由企业配套解决;建设国家农药环境风险测试评价中心,中央投资1600万元;建设6个省级生物农药质量检测中心,中央投资1200万元,地方配套600万元;建设中德农药废弃物管理国内基本建设配套项目,中央投资1200万元(附表11、附表12)
 
第七章 效益分析
 
  一、植物保护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在我国现有植保技术推广工作和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初步具备现代化水平的防灾减灾体系,使我国植保工作总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一)重大生物灾害预警与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灾害预警工作初步实现调查观测规范化、数据管理网络化、信息服务可视化、监测预报制度化,显著提高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随着预警体系逐步数字化,灾害预报能力将可从中尺度向长尺度跨越,预警期限提高一个月以上,将显著增强了灾害应急控制的主动性。一般地区作物危害损失率由5%以上下降到3%左右,农药产品质量整体合格率提高5%。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提高。监测预警系统建成后,国家对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控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随着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推广,广大农民科学安全用药水平的提高,盲目用药和乱用农药现象将得到有效的控制,高效优质的植保机械得到全面推广,农药使用的次数和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全国农药使用量可比目前减少30%以上,从而保证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标准或农产品进口国标准以下,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而造成的损失现象将得到控制,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奠定坚实了基础。
 
  (三)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药使用的次数和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同时,结合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化学农药的推广,农药废弃物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停止和禁止使用,将大大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好转和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效益
 
  重大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的准确率提高, 时效性增强,危险性检疫病虫的传入机率减少,传播速度减慢,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加强,防治效果提高,病虫草鼠害得到有效控制,使粮棉作物产量平均损失率降低。五年间每年将多挽回粮食损失200多亿斤,棉花13万吨,新增总产值785亿元以上,投入与产出比在1∶20以上。农药有效利用率从目前的30%提高到50%,仅减少成本一项就可年增加农民收入100亿元以上。此外,由于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剧毒农药的取代,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减少,促进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三、社会效益
 
  我国植保防灾减灾能力将大大提高,重大有害生物灾害损失将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五大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一是农产品的品质将有所提高,有效供给进一步得到保障;二是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及农药残留的下降,将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三是通过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农药和药械的市场监管,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对稳定全国植保队伍,提高广大植保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五是发展绿色农业和无公害的农产品,将有利于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四、生态效益
 
  加强生物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技术的推广普及,大幅度提高了植保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同时,科学合理的施药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生物农药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生物制剂及天敌昆虫的大面积使用,结合生态控制和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等,年可降低高毒、长残效化学农药用量5万吨,比目前的减少30%左右,提高农药利用率,使农药飘移量减少50%以上,土壤流入量降低20%,可大大减少化学农药对空气、土壤、水域等环境的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第八章 保障措施
 
  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关系到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控制综合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农业生态、生产安全全局,对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保障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科学发展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精心组织,严格管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期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层次多、内容丰富,必须加强领导,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作,才能取得成效。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组建相应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建设内容的统一规划和具体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工程建设市、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二、强化管理监督
 
  (一)明确职责任务
 
  农业部计划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植保业务管理部门对工程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植保业务部门根据防控工作的需要提出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并负责建设后的业务管理。计划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植保业务部门提出的方案进行审核,并组织实施。
 
  (二)加强宣传培训
 
  农业部计划部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植保业务管理部门加大植保工程规划指导思想、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建设原则等的宣传力度,加强对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设计、财务和建设管理等培训指导,以贯彻植保工程规划设计思想,实现规划目标,达到预期建设效果。
 
  (三)严格项目申报
 
  按照分级负责、统筹规划、分头落实的管理办法,严格项目申报制度。工程项目由省级植保业务部门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按照工程确定的建设原则、承担单位的技术条件和实施地区的需求轻重缓急,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向农业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意见,通过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立项,上报农业部,由农业部植保业务部门初审把关,计划部门会同农业主管部门审核,并批复实施。
 
  (四)健全管理制度
 
  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9]16号《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精神,实行严格的项目法人负责制,强化建设的项目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制,层层签订项目建设合同书。严格实行政府采购与招标投标制。工程所需的可公开招标采购的仪器设备,在省级植保业务部门指导下,一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标与政府采购。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在工程项目管理和实施中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处罚。同时,进一步强化督查制度,对资金使用的追踪检查和审计监督。根据工程项目的功能,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标准,防止资源浪费,杜绝“豆腐渣工程”。
 
  (五)完善考核验收
 
  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管,确保按标准和规划设计进行施工。项目完成后,向当地农业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上级计划部门、农业行政部门和植保业务部门进行验收与评估。农业部组织专家组制定考核方案,依照有关文件的要求,将对投资项目的执行情况、建设质量、承担项目能力和工作落实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三、优化运行机制
 
  项目建成后,实行“三级运行、两级管理”运行机制,当发生重大生物灾害时,在满足本地需要的前提下,省级植保部门有权调用所辖区域内的植保工程设备、设施进行跨区域监控,中央级植保部门有权调用植保工程设备、设施进行跨省区监控,充分发挥工程项目建设在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控制中的作用。
 
  四、完善制度建设
 
  按照工程规划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统一工作方案和管理制度,加快组建全国一体、高效运行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预警与控制和信息服务网络。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预警、检疫以及农药、药械检测、试验、使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推进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预警与控制标准化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尽快建立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的预警与应急控制机制,使重大灾情得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发动、早控制”,把突发重大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
 
  五、资金支持保障
 
  (一)项目建设资金保障
 
  植保工程属于国家重大农业公益性基础建设项目,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关于“加强农业国内支持,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和支持结构,把农业国内支持的重点转到提高农业竞争力上”的一般原则。因此,在资金筹措上以国家投入为主,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坚持长期稳定投入。各级地方政府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也要将建设配套资金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并做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配套投资和管理工作。为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由项目承担单位设立植保工程建设专项账户,对项目资金进行使用和管理。
 
  (二)项目运行经费保障
 
  必要的运行经费保障是充分发挥植保服务于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于农民的前提和基础。世界各国均将植物保护工作定位为政府公益性职能,所需运转经费都是由政府全额提供。因此,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也应当将植物保护工作,特别是投资建设项目的运行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以确保全国有害生物灾害控制工作正常运转。同时,为应对突发重大生物灾害或重大疫情,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应当设立突发重大生物灾害和重大疫情控制基金。
 
  六、法律法规保障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以及《植物检疫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尽早制定《全国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应急控制机制》。以法律为依据,认真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建设,落实植保工程制定的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警与控制、重大植保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农药和药械市场监管和安全使用、重大外来生物的封锁控制等重要目标和任务,加强植物保护对农产品生产安全、农民增收的保障地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做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抓紧起草《植物保护法》,建立健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
 
  七、科技支撑保障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能力,以及项目的实际需要,加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确保项目得到顺利实施。密切同科研和技术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和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技术、人才和设备优势,共同开展项目有关的技术产品的开发。同时,重点实验室、示范场等可聘请一些科研单位的专家作顾问、技术指导或兼职人员,提高本系统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项目执行单位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对新技术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能力。以农业院校为依托,对县级区域站的技术人员实行定期轮训,逐步提高基层技术人员执行项目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