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昆虫学会光辉五十年

2010-03-01 07:47:45 作者:陈永年 来源:湖南省昆虫学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湖南省昆虫学会光辉五十年
陈永年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湖南省昆虫学会第六届理事长)
 
    湖南省昆虫学会自19 52年成立到今,已经历了5 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风云变幻的50年间,我省广大新老会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勤奋努力,始志不移,为我省及全国乃至全世界昆虫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缅怀老一辈昆虫学工作者的光辉,是为了照耀新一『弋接班人的前程。作者受湖南省昆虫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的委托,对我省昆虫学会五十周年的光辉历程作一简要的回顾,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会员指正。
 一、建国以前,拓荒时期
 上世纪20年『弋,我国赴外学习昆虫学的少量留学生开始返回,在西方现代技术的影响下,1935年前后,我省昆虫学术进入拓荒期,而昆虫学术团体则处于萌动期。1937年起日寇侵华,8年抗战后蒋介石又发动了3年内战,昆虫学术活动遭到摧残。
    1929年我省设立第一(农事)、第二(棉作)、第三(茶叶)农事试验场,在第一试验场设虫害科,1937年又在第二试验场设棉虫研究室,1938年三场合并为省农业改进所,内设有植物病虫害系。作为湖南农业大学前身之一的修业农林专科学校(1903年建校,1939改办为农业教育)也设有虫害防治课,这时乃相应开展带群众性的昆虫科技学术活动,有的是由当时政府出面组织的,如1936年为防治益、常、安、汉四县持续10余年的竹蝗灾害,由省农事试验场牵头,成立联合治蝗委员会,培训和发动农民捕蝗,每年每县捕蝗可各多达数万斤。有的则是自发组织的,如1937年我省修业农专自发成立了“校友昆虫研究会”,并于1937年出版了第一期会刊,发表了会员宋志坚等人有关插烟茎治螟、诱虫灯下虫种分析、县志中虫灾记录整理及黄药(雷公藤)治虫等多篇文章。我国昆虫学家陈世骧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中华昆虫学会”,江、浙等省有多处成立了省级分会。
    这段时期的活动,为我省今后昆虫学会的正式成立作了人才准备。特别是留美回国后于1932年任浙江昆虫局蚊蝇研究室主任、1937年任中央棉产改进所棉虫研究室主任、建国初期成了我省昆虫学会的创建人及学科领路者的李风荪先生,1946年任湖南农业改进所所长时,推荐雷惠质到该所并指导其工作,后任湖南大学农学院(1951年独立为湖南农学院)教授兼院长时,又推介留美归国的肖刚柔到该校任昆虫学教授,同时,陈常铭先生也来到湖南大学农学院工作,通过杨秀元(当时任湖南省病虫害防治总站站长)还将原任衡阳病虫害防治站站长的黄能调来省病虫防治总站工作,特别是陈常铭、雷惠质二人,以后数十年一直是湖南省昆虫学会的主要负责人和学术中坚。还有1934年就到浙江昆虫局从事寄生蜂研究的夏松云和由该局培训的吴启契等人,也都为我省昆虫学事业作出了相当贡献,当时省内的研究主要针对稻螟、竹蝗、松毛虫、稻苞虫等害虫。在省农事试验场工作的吴启契、汪仲毅、宋志坚等人,1937年前后就在《昆虫与植病》等刊物上发表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和报导数十篇。1934年汪仲毅还成立“中国昆虫学文献索引处”,出版《中国昆虫学文献索引月刊》,在遭到有人批评其工作是“多余的”, “对湖南农民有何利益”时,昆虫学家周尧先生公开刊文予以鼓励和支持。抚今思昔,我们不能不对这些勇于开拓的先辈们肃然起敬。
 二、1949-1957年:创建时期
 1944年中华昆虫学会成立后,我省相继参加该会的会员有李凤荪,夏松云(1944),肖刚柔(1945),雷惠质(1946),陈常铭,宋惠英,杨秀元(1947)等7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11月设立中华昆虫学会改组筹备委员会,1950年11月正式改名为中国昆虫学会。1951年,李凤荪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昆虫学会第一次『弋表大会,当选为理事,此时全国有15个分会(包括尚未正式成立的长沙分会),会员488人,其中有我省李凤荪、宋慧英、黄能、陈常铭、雷惠质、肖刚柔6人(院系调整时,肖去华中农学院任教),8月,公布接收詹继悟为会员。1952年10月31日,由湖南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教授兼系主任李凤荪主持、在该校开会,出席人李凤荪、蔡声华、陈常铭、宋慧英、雷惠质、夏松云,正式成立中国昆虫学会长沙分会(即湖南分会),推举李、夏及杨秀元为理事,蔡声华为候补理事。李任分会主席,夏任文书,杨任财务理事,会议传达了总会有关指示,讨论了会务及加强与其他学会的联系等事宜,并同意吸收省农业厅病虫防治总站何述方、程曙霞二人为会员、报总会获批准。1953年,魏凯被接收为会员。1954年,用通信办法选举中国昆虫学会理事,28名候选人中,李凤荪得票数高居第5位,再次当选。
    1955年冬,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任期届满,经改选产生第二届理事会,李凤荪、蔡声华、张敦厚、李若飞、李黎元5人为理事,李风荪任理事长,李若飞为秘书。此时,全国有会员约1000人,我省有40多人,
    此期的学会活动,主要有两项:
    1.参加抗美援朝反细菌战;1952春,美帝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空投大量带菌毒虫,严重威胁和平居民生命,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会响应国家号召,3月5日发表《关于抗议并扑灭美帝撒播细菌毒虫的决议》,派出著名昆虫学家陈世骧等参加反细菌战的战斗,为了监视美帝可能在湖南空投细菌毒虫,分会派出专人负责可疑毒虫的搜集和鉴定,并与中华医学会联合举办了反细菌战训练班,分会部份会员参加了学习。1952年4,N。,由陈世骧推荐,为配合反细菌战,黄能到东北做药剂工作;中华昆虫学会长沙分会参加
了毒虫标本鉴定工作。
    2.学术活动
    1953年春,分会邀请总会理事,昆虫学家杨惟义来湘作“稻虫的防治”学术报告,长沙会员和农、林、生物界师生约100人出席。
    19533月中旬,昆虫学会会员、林业部森保司专家毛行园、邵谭来长沙举办“全国防治竹蝗专题训练班”、会后在桃江组织实际防治工作。
    1955年春,李凤荪作参加中国昆虫学会等7个学会联合学术讨论会的传达,约150人听了报告。
    建国后,我省一些老的昆虫学工作者担任了植保部门的负责人,如杨秀元、夏松云、黄能、吴启契、黄中强分别担任农业厅病虫防治总站及湘西、湘南、湘中、浜湖四个分站的副站长,在岗位上发挥昆虫学专长,而新从湖南农学院等院校植保系科毕业的彭建文、钟炳周、阳惠霖、张觉晚等人也成为害虫防治与研究方面的生力军。这一时期会员们的学术业绩主要有:
    李凤荪发表增订的《中国害虫名录》,计18目,173科2800多种;并于1952年出版增订的《中国经济昆虫学》上、中、下三大卷,这一宏篇巨著,逐一介绍800多种农林卫生昆虫的形态、生活史、习性及防治法。由雷惠质、陈常铭、宋慧英等为首开展了全省水稻、柑桔,蔬菜及茶树害虫种类调查,稻虫研究方面,有黄能等的稻褐蝽研究,雷惠质的褐飞虱、褐边螟,稻叶蝉研究,陈常铭、宋慧英的二化螟研究(有效积温及分龄技术等)、蔡声华的省内首次有机磷农药防治二化螟研究、谭荫初的二化螟越冬习性研究,阳惠霖的稻苞虫有效积温及猖獗因子研究。衡阳林宇成的稻纵卷叶螟研究。棉虫方面有李风荪利用太阳能薰杀棉子内红铃虫研究,钟炳周的棉虫研究,钟并刊印《湖南十大棉虫》等两本读物。林虫方面有彭建文的湖南竹蝗生物学研究,以及张觉晚的茶毛虫研究等。1954年起,夏松云进行稻田天敌资源考查,查明稻田天敌昆虫300多种,并首次人工繁殖赤眼蜂成功防治二化螟、玉米螟、豆荚螟。
 三、1958-1978年,发展时期
    1958年,湖南省科联和湖南省科普协会合并。成立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省科协),明确省级学会都是省科协的团体会员。中国昆虫学会湖南分会改名为湖南省昆虫学会,由湖南省科协领导,受中国昆虫学会的业务指导。
    第二届理事会由于政治因素的冲击,原有理事出缺,曾于1958年和1961年两次增补理事,先增选4人,后又增选3人,陈常铭、雷惠质、詹继悟、傅柏、谭祖佑、彭建文、王鸣歧组成7人的理事会,由王鸣歧任理事长,陈常铭、雷惠质任副理事长,谭祖佑任秘书组长。至1965年发展会员近100人。
    1966年至1978年由于“文革”的干扰,学会活动处于停顿阶段,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中共中央于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带来了科学的春天,接着中国科协召开了第二届代表大会,湖南省科协所属学会先后恢复活动,本会经过申请,于1979年5月批准正式恢复活动。在申请恢复时,于1978年11月举行了拨乱反正后第一次 “害虫生物防治研究动态”的学术报告,到会400多人,情绪十分热烈。这段时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学术活动。
    11958—1964年,本会选派『弋表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共6次,与会代表25人次,选送论文50多篇。
    21958—1965年,本会曾先后举行学术年会2次,学术讨论会4次,出席或列席的代表共500人次,收集论文近200篇,如:1958年省科协在长沙和株州召开2次综合性学术会议,本会组织了70人次参加,收集宣读论文约50篇。1964年春,本会在长沙召开了学术年会,到会50余人,除宣读论文外,还列席了中国植保学会年会,有的学术会议与省植保学会联合召开。
    31962—1964年,本会与植保学会联合邀请国内部分著名昆虫学家来长沙作专题报告8次。1962年冬,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崇乐主讲了《害虫生物防除的前景》,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明爿羊主讲了《害虫的农业防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马世骏主讲了《昆虫生态学的进展》,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钦俊德主讲了《昆虫生理学的进展》,江西农学院教授章士美主讲了《昆虫区系和水稻害虫防治》。1964年春,华东农科院研究员傅胜发主讲了《棉花害虫的发生与防治》,华东农科院研究员林郁主讲了《水稻螟虫的发生与防治》,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龚坤元主讲了《害虫农药致死中量的测定》等。除通知本会会员听课外,还有省、地、县有关部门的『弋表参加,共约2000人次。
    这段时期,本会还组织了省内专家作了10次学术报告,听讲的共约1500人次。
    41958—1966年春,本会与省植保学会,配合农业行政部门,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了8次学术考察,先后有50多人次参加,曾到本省20多个县市作实地调查,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51959—1960年,根据省科协和省农业厅的要求,本会与植保学会共同组织了《湖南省主要病虫害图谱》编委会,由王庄、陈常铭、雷惠质、陈贞、彭绍裘、谭祖佑和戴维桂等人负责,编写了一部有几百万字并附彩色图的科普册子,拟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出版物。后因印刷条件限制,延至1973年,由省农林局组织有关人员,在此书基础上补充修订,改名《植保员手册》,由省科技出版社分八个分册出版。
    1962年,省科协举办的《农业科学技术讲座》和《农业科学知识展览》,本会负责了部分讲座和科技资料编写工作,并派员参加展览筹备工作,起到了推广科技知识的作用。
    1977年,由省林科院牵头,林虫方面的昆虫学会会员积极参与,在郴州召开南方8省林木白蚁防治经验交流会,有13省市124人参加。
    这一时期,会员们主要有以下一些研究成果:
    在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统筹安排下,以学会负责人为主,制订了《湖南省一级植物保护区划报勘。由雷惠质、陈常铭、宋慧英等人的研究为主,出版了《湖南水稻主要病虫害研究》论文集第一集,陈常铭的湘南湘中三化螟猖獗原因考察(与李黎元合作)、湘南三化螟垂直分布调查、台湾稻螟在湘南的发现、湖南滨湖水稻害虫发生动态,潘道一的三化螟幼虫越冬生理指标测定,谭萌初的六六六毒土治螟效果,林禹成的大螟生物学及二化螟抽样技术,危荣成的白翅叶蝉生物学,陈永年的我省纵卷叶螟各『弋虫源性质及迁飞的探讨等,都有专文发表。其他作物害虫研究有红茹芒种虫(陈常铭)、豆突眼长蝽(欧阳惠霖)、棉大卷叶螟(周祖铭)、棉鼎点金刚钻(刘仕龙、陈常铭)及省林科所的异镂丹蛾研究等。钟炳周、陈永年分别研究了棉铃虫在浜湖及长沙的发生规律。林虫方面,有彭建文的松毛虫综合利用研究,彭还开展了松毛虫天敌调查,童兴旺发现天敌新种油菜枯叶蛾黑卯蜂,及张觉晚的茶蓑蛾,茶长白蚧的研究等。出版的专著有陈常铭的《茶树害冲》、罗耀光的《柑桔主要害虫的防治》。
    总之,这一阶段不论在会员人数、学会活动及会员学术收获方面,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四、1979年起,逐步繁荣阶段。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在1978党的11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学会工作如鱼得水,具体表现在会员人数不断增加,会员质量不断提高,一批硕士博士成为学会中坚,昆虫学研究不断拓宽加深,学术交流活动日趋繁荣,愈益显示起其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自1979年至今,学会经历了第4届至第7届四届理事会。
 1.1979~1982年,第三届理事会期间
 1979年5月,经省科协批准恢复本会活动后,随即于11月在长沙召开了『弋表大会和学术年会,选举产生陈常铭、雷惠质、胡坤元、彭建文、王洪全、江汉华、刘多、詹继悟、欧阳惠霖、缪雅才、曹涵文、夏松云、王淑芬、何达松、黄金城等15人,组成第三届理事会,推选出理事长陈常铭、副理事长雷惠质、胡坤元、王洪全、彭建文,秘书长江汉华。恢复学会活动以后,理事会重点抓克服“余悸”和清除“左”的影响。举行学术报告会,以活跃学术风气。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1979年的省昆虫学会代表大会上,出席代表98人,收到并宣读论文60多篇,组织传达了1978年中国昆虫学会广州会议学术报告和讨论的精神。
    19791983年,除曾邀请北京大学教授张宗炳作《环境毒理学》、北京农大教授管致和作《昆虫与作物病毒病》、华中农大副教授李运壁作《昆虫激素》的专题报告外,还由陈常铭、陈永年、王洪全、彭建文、王淑芬、李绍石、罗盛富等作研究动态报告。先后组织学术报告10余次,参加听讲的达1200人次,大部分报告都印发了材料,使远地会员都能获得信息,1983年元7[5/目',趁中国生态学会在长沙召开农业昆虫生态学术讨论会的机会,本会组织会员60余人参加旁听,还翻印论文10余篇发给会员。
    19818月,在岳阳召开了“堤坝白蚁防治技术座谈会”,由副理事长彭建文主持,到会代表50多人,现场考察了洞庭湖堤坝和荆江分洪区堤坝白蚁危害的现状,讨论了对策,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防治白蚁,保护堤坝安全的建议”。
    1981年参加了由省生态学会牵头的湘西天子山和八大公山昆虫资源考察。同年还参加由省科协主持的关于防止粮油污染,保护人民健康的座谈会。曾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另外,本会还派代表参加了由中国昆虫学会主持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1981 1983年,接待了外国考察团4批,以穆克凡丁为团长的“美国森林害虫生物防治考察团”,以尾奇精一为团长的“日本白蚁防治考察团”,以片桐和公田正人为团长的“日本森林害虫生物防治考察团”,以藤田真行为团长的“日本滋贺县松毛虫综合防治考察团”。
    198210月中国昆虫学会在南京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本会派出代表陈常铭、雷惠质、彭建文、詹继悟、王洪全、周长初、王淑芬等7人参加会议,选送论文12篇。会上陈常铭当选为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并任昆虫生态学组副组长。
    自恢复活动以来,重新登记了会员,发展了一批新会员,到1982年底止,共有会员273人。
    19791982年,会员们在学术上的主要业绩,分类区系方面,有游兰韶、熊漱琳的中国绒茧蜂分类研究(4篇),宋慧英的农田(主要是稻田)天敌种类调查(3篇)。天敌利用方面,陈常铭等对黑肩绿盲蝽、稻纵卷叶螟绒茧蜂、王问学对茶毒蛾黑卵蜂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昆虫生态方面,有陈常铭长沙稻田昆虫群落动态研究,陈永年、潘桐等稻纵卷叶螟飞翔行为特性研究(3篇)和稻纵卷叶螟生命表研究,熊漱琳等人的褐稻虱迁飞研究等;雷惠质通过饲养证明,褐稻虱取食游草能羽化为成虫。雷的水稻白翅叶蝉研究发表。作物害虫方面,李宏科研究了高梁长蝽,欧阳科连研究了椰园介的发生与防治。关于贮粮害虫防治,有湖南粮油研究所刘育民等的地下堆低温技术研究,山苍子油薰蒸稻谷治虫研究和蒋中柱等的降氧贮粮技术研究。林虫方面,此期全省开展森林病虫普查,参加人员600多人,采集昆虫标本8000余种,经专家鉴定有19目278科2659种,其中新属2个,新种159个,新组合8个,中国新纪录84个,之中天敌昆虫12目8科1021种。出版书刊有陈常铭、黎家文与沈阳农学院合作的《蔬菜昆虫学》。湖南农学院的会员编写出版《湖南主要农作物害虫及其防治》。陈常铭,雷惠质(1980)参加了马世骏院士主编的《中国主要害虫综合防治》中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部分;陈常铭教授参加了赵修复教授主编的《害虫生物防治》的编写(第1,2,3版,1982,1990,1999)。
 2.1983~1987年、第四届理事会期间
 1983年6月,在长沙召开了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会上选出陈常铭、雷惠质、彭建文、詹继悟、周长初、何达松、谢长松、缪雅才、曹涵文、刘铎、熊惠明、林希春、易俊骥、黄金城、邹建掬、余懋华、张先救、王淑芬、苏宜周、蒋中柱、首章北、钟炳周共23人组成理事会,推选出理事长陈常铭,副理事长雷惠质、王洪全、詹继悟、彭建文,秘书长熊惠明,农业昆虫组组长陈常铭(兼),副组长蒋中柱,医学昆虫组组长谢长松、副组长余懋华,基础昆虫学组组长王洪全、副组长刘铎。陈常铭理事长已在1982年10月的中国昆虫学会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昆虫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及昆虫生态专业学组委员,1987年,陈常铭、王淑芬当选为中国昆虫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这一届理事会的主要工作如下:
    (1)召开学术讨论会:1983年一1986年共召开学术讨论会4次,参加人数共227人次,交流论文110篇。
    (1)19836月召开的学术年会,到会73人,收到论文61篇,大会学术报告39篇,并传达了1982年全国昆虫学会年会精神,代表们集体提出了两个意见书:①关于迅速制止我省昆虫资源外流的建议。②关于加强我省贮粮害虫防治工作的建议。
    (2)19847月在长沙召开了《害虫综合防治座谈会》,由陈常铭、周长初二位理事主持,到会30余人,重点交流了水稻,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的经验,统一了认识。
    (3)1984年元月在汉寿县、1985年11月在慈利县,先后两次召开贮粮昆虫学术交流会,共有124人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论文49篇,会议由詹继悟理事主持,会上交流贮粮害虫防治经验,并组织了“谷蠹综合防治的研究”和“农村贮粮综合治理”两个课题的协作攻关。
    (2)学术报告会:1983年一1986年共举行15次学术报告会,有2000多人次参加。先后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丁岩钦报告“数学生态的研究进展”和“昆虫种群生态的研究方法”,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庞雄飞报告“矩阵在害虫测报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郭郛报告“昆虫激素”,北京大学教授林昌善报告“人口生态学”,东北农学院教授张履鸿报告“昆虫病毒的研究进展”和“昆虫病毒的研究方法”,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刘友樵报告“大英博物馆访问记”,西北农业大学教授周尧报告“中国昆虫史话”和“关于科学道德”,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广学报告“中国蚜总科的分类”,江西农业大学教授章士美报告“农业昆虫的地理分布与区划”,日本东京大学助教授古田公正人和鹿儿岛大学教授寺下隆喜代分别报告“森林害虫生态学”和“森林害虫防治”。此外,1985年元月,召开了大型传达报告会,由出席中国昆虫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的八位代表就昆虫生态、生物防治、农业昆虫等进行了传达,副理事长詹继悟传达了第十七届国际昆虫学会议情况,这次传达报告会有40%以上的会员参加。
    (3)举办专业讲习班:鉴于许多中青年昆虫学工作者有更新知识的要求,为提高本会会员的业务水平,本会曾先后举办5次专业讲习班,共培训了500多人次,如:
    198310月举办了“数学生态学讲习班”,由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丁岩钦主讲,历时10天,省、地、县技术人员140人参加。
    19845月举办了“昆虫生态学讲习班”,由本会理事长陈常铭、湖南农学院讲师戴君涤和省计算所高级工程师唐正中主讲,历时14天,广西、湖北、江西等兄弟省和本省地、县技术人员91人参加。
    198411月举办了“昆虫分类学讲习班”,由湖南农学院副教授宋慧英和讲师游兰韶主讲,历时14天,湖北、贵州和本省地、县技术人员114人参加。
    19854月举办的“昆虫分类学讲习班”,由西北农学院教授周尧主讲,历时8天,有技术人员140多人参加。
    19863月举办的“害虫综合治理讲习班”,由理事长陈常铭、副理事长王洪全、省农业厅测报站长李绍石主讲,历时10天,有技术人员30多人参加。
    1986年,省森保局及林虫分会在张家界举办“森林害虫综合防治研讨会”。
    19877月在保靖县首次召开五倍子人工繁殖学术座谈会,18个单位22人参加,座谈了五倍子生产的优势及今后工作重点。
    (4)组织专业考察:1983年7月,本会与省植保学会协作,进行了“张家界昆虫考察”。1984年7—9月,进行了“索溪峪昆虫资源考察”,1985 1986年,本会应省生态学会的邀请,由王淑芬理事主持了“武陵山区昆虫考察”。
    (5)国际交流:1983年,接待了以前冈千夫为团长的“日本白蚁防治协会考察团”。1984年,副理事长詹继悟参加在西德汉堡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会后应法国罗克·优素福公司邀请赴巴黎访问。同年,接待了以托平为团长的“墨西哥森林害虫生物防治考察团”。1985年,副理事长彭建文参加“中国森林害虫生物防治考察团”,前往法国考察,并接待了“新西兰林业考察团”。
    (6)科普工作:1986年5月下旬在省科协科技展览馆,举办了《昆虫与人类》展览活动,分讲演、标本展览和电视录相三部分,由副理事长王洪全、詹继悟主持。长沙、浏阳、望城地区青少年1500多人参加了活动,为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和促进对生物学的兴趣,打下了初步基础。
    (7)发展会员,建立协会:1983—1986年,本会会员己发展到334人,其中具中级职称以上的会员216人。占总会员人数64.9%(包括高级职称会员19人,占5.7%),初级职称的会员117人,占35.1%。有253人领取了会员证,1984年开始收纳会费。
    本会根据生产的需要,于1986年9月成立湖南省蜂业协会。以促进本省养蜂业和蜂产品加工业的繁荣和发展。
    本会在湖南省科协领导下,从团结昆虫学工作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的出发,着眼于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积极为社会服务努力开展了一些活动,1983年本学会被评为省科协先进学会,1983—1984年理事长陈常铭、熊惠明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
    19831987年,会员们的专业研究仍以天敌种类调查和生物防治为主,包括游兰韶的绒茧蜂分类研究,宋慧英的稻虫天敌、魏凯的农田步甲、江汉华的捕食性瓢虫种类调查并对龟纹瓢虫(宋)、深点食螨瓢虫(江)的生物学进行研究。生物防治有胡京生、陈常铭的纵卷叶螟绒茧蜂搜索利他素研究;王洪全的保护利用蜘蛛防治水稻害虫研究;袁主中、陈安国的棉田蜘蛛群落动态;王邦维的以生防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万方浩,陈常铭综防区和化防区稻田害虫一天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研究;周集中,陈常铭的拟环纹狼蛛对褐飞虱捕食作用及其模拟研究(5篇);彭步宜等的苏云金杆菌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谭济才的苏菌防治茶毛虫等研究。水稻害虫测报及防治方面,首章伯测定了褐稻虱,陈永年测定了稻纵卷叶螟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魏凯对二化螟的防治指标,李绍石对稻纵卷叶螟穗期为害对产量的影响及二化螟发生趋势的马尔可夫链状预测法,首章北对湘南稻飞虱数量预测及钟敦礼在湘西对稻飞虱的迁出与天气关系都进行了研究。雷惠质对褐稻虱、周祖铭对白背稻虱及二化螟分别进行了水稻不同品种的抗虫性鉴定,肖桂章分析了湘北三化螟发生期变迁的现状及原因。关于作物害虫,有水稻白翅叶蝉(雷惠质),水稻麦蛾(陈永年,钟敦礼),稻赤斑黑沫蝉(李春泉)、菜粉蝶(尹仁国)、荻肾毒蛾、荻蛀茎夜蛾、荻粉长角象(王宗典)、棘禾草螟(史云龙)等报告,徐肇坤、张雄飞则对小菜蛾的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在林业昆虫方面,本阶段彭建文等完成国家攻关项目“改变林分结构,提高马尾松对松毛虫自控能力的研究”,并与重新旺一同完成“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研究”,王问学作了红带滑胸针蓟马、黎明作了黑缘彤天牛、朱邦雄作了油桐尺蠖的生物学研究等,尹世才、张贤开、左玉香完成“杨树天牛防治技术研究”,童新旺、张贤开、李伯谦、雷先春等完成对八大公山等我省4个自然保护区的昆虫专题考察。在贮粮害虫方面,本阶段由聂守明、李友根、詹继悟、张淑芬、黄福辉等进行了全省贮粮昆虫种类及分布调查,查出昆虫、蜘蛛和螨类224种,其中95种为省内新纪录,17种国内新纪录,省内特有种29种,开发利用4种天敌。同时,聂、詹及张令夫、刘晓夫等完成“谷蠹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粮食系统还研究了cc一蒎烯防治稻谷害虫技术。本阶段出版的与昆虫学有关的书刊有陈常铭的《水稻害虫天敌》;詹继悟的《粮油储藏》;陈常铭参与张孝羲主编的《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第1,2版,1982,1997)的编写。
 3.1988一1992,第五届理事会期间
 1987年12月,第五届理事会成立,理事共23人,理事长陈常铭、副理事长王洪全、彭建文、周长初、秘书长江汉华。1991年,陈常铭、李绍石当选为中国昆虫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这一阶段,学会开展了以下工作:
    (1)学术活动:1987年12月~1992年8月,共开12次学术会议,其中1次为综合性,11次为专业性,先后共有会员511人次参加,交流论文453篇。共举办学术报告3次,有360人次参加。在活动中重点抓了以下4个方面:a)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如稻、果、菜、林、害虫的综合防治,要解决滥施农药;堤坝受土栖白蚁为害有决堤毁坝的危险,城镇房屋家白蚁等为害,损失严重,组织召开了两次白蚁防治技术研讨会。农村农户贮粮害虫为害损失粮食在5%以上,组织了四次贮粮害虫防治研讨会。b)重视薄弱学科的发展,我省于1987年成立了资源昆虫学组,1989年10月在大庸市,与中国昆虫学会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学术会议,对我省五倍子、马桑蚕、虫茶和养蜂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原属我会的湖南蜂业协会,会员发展到150人,1991年起该协会独立开展活动。c)注重昆虫生态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1991年10月,我会与中国昆虫学会的昆虫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学会青年研讨会,联合在长沙召开了昆虫生态研讨会,就昆虫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地理生态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交流,并出版了论文集,对促进我省昆虫生态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2)举办学术报告会和专业技术培训。举办3次报告会,13位专家就农、林、医、生物防治、资源昆虫、生理生态等问题报告了国内外研究进展,通知长沙及地(市)会员参加。
    我会于1988年至1992年,共举办了9期专业技术培训班,其中白蚁防治技术培训班4次(由白蚁协会主办),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培训班1次(由本会主办),贮粮害虫综防讲习班1次(由贮粮昆虫专业委员会主办),杜仲害虫防治培训班1次(由森林昆虫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小学生教师昆虫采集制作讲习班1次(由本会主办),蜂业技术培训班1次(由蜂业协会主办),共计有552人次参加。这些培训班对提高我省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学会还特别注意向会员通报国内外学术交流信息,并尽量组织会员参加。如全国农村贮粮技术交流有3人参加,全国生物防治会议有4人参加,全国蛛形纲学术讨论会有2人参加,全国农户贮粮害虫防治技术交流会有1人参加,首届和二届全国青年昆虫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有3人参加,全国农业害虫综防研讨会有2人参加,马世骏生态学术思想研讨会有1人参加,全国昆虫生态学术研讨会有21人参加。国际水稻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协作会在菲律滨召开,有1人参加。国际水稻有害生物综防考察评估会,在菲律滨、印尼、马来西亚进行,有1人参加。国际水稻病虫综防现场会两次在长沙召开,有16人参加。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有40人参加。我会在组织会员参加此次大会中,投入了较多人力和时间,接待加拿大农业部生物防治考察团,日本九州大学生物防治考察团,美国农业部生物防治考察团等共15次。
    (3)科技兴湘活动,1989年,林虫分会组织专家,检查验收邵阳市、长沙市松毛虫综合防治工作,对岳阳市、零陵地区的松毛虫综合防治工程方案进行论证。1991年,省科协组织科技兴湘活动,我会在省展览馆展出《药用昆虫和资源昆虫》的墙报,获红旗奖。由理事长、秘书长及会员6人代表本学会参加街头科技咨询,长沙晚报作了专题报道。贮粮专业委员会在湘潭市联系3万户农户开展“农村贮粮害虫防治示范户”活动,全年挽回粮食损失600万斤。森林昆虫专业学组在未阳县开展“森林综合防治”,面积9000亩,节约农药开支4.5万元。白蚁协会推广堤坝土栖白蚁饵片毒杀技术,降低了农药费用18万元,农业昆虫专业学组推广水稻、柑桔、蔬菜害虫综合防治技术,降低农药用量和费用更加显著。
    为提高中小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我会于1988年和1991年先后主持长沙市和全省青少年昆虫知识竞赛各1次1991年还推荐部分优秀论文和昆虫制作品,参加在上海市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昆虫考察竞赛。副理事长周长初参加全国评委。我省报送的6篇论文和38件昆虫标本。获一等奖的有1篇论文和5件昆虫标本;获二等奖的有论文4篇和25件昆虫标本;获三等奖的有论文1篇和昆虫标本l件。
    本届理事会期间,我省会员及昆虫学工作者在国内有关刊物发表的重要的和较为重要的专业文章主要有以下一些:
    1)昆虫分类区系方面:
    四川横断山绒茧蜂属一新种,中国长体茧蜂属新纪录、湖南蝽茧蜂属一新种,中国绒茧蜂属新种和新纪录,湖南节甲茧蜂属二新种,贵州长柄茧蜂属一新种,湘桂两省区刀腹茧蜂属记述、中国菲岛横纹长体茧蜂记述,湖南滑胸茧蜂属初报、两种蝽茧蜂外生殖器比较,湖南七种茧蜂记述(以上共9篇,游兰韶)游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湖南棉虫天敌名录(能漱琳)、茶树害虫天敌种类调查(肖铁光),糠片介小蜂调查(邹建椈),湖南水稻昆虫区系分析、柑桔害虫寄生性天敌调查(朱慧英)、桔园常见植绥螨种类记述、湖南植绥螨小志(江汉华),湖南柑桔害虫初步调查(余映波),湖南步甲研究记述(郑瑞丰、宋慧英)、湖南棉虫调查(梁雪明、魏凯),猕猴桃害虫种类调查(邹建掬)。
    (2)天敌和生物防治方面:黑襟毛瓢虫生物学(郑瑞丰)、糠片介小蜂研究(邹建椈等)、茉莉瘿蚊天敌研究(宋慧英)、白跗平腹小蜂生物学及利用(童新旺)、小金箍胡鉴蜂越冬研究(马万炎)、多索线虫保护利用研究(李福春)、农药对泽蛙毒性的评价与分析(潘道一)、稻田宽疆蝽研究(肖铁光)、黑襟毛瓢虫研究(郑瑞丰)、赤眼蜂防治荻芦茎螟(李宏科)、施放钝须螨防治桔园害螨研究(巫学文)、深点食螨瓢虫对桔全爪螨的捕食作用(周程爱)、稻田狡蛛对中华稻蝗捕食作用(陈伯刚)、杀菌剂对柑桔粉虱座壳孢菌的抑制率残效期测定(胡细贵)、湖南稻田蜘蛛对飞虱的控制作用(谢万福)。
    (3)昆虫种群生态方面:对褐稻虱(肖铁光)稻纵卷叶螟(陈永年,潘桐)进行了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提出棉叶蝉的虫源性质问题(陈永年,孙经跃)、不同豇豆品种与豆蚜取食量的关系(文礼章,陈永年等)、食料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但建国、陈常铭)、化学农药对稻田昆虫群落特性的影响(颜忠诚、陈常铭)、沅江稻蝗大发生原因分析(曹涤环)、晚稻褐飞虱种群动态及最佳防治期(龚惠启)、白背飞虱发生规律研究(张先救)、稻纵卷叶螟种群系统动态模拟【张俊平,陈常铭)、豆蚜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研究(文礼章、陈永年)、湘北稻纵卷叶螟种群消长及原因分析(肖桂章)、稻螟种群消长与耕作制关系(谭荫初)、湖南水稻虫生态区划及趋势面分析(李绍石)、稻飞虱种群消长与水稻生育期关系探讨(熊谱成)、杂交早稻地膜秧小苗田虫害发生特点(周国福)、早稻飞虱种群消长研究(首章伯)、假眼小绿叶蝉的生态控制与合理用药(张觉晚)等。
    (4)害虫预测预报,经济阈值,抽样技术方面:褐飞虱与狼蛛种群密度动态的时间序列预报法【李绍石)、棉蚜经济阈值(钟炳周,陈永年)、油菜潜蝇预测法(周祖铭)、昆虫发育模型研究(莫建初)、应用逐步回归模型对攸县稻纵卷叶螟进行发生预测(姚震球)、豆蚜有效积温测定(文礼章,陈永年等)、豹蠹蛾,高梁长蝽、棘禾草螟空间分布型及测报应用(游兰韶)、烟青虫卵的田间分布及其测报应用(陈永年)、水稻害虫经济阈值研究有稻纵卷叶螟(张俊平,陈常铭)(陈永年)二化螟(魏凯)及白背飞虱(汪兰香等)的研究等。1987~1993年,由陈良昌主持,研究了松毛虫对松树生长量的影响和防治指标,并制订了《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为以后湖南松毛虫综合防治工程列入国家级综合防治工程打下了基础。
    5)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有豆饰叶野螟(夏胜平)、拟吉丁天牛(张贤开,左玉香)、甜菜夜蛾(尹仁国)、水杉尺蛾(李笃宪)、茶垫韦绿绵蜡介(谭济才)、桔长卷顺蛾(李小平)、稻茎毛眼水蝇(燕维祥等)等生物学研究。
    (6)昆虫形态及生理方面:褐稻虱与八斑球腹蛛呼吸代谢及能量消耗及能流分析(戈锋,陈常铭)、卢苇豹蠹蛾生殖系统解剖研究(熊漱琳)、豆蚜分龄(文礼章等)。
    作为湖南昆虫学会的团体会员, “湖南省白蚁协会”于1987年3月18日成立,第一届理事会由彭建文任理事长,易俊骥任副理事长,袁正科任秘书长,理事共15人。有会员73人。该协会组织编写了《林木白蚁》《湖南白蚁及其防治》《几种常见白蚁的防治》《家白蚁和散白蚁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堤坝白蚁及其防治》等读物,易俊骥还参加了《中国等翅目及其主要危害种类的治理》一书的编著。易及理事王青山先后出任中国白蚁防治研究会常务理事。白蚁协会在省内各地先后举办了分别涉及房建、水利、林木的白蚁防治培训班5次,配合省电视台拍摄了有关防治白蚁的音像节目,全省白蚁防治工作者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 o()篇,研制出了新的防治白蚁的药剂;理事长彭建文,理事王问学、戴祥光还分别到日、美等国访问交流和讲学。
    1987年彭理事长在省政协提交了建议重视我省堤坝白蚁防治的议案,获得领导重视,现全省提坝白蚁防治统一归口管理,配备专人负责,获得国家水利部表扬。
    199012月,白蚁协会成立第二届理事会,彭建文、易俊骥、陶毅斌、王青山、戴祥光、王映南、李伯谦为常务理事,彭为理事长,王、陶为副理事长,决定加强会务工作,争取编写《湖南白蚁志》。
    本阶段出版的书刊有由彭建文等主编有了百万字的《湖南森林昆虫图鉴》,有王宗典、游兰韶合作编写的《荻芦害虫及天敌图谱》,李福春的《昆虫线虫学》。陈常铭负责《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卷》生态测报防治分支主编(1 992年版)。
4.1993~1999年,第六届理事会
6届理事会成立于1992年11月24日,理事28人,理事长陈永年,副理事长李绍石、彭建文、蒋中柱,秘书长黎家文。1998年,在中国昆虫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我省周程爱、游兰韶、胡昌弟3人当选为理事。
    本届理事会开展了以下工作。
    (1)参加省科协组织的学术活动:包括“湖南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坛”、 “21世纪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讨会”,湖南省第1、2、3届青年学术年会。被录用论文共18篇,其中由本学会常务理事撰写的占5篇。
    (2)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业务合作。共有50人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讨论会。如本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李绍石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牵头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活动及国际水稻所牵头的东南亚(也包括我国南方各省)水稻病虫综合防治考察;常务理事陶毅斌参加省科协国际考察部的科技考察团赴东南亚各国考察当地白蚁防治;理事长陈永年参加中国澳大利亚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综合治理研究,并邀请澳方三位专家来长作学术报告。学会还邀请美藉华裔高级研究员黄志勇作养蜂学术报告。国内学术交流有组织会员参加的中国昆虫学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中国昆虫学会第6届代表大会,中国首届蔬菜害虫学术研讨会,全国昆虫生态、数学生态学术讨论会,全国第二届青年昆虫学工作者学术会议等,以上共录用论文25篇。
    (3)本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有三次,出版了三本昆虫学论文集,即1995年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第5期《昆虫学专辑》,共录用论文36篇,1996年的《烟草害虫防治学术研讨会专辑》,共录用论文73篇;1999年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集,录用论文30篇。
    (4)开展业务考察和科技咨询。包括临澧县国家水稻工程基点的病虫考察(与省植病学会合作)、卷烟厂除氧剂治虫效果考察,安江农校的人工角倍林繁殖基地考察等。理事长陈永年以技术牵头人身份协助省烟草公司建立湖南省烟草病虫测报及综合防治网,在全省设5个测报点,常年坚持系统调查测报,并辅导测报技术。先后两次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青少生物知识百强竞赛,有5篇青少年科技文章及3件昆虫制品获奖,组织21名中学生及2名教师参加中国昆虫学会在福建举办的青少年生物夏令营。
    本届理事会发展新会员218名,推荐已故著名昆虫学家李凤荪作为首届“湖南科技之星”,报省科协获得批准。
    本届理事会期间,会员们的研究论文主要有以下一些。
    在分类区系方面:有傅鹏的八面山自然保护区蚱类调查,熊恩国等的桑植天平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宋慧英等的茶虫天敌特别是寄生蝇类天敌和茶虫寄生性小蜂和细蜂调查,肖健民的果园捕食性瓢虫调查、雷惠质的湖南水稻害虫种类名录、宋慧英,陈常铭、肖铁光等的湖南稻田天敌昆虫名录,肖铁光及游兰韶的南山牧场昆虫区系调查。天敌形态及生物学研究有茶毛虫黑卵蜂(欧晓明、江汉华)、棉小造桥虫绒茧蜂(熊漱琳、游兰韶)、寄生黑剌粉虱的长角广腹细蜂(朱长荣,李正西)等研究。游兰韶继续对茧蜂分类作研究,发表了有关节甲堇蜂属和长柄茧蜂属分类等文章6篇,记述了长柄茧蜂属及角怒茧蜂属各1个新种,还有谭济才的我省蜡蝉种类调查。昆虫生态方面,有不同类型茶园昆虫蜘蛛群落结构分析,南岳茶场害虫一天敌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及南岳茶场病虫的生态控制(谭济才)、关于温湿度对昆虫的影响有对菜青虫发育进度与取食量的影响(袁哲明)、对米缟螟发育历期的影响(文礼章)及对甜菜夜蛾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马骏)等研究,群落生态学研究有颜亨梅的稻田蜘蛛对飞虱叶蝉种群影响程度分析、文礼章的豆蚜种群动态的莱斯里矩阵模型,黄志农在国家水稻工程基点临澧研究了水稻高产栽培中肥料运筹对害虫种群的生态学效应,周国福分析了耕作制度与品种对二化螟发生世代的影响,周程爱的桔园种植藿香蓟对昆虫及螨类种群的影响。雷惠质评价与利用了糯稻品种的抗虫性,陈永年、叶承思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烤烟和晒黄烟不同品种对烟蚜的抗(感)性,并认为这种方法很适于测定品种抗蚜性。陈常铭作了湖南农业昆虫地理区划。关于害虫经济闽值研究,有飞虱与纵卷叶虫混合经济阈值的研究(蒋杰贤),为害获芦的芦毒蛾(余映波),为害烟草的桃赤蚜的研究(陈永年、涂季花)、为害水稻的赤斑黑沫蝉的(唐春生)以及豇豆蚜的(文礼章)、马尾松毛虫的(陈良昌)经济阈值的研究。陈永年对菜青虫的可变强度抽样技术和唐春生对赤斑黑沫蝉的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作了研究。
    在害虫生物防治方面,有中蜂扁腹茧蜂(游兰韶)、闪蓝红点唇瓢虫(邹建椈)的保护利用研究。资源昆虫方面有黄纯阳的角倍人工繁殖生态系统及丰产技术研究。在昆虫生物学研究方面,有芦毒蛾(游兰韶,赵正歧,李宏科)、拟垫跗蠼螋(游兰韶),九香虫(肖铁光,陈永年)、椰园盾介(周程爱)、茄白翅野螟、甜菜夜蛾(尹仁国)梧桐木虱、(王川才)、烟青虫(刘见平)、虾钳菜披龟甲(唐耀光),苍耳螟(胡成良)、棉叶蝉(陈永年)、金缘里叶甲(马万炎)、侧多食跗线螨(周国福)等研究。在贮粮害虫方面,省粮油科研所朱邦雄等研制筛选出磷化铝的替代品“仑虫故”,薰杀粮虫效果显著,防护期长,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本阶段出版的书刊有夏松云的《拉英中天敌昆虫名汇及其应用实例》;文礼章的《食用昆虫学原理及应用》;陈常铭,宋惠英参与了章士美主编的《中国农林昆虫地理区划》(湖南省农业昆虫地理区划)。
 5.2000一,第七届理事会。
 本届理事会成立于1999年11月1日,理事23人,游兰韶任理事长,胡昌弟、周程爱、颜亨梅、汪世平、陈良昌任副理事长,黎家文任秘书长,并聘郭海明、黄小清为副秘书长、聘用陈永年、田际榕为名誉理事长,陈常铭、李绍石为高级顾问。2000年11月又增补魏美才为副理事长。本届已开展了以下活动。
    (1)举办学术研讨会。a)2000年11月在长沙举办“湖南蔬菜主要害虫无害化治理技术研讨会”,到会120人,主要发言题有胡昌第的“加强农药残留监测,确保人民身体健康”,介绍国内外蔬菜农药残留和监测情况及今后对策,曾鸣等的“长沙市无公害蔬菜产销工作与思考”,游兰韶的“美州斑潜蝇研究”,欧晓明的“杀虫剂工业现状及研究新进展”,刘勇的“杀虫剂防治的新进展”,陈永年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经济阈值研究”等,熊其月等介绍了长沙市蔬菜农残测定运作状况。2001年4月,与省植病学会合作,还在华容县举办了“蔬菜无害化生产技术研讨会,到会78人,除学术交流外,岳阳市及华容县有关领导及同志还介绍了当地大面积蔬菜病虫综合治理技术。”b)2001年6月,在凤凰县举办“首届仑贮烟草害虫治理学术研讨会”,与会50人,本会会员、省烟草公司贮运处高工余校芳、长沙卷烟厂养护技术研究室主任黄春章,省粮油研究院高工朱邦雄、湖南三环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建刚,武汉科达商品养护技术研究所李立分别作了“贮烟害虫治理现状与展望”、 “贮烟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PH3与CO2混合薰蒸防治贮烟害虫”、“应用臭氧技术防治贮烟害虫”、 “贮存烟叶害虫药剂薰蒸技术”等学术报告。c)2001年11月在益阳举办湖南省白蚁分会学术年会,与会118人,收到学术论文48篇。
    (2)承办和协办学术研讨会。
    a)受中国昆虫学会委托,本会承办了于2001年8月在张家界举行的“全国第六届昆虫区系分类学术研讨会”,本会副理事长魏美才主持会议,来自全国各地代表75人,其中90%为硕士或博士学历及博导,收到论文58篇,有21位作学术招告。
    b)200111月由湖北,河南及本省三省昆虫学会联合举行的华中地区昆虫学会首届学术会议在洛阳召开,与会120多人,会议主题为害虫防治与绿色食品,会议收到论文110多篇,我省参加 人,提供论文 篇。
    (3)举办学术报告及科技服务,2000年7月,白蚁协会邀请美国农务局珍妮·鲍威尔、王常禄博士来湘考察,并于2001年由王作学术报告;2001年9月又邀请美国康兹韦博士作“白蚁综合治理”学术报告;2000年5月,白蚁协会组织岳阳堤坝白蚁考察,2001年10月又举办“城市白蚁综合防治技术”宣传日,散发宣传资料。学会于2001年11月请中科院研究员戈锋博士作“害虫生态防治研究进展”报告。
    本届学会2000年发展会员27人,2001年发展21人,积极参加省科协举办的“湖南省技术跨越式发展学术论坛”,我会3篇论文(文礼章的“昆虫食品业可望成为21世纪全球时尚产业”、黎家文的“关于21世纪无污染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问题”,蒋中柱的“开发硅藻土储粮杀虫剂,保护人类食物资源”)获省科协优秀论文奖。在本届任职期间,黎家文获得中国昆虫学会先进秘书长光荣称号。
    2000年以来,我省发表的昆虫学论文主要如下。
    害虫生物学研究有检疫对象柚实雷瘿蚊(卢仲进),豇豆荚螟(文礼章,肖新平),苦楝斑叶蝉(林仲桂),荻又飞虱(王宗典)等虫的研究;昆虫生态方面,有棉叶蝉迁飞研究(陈永年),害虫发生量及为害程度预测法有甘蓝地桃赤蚜、菜青虫(陈永年)预测法研究,陈永年还发表利用蛾雨系数预测烟田小地老虎、利用生命表资料预测烟青虫,利用指标交叉法预测烟田内烟蚜三虫的发生量及为害程度等烟草害虫测报技术文章15篇,2002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来我省实地考察,认为湖南烟草害虫测报工作处于全国前茅。1991~2000年省林业厅、林科院、中南林学院等为首,组织林虫分会的会员对竹广肩小蜂、竹蝗、茶梢尖蛾及GPs导航飞机超低容量喷药防治林虫作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关于害虫的综合防治有李绍石等的减少稻田用药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的研究,刘年喜的大面积稻田病虫优化防治技术以及谭济才的生态控制茶园害虫及其天敌种类与数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周程爱、向延平的小菜蛾抗药性研究和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作用效果研究等。针对近年来岳阳、临澧等部份地区三化螟明显上升,肖桂章等作了湘北三化螟种群消长原因的调查研究。
本段时间出版书刊有《斑潜蝇研究》(肖铁光、游兰韶);《中国烟草害虫防治》(陈永年,副主编)、《湖南烤烟栽培》(陈永年,副主编); 《食用昆虫养殖与菜谱》(文礼章)。
 注: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下列历史文献: 《昆虫与植病》(浙江昆虫局年刊),《昆虫与艺术》(周尧),《中国昆虫学会通讯》;《昆虫学报》,《昆虫知识》,《植物保护》,《湖南农学院学报》;《湖南省农科院成立百周年纪念会专集》等刊物。为本文提供资料的单位或个人有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湖南省林科院(童新旺院长),湖南省粮油研究所(聂守明先生),湖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张觉晚先生),湖南省昆虫协会林虫分会,粮虫分会,白蚁协会等;我省昆虫学前辈,学会历任理事长,著名昆虫生态学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常铭先生对本文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修正意见,并校对了多处历史事件,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值得说明的是,有关历届学会活动特别是会员们的学术业绩,许多尚未录入,挂一漏万,恳请谅解,建议学会以后有机会时再予补充。特别是由于时间仓促,人手紧缺,加之编幅有限,文章中提及的论文作者或名称未能包括在《动物分类学报》,《昆虫天敌》,《中南林学院学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植保技术与推广》等其它刊物上刊载的我省昆虫学会会员发表的文章,在此特向这些会员作者致歉。
2002年11月
 
 
 

关键词:湖南省昆虫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