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常见病虫害防治基本原则与措施

2010-03-26 06:41:15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桂花常见病虫害防治基本原则与措施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2010-3-25
 
  桂花最常见的虫害是刺吸性的叶螨、瘿螨类以及蜡蚧、盾蚧类;主要病害是由刺吸性害虫排泄物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如煤污病等。防治桂花病虫害,应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两条基本原则和与其相配套的五大技术防治措施。现分述于下:
 
  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1.搞好地栽和盆栽桂花的养护管理,使其健康成长,增强桂花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改善地栽和盆栽地点的环境卫生条件,使桂花病虫害无立足空间和活动余地。
 
  3.做好桂花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病虫害在初发阶段(即在发现发病中心后)、虫害在幼龄阶段(即在3龄前),就要及时加以防治,力求病虫害不发生或少发生。
 
  二、综合防治的原则
 
  综合防治即不依赖单项防治技术,而是综合运用人工操作、园林管理、物理方法、生物技术和化学农药等五大技术手段,全面防治桂花的病虫害。
 
  1.人工操作
 
  (1)“剪”。通过修剪来改善桂花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不仅能促其健壮生长,还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2)“刮”。用刮树刀把桂花树干裂皮和翘皮内隐藏的虫体和病斑全部刮除掉。
 
  (3)“扫”。定期扫除桂花植株周边的残枝落叶,将其烧毁或用作沤肥。
 
  (4)“翻”。初冬,耕翻园地或苗地土壤,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促使它们暴露在地表死亡。
 
  (5)“换”。早春,盆栽桂花翻盆换土,可将部分宿土抖落,调换干净培养土,避免盆土中藏匿的病虫害暴发。
 
  (6)“晒”。换下的盆栽宿土,可于晴热天摊放在水泥地上暴晒,消灭其中的病虫害,再拌和腐熟的农家肥沤制,供后续上盆使用。
 
  (7)“涂”。在桂花枝干上刷涂石灰浆,夏季可防止蛀干害虫入内产卵,并可减免枝干皮层被烈日灼伤,冬季可消灭枝干上越冬的病虫害,并能兼防枝干冻害。
 
  (8)“隔”。园地里种植的桂花和盆景园里摆放的盆栽桂花,都应设计有适当的间距。此举有利于植株间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形成,防止中下部枝条光秃,也有利于喷药工作的进行。
 
  (9)“诱”。入冬前,在桂花主干分枝处扎以草团,诱集害虫入内越冬;过冬后,再将草团解下烧毁。
 
  (10)“养”。保护利用瓢虫来防治介壳虫;保护利用草蛉来防治粉虱;保护利用捕食螨来防治红蜘蛛。
 
  2.园林管理防治
 
  (1)轮作换茬。严格要求感染严重桂花病虫害的苗圃或林地,换种其他经济植物,近年不得再利用发展种植桂花,也不可再挖用其内土壤,用作盆栽用土来源。
 
  (2)严格检疫。禁止引进感染病虫害的桂花苗木,也不可用它作为扦插或嫁接的繁殖材料。
 
  (3)及时排灌。雨后,林地、苗圃和盆景园等地都要及时排水或倾倒满溢盆水,防止土壤暗渍,造成桂花烂根。天旱,则要及时浇水或喷水,保证桂花苗木不受旱,避免秋后早期落叶,影响来年开花。
 
  (4)合理施肥。冬季施足基肥,满足桂花全年营养需要,生长季节巧施追肥,包括薄肥勤施和花前加施磷胛肥,保证桂花开花需求。
 
  3.物理方法法防治
 
  (1)黑光灯。利用此灯发出的紫色光,引诱能飞翔的金龟子、刺蛾、地老鼠、蝼蛄等害虫的成虫,使之落进黑光灯下水盆淹死。黑光灯宜设立在地形开阔地带。
 
  (2)黄色捕虫板。该板能有效控制粉虱等害虫的初期数量,防止它们暴发成灾,可用于监测和防治粉虱等桂花害虫。
 
  4.生物技术防治
 
  (1)饲养害虫天敌,以虫治虫。采用人工养殖办法,批量培养瓢虫、草蛉和捕食螨等害虫天敌,让它们捕食与其相对应的介壳虫、粉虱和红蜘蛛等桂花害虫。
 
  (2)研发各种生物农药,控制桂花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即把各种致病微生物的培养液,稀释后喷洒到林地、苗圃或盆景园等各处,使桂花病虫害染病死亡。目前,在我国生产的生物农药中,真菌性制剂有白僵菌,细菌性制剂有苏云金杆菌(俗称Bt乳剂),抗生素制剂有灭幼脲3号等,均可选用。
 
  5.化学药剂防治
 
  实践证明,化学农药是柄双刃剑。应用得当,能够减轻或控制桂花病虫害;应用不当,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桂花带来巨大的伤害。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禁止使用剧毒农药,倡导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高效低毒农药近年来在我国逐步推广。国产种类有多菌灵、氧化乐果等;进口种类有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和尼索朗等。进口农药药效虽好,但售价也高。
 
  (2)使用化学农药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按桂花病害共可分为以褐斑病、枯斑病、和炭疽病等为主的侵染性病害,和以叶片黄化病为主(由干旱落叶、水渍烂根和因缺铁等导致)的生理性病害两大类。对侵染性真菌病害,可用多菌灵和百菌清等化学农药来防治;对生理性病害化学农药是无能为力的,只能采取灌溉、排水和施用硫酸亚铁、螯合铁溶液等改变生态条件,并结合根外追肥等措施来进行补救。
 
  桂花虫害可分为以刺蛾、袋蛾等为主的食叶性害虫,和以介壳虫、粉虱和螨类等为主的刺吸性害虫两大类。对食叶性害虫,可用敌百虫等胃毒性杀虫剂防治,对刺吸性害虫,可用氧化乐果等内吸式杀虫剂防治。
 
  (3)化学农药在使用前要进行鉴定,对乳油剂要观察其有无分层、沉淀或结絮现象。
 
  当化学农药鉴定有效后,其稀释方法和稀释倍数也大有讲求。如乳油剂,应先在喷雾器内装入1/4的清水,再倒入乳油剂摇匀,最后注入适量清水,满足其使用倍数的要求。再如可湿性粉剂,可先用水调成糊状,再按使用倍数要求进行稀释。一般化学农药的稀释倍数为500至1500倍。病虫害预防阶段可采用最小浓度如1500倍;病害初发和害虫幼龄时段可采用中等浓度如1000倍;而病害蔓延和害虫高发期则应采用最大浓度如500倍。
 
  (4)化学农药应讲求使用技术以提高防治效果。例如:要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喷洒化学农药。如无特殊情况,最佳喷药时间为上午8至10时和下午4至6时(特别下午时段正值桂花叶面气孔张开,喷药吸收效果最好,且无日灼高温,可以减少药害)。雨前或下雨时不宜喷药,防止药液流失,减效或失效。喷雾作业时,雾点要细,喷力要足,喷嘴要由下而上,均匀全面,防止漏喷。
 
  在杀虫剂中可加入适量的中性皂液,藉以提高药液的展布面积和粘着性能,并溶解害虫体表蜡质,封闭它们的气孔,增强杀虫效果。
 
  (5)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桂花病虫害要坚持“连续用药”和“交替用药”。所谓“续用药”指应该查明并利用化学农药的残效期,进行有一定间隔天数的2至3次或更多次喷洒农药,以解决桂花病虫害多代发生的持续危害。所谓“交替用药”指要轮换使用两种或更多种化学农药,防止长期施用一种农药使桂花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从而影响实际的防治效果。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