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选择与农业可持续增长

2010-04-03 17:40:31 作者:牛建高 李从民  来源:农村经济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选择与农业可持续增长
 
发布时间: 2005-01-27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科技创新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新问题,明显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当务之急是科学确定和选择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以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资源永续利用。通过实施重点突破,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农业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制度、农业增长方式、科技进步、产业政策、环境政策、价格政策等许多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科技进步在其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速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为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鉴此,笔者拟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就合理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增长作一分析。   一、可持续增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加速增长条件下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危机日益加深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这些概念的不断丰富与演替,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与环境认识的发展过程。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战略目标,而可持续农业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通常被视为可持续发展最权威的定义。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追求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尤其强调当代人不能吃子孙饭。但是必须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首先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人民生活已极大富裕,经济发展已基本能够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前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很低,且还有大量的人口生存在贫困线以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仍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首先必须坚持的目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应与环境资源保护并重,从而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相当明显,因而目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似乎过于注重环境资源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一矛盾在发达国家尚不尖锐,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就有可能导致“无增长的持续”,从而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使发展中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的地位。无庸置疑,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它为全人类描绘了一幅十分美好的前景,但可持续发展必须服从经济生活的实际;可持续发展不能脱离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此,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而育,应设置不同的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可直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而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应首先注重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兼顾环境资源保护。因此,笔者提出了“可持续增长”的概念,即首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增长兼有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的涵义,因而可持续增长可定义为一国在长久时期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的持续提高。由于经济活动是生产和消耗资源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资源都是稀缺的,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个长久时期内的持续增加,就必须建立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上。这就是说,可持续增长是旨在避免对资源的耗竭性使用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见,可持续增长存在着双重目标:一是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的不断增加。二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就我国农业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矛盾已得到解决;农村经济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已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农林牧渔全面增长的局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进一步提高,促进和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革,加快了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大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总体上已跨入温饱阶段,基本实现小康,正在向宽裕型小康迈进。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总体上仍处于落后阶段。面对农业发展的客观实际,要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不能单纯追求某种理念,而应该立足于农业的可持续增长,以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进步: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   1.为农业结构优化、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技术支撑。以河北省(河北省的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实践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为例,“九五”期间,一是培育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经济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动植物新品种。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100多种,主要农作物实现了一次品种更新,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良种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了30%以上。二是研究开发出优质小麦种植及加工技术,推动了河北省小麦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小麦品质的优化,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种植收益。如柏乡县仅“高优503”小麦种植一项,即为农民增加收益1500万元。三是通过开发引进养殖新技术、新品种,全省贝类、河蟹、河豚鱼等海水养殖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唐海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河豚鱼养殖出口基地,其稻田养蟹模式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称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四是强化了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提高了苹果和鸭梨等传统产品的品质,开发出“宫灯”、“顺富”、“富岗”等一大批名优品牌,并首次实现我国鸭梨直销美国的历史性突破。五是通过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科技产业化的进程。目前,河北省共建设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143个,其中省级农业高新技术园区22个,开发示范农业高新技术项目62项,技术辐射区共创产值15亿元,增加值近5亿元;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发、示范新技术、新产品7项,新增产值土5亿元。   2.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以河北省农业为例,一是围绕抗旱节水,建立了3个万亩节水试验区,开发推广了“科瀚98”高效抗旱保水剂等高科技产品,水分利用率提高了30%。二是通过加快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推进区域农业开发治理进程。“九五”期间,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建立了16个农业试验区,这些试验区在推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继续坚持“太行山道路”,山区综合开发治理迈上了新台阶。“九五”期间,在山区布设了十个综合开发治理试验区,重点推广了“生态经济沟”、“围山转”、“拦蓄梯田”三大治理模式和多项技术,带动了千万亩片麻岩山地开发治理工程、环首都绿化工程、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等建设项目向规模化发展。这一时期,河北省山区增加林地面积1100多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4.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多万亩,土壤侵蚀规模数降低17.8%。   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持续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河北省粮食产量达到2574.9万吨,肉、蛋、奶、水产品和果品产量分别达到了430万吨、345万吨、85万吨、78万吨和632万吨,实现农业增加值8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8元,基本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两大目标。据有关部门测算,农业科技进步对河北省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八五”末的35%提高到“九五”末的45%。事实证明,农业科技进步过去是、将来仍然是河北省和我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      三、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制约农业可持续增长的主要障碍   仍以河北省为例,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供给不足等主要问题解决后,质量差、效益低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明显凸现,农产品竞争力低下等新的严峻问题也日益显现,并成为近期阻碍农业可持续增长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要靠农业科技创新来加以解决。   1.农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亟待提高。在新阶段,河北省农业发展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出现了结构性供给过剩;另一方面,农业发展已由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面对新形势,农业的结构问题和农民增收问题更为严峻,突出表现为:区域性结构雷同,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多数农产品总量过剩,但质量不高,名优特新品种少;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低,缺乏高附加值的名品名牌;产品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合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弱,由此导致农民增收进一步减缓。在新阶段,只有大力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专用、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才能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农业增长方式需要实现新的转变。一方面,农业的经营手段落后,方式单一,尚缺乏依靠信息、网络技术从事生产与决策的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低,农业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另一方面,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增长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不高,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仍基本处于数量型增长阶段。这就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渗透,加速实现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加快农业的可持续增长。   3.农业竞争力亟待迅速提升。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将同时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同时也成为国内外商家占领河北省市场的又一个热点。如美国的转基因种子、泰国的正大饲料、山东的玉米杂交种、京津的蔬菜品种等已对河北的市场产生明显冲击,河北省的农产品及生产资料卖难现象已很突出。农业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河北省农业竞争力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差、农业标准化生产薄弱、农产品品质标准、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标准与国外及国内先进省市有较大差距。因此,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才能从总体上改变农产品竞争力低下的状况,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引导农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产品、技术和设备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逐步扩大河北省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份额,实现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增长。   4.自然资源有待合理开发,环境需要加强保护。河北省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非常脆弱,突出表现在水、土资源匮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干旱和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等。就水资源而言,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匮乏且利用率不高,用于粮食生产的水利用效率为0.8~1.0公斤/立方米,仅为以色列的40%左右;人均耕地资源相对较少且低质农田面积较大,按粮食播种面积计算,亩产在250公斤以下的约6000多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0%左右。因此,要提高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特别要发挥在解决水资源高效利用、控制环境污染和减灾防灾等方面的作用,走资源可替代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由此可见,河北省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阶段的农业发展面临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又对农业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果不能在科技进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就难以提升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增长的能力,也难以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农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全面剖析农业可持续增长所面临的挑战,应该本着“立足实际,坚持农业科技创新面向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原则,充分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针对制约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实施重点突破。据此,以河北省为例,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应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针对农业名优特新品种少的突出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应在继续提高农产品产品性能的同时,重点转向培育引进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优质专用品种和名特稀品种。不仅要加强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更要注重果品、蔬菜、微生物、畜禽、水产品、林木、草等新品种的选育及引进。作为河北省农业优势产业的畜牧业,应加速畜禽、水产养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促进畜禽水产品种优良化、饲料专用化、养殖规模化、生产设施现代化、疫病控制综合化、产加销一体化,健全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推动畜牧和水产业全面发展。通过实现优质专用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技术、畜禽水产高效养殖技术的新突破,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针对河北省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具有高附加值的名品名牌缺乏的现状,应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加速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化、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资源利用综合化和产加销一体化,建立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促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新阶段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同时,针对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的特点,应大力加强生物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建立一批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培植一批农业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基础和能力,加快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的新突破,提高河北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进而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大幅度提升河北省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3.大力发展精确农业技术,为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技术支持。精确农业是指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技术支持主要是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智能(A1)等高新技术。可见,精确农业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其技术思想就是在农业生产活动的每一过程中,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因地制宜地做出决策,并准确地付诸实施,以节约投入、增加产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河北省农业增长方式质量效益较差的特点,应大力加强精确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快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的步伐。通过精确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新突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   4.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平台。针对河北省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及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等突出问题,要重点加强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建立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体系和试验示范区,为全面推进节水农业的技术革命提供技术样板,带动山区、井灌区、旱作区以节水为重点的技术改造。还应充分重视河北省环京津的特殊生态地位,以改善首都圈及农业、农村自身生态环境为目标,为山区天然林保护与恢复、坝上农牧交错带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和农业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技术上的新突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就农业而言,由于农业相对比较落后,应当首先着眼于农业的可持续增长,通过为农业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牛建高 李从民 李军峰)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