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海淌金——我市振兴油茶产业纪实

2010-04-30 14:50:30 作者:成新平 刘源西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绿海淌金
 
——我市振兴油茶产业纪实
 
 沃土蒸湘,油茶飘香。
 
 4月初,披着明媚的春光,汽车在衡阳境内的320省道上行驶,只见公路两旁漫山遍野的油茶林连绵起伏,那一排排幼小的茶树亭亭玉立,含春吐绿,使人不禁想起“梨花颜色梅花香,生就清容不待妆”的诗句……
 
 这就是市的“百里油茶产业示范带”。陪同采访的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廖玉良说:“衡阳市现有油茶林315万亩,年产油茶1.5万吨,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湘南油海’。耒阳、常宁两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耒阳、常宁、衡东、衡南四县市已列为全国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县。”去年,全市油茶产业创产值10亿元,受益农民200多万人。
 
 衡阳油茶产业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让油茶成为 百万农民的“摇钱树”
 
 谈起油茶,市委书记张文雄如数家珍:湖南油茶全国第一,衡阳油茶全省第一。衡阳的气候和土壤适合油茶生长,是全国油茶中心产区,其油茶栽培已有1700多年。全市12个县(市)区,个个都有油茶林,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6个,耒阳、常宁、衡东、衡南还被列为全国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县。
 
 然而,由于油茶种植周期长,投入大,效益差,加上农民防火意识不强等多种原因,自上世纪末,衡阳油茶生产一度进入低谷。到2004年,全市油茶林面积降至270万亩,年产油茶不足7000吨,甚至有人发出“守着金山讨饭吃”的感叹!
 
 2007年9月,国务院着眼国家食用油安全战略,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湖南省被列为油茶更新示范省,衡阳市被划入高产油茶示范点。
 
 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让衡阳走上了振兴油茶产业之路。2008年,到衡阳履新不久的市委书记张文雄在农村调研时提出,油茶有着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衡阳人民的“摇钱树”,要把油茶作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自银提出,把促进油茶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随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衡阳市2010—2020年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计划建设以京珠高速公路和320省道为轴的“百里油茶产业带”,以耒阳、常宁和衡东为中心,形成“耒阳一常宁一祁东”、“衡东一衡山”、“衡阳一衡南”三大油茶产业群。预计到2015年,衡阳油茶林发展到320万亩,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林油发展一体化。一场振兴油茶产业的攻坚战在蒸湘大地展开。
 
 “油茶不垦覆,责任不解除”、“荒山不绿化,干部不称职”、“山定权、人定心、树定根”……在衡阳各地的油茶山头,到处可见这样的标语牌。为加快发展油茶产业,衡阳市推行领导责任制,各级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市、县、乡镇层层签订责任状。
 
 “农民种油茶,政府来买单。”这是农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我市还出台相关政策,对油茶种苗、新造油茶林和改造低产林给予补贴。去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油茶资金达2082万元,耒阳市作出决定,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油茶产业发展,每垦覆一亩油茶林,政府补贴150元;每新造一亩油茶林,政府补贴200元。衡南、衡东、常宁等县(市)财政除安排资金购买油茶种苗外,另安排资金用于造林人工补贴和肥料补贴。全市各级金融、保险机构也以贴息贷款、林权抵押、为油茶林买保险等形式,对发展油茶产业给予政策倾斜,解决了农民和企业的后顾之忧。目前,耒阳市各油茶专业合作社已与农村金融机构签订4亿元贷款意向协议,油茶造林大户已落实贷款资金280万元;常宁市各合作社已从农村信用社和农行等金融机构贷款4000万元。
 
 有了政策和资金作“后盾”,农民发展油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两年,我市新造油茶林突破10万亩,垦覆改造低产林30万亩。
 
 多种经营模式进军油茶领域
 
 “近两年衡阳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机制创新,它激活了各级政府和农户的积极性。”副市长蒋勋功对记者说,在这方面,衡阳市有着切肤之痛。
 
 我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油茶林分山到户,农民单兵作战,既不愿意投入,也不垦覆施肥,油茶林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年平均亩产茶油只有五六公斤,产值只有100余元。因为产量低、效益差,农民没有积极性,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国家的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大家积极性空前高涨,多种经营模式顺势进军油茶领域,有如‘八仙飘海,各显神通’呀!”市林业局负责人王美志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衡阳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机制,探索出公司租赁林地、企业与农户联合经营、油茶合作社、大户承包经营等多种开发经营模式,吸引大批企业和个体户投资发展油茶产业。
 
 在常宁市荫田镇白马村新垦的山头上,栽种了一片幼茶林。这里是湖南江山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高产油茶林基地。公司租赁5个村农户的山地2万亩,经营50年。现已新造油茶林1.3万亩。公司还规划今年内建设1000吨油茶专用肥生产基地和300万株良种油茶苗木繁育基地,形成制肥、种苗、种植、科研“一条龙”,建设全国新品种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
 
 机制一转,全盘皆活。这种以“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衡阳得到了推广。如今,诸如“江山”、“金浩”、“金拓天”和“南天”这样的油茶种植和加工企业在衡阳已达30余家,衡阳油茶产业呈燎原之势,一些承包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模式也加入其中,不少在外打工的农民也陆续回到家乡承包荒山,当起了油茶种植专业户。
 
 在常宁市荫田镇张力村,有一栋漂亮的两层小洋房,这是该村青年农民尹红亮花了近20万元建起来的“安乐窝”。但现在,这栋楼房已换主人。原来,38岁的尹红亮去年和同村的尹亿德从广东东莞一家服装厂辞职回乡,投资近40万元,承包了村里1000多亩地种植油茶。由于资金不足,他卖掉楼房,一家人住到了只有五六十平方米的旧砖房里。“困难只是暂时的,相信要不了5年,我又会盖一栋更漂亮的房子。”尹红亮信心十足。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是常宁市西岭镇桐江村支部书记徐山三带头成立油茶生产专业合作社的经验之谈。去年初,他提出决定由村干部牵头,以油茶林作价入股的形式,把全村的油茶林整合起来统一管理和经营,得到村民广泛响应。于是,常宁市第一家油茶生产专业合作社在桐江村应运而生。2009年,全村垦覆、新造油茶林1096亩,当年油茶产量比上年增长32%,收入增加近80万元。如今,油茶生产专业合作社在衡阳市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已发展到30余家。
 
 科技延长油茶产业链
 
 如果说党的惠民政策让广大农民坚定了种植油茶的信心,那么科学技术进军油茶领域则让衡阳的油茶产业插上了腾飞翅膀。
 
 提高油茶产量,品种是关键,科技是核心。衡阳市把科技兴油锁定在优良品系的培植和选育上,他们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林科院为技术依托,一批油茶专业技术骨干脱颖而出。目前,衡阳市通过收集、引进和自行培育,共保存表现性状较好的油茶优良品系120余个,其中衡东县选育的“衡东大桃”,果多、个大、油足,亩产茶油高达42公斤,比自然林增产10倍以上,被油茶专家鉴定为“不可多得的优良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衡阳市还加大对县油茶良种采穗圃基地的技术改造和抚育复壮力度,使基地面积增至280亩。建成良种油茶嫁接苗繁育基地7个,年产良种嫁接苗近1000万株。在全市今年完成的8.7万亩新造油茶林中,良种苗栽培率达100%。
 
 科技创新,是一个产业腾飞的翅膀。而油茶产业一旦实现与科技的“联姻”,就会飞得更高更远。
 
 来到衡阳金拓天油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那崭新的厂房、先进的设备、绿色的花园让人耳目一新。短短几年,该公司由年产值90万元发展成拥有总资产达3亿多元的现代化粮油加工企业,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可谓是全国油茶加工企业中杀出的一匹“黑马”。他们除生产有机山茶油外,还以较强的科技手段将油茶籽“吸干榨尽”,开发出山茶油保健品、茶皂素、活性碳、食用酒精、植物蛋白、有机饲料等10多个系列产品,其中3项产品填补了国内同行的空白。
 
 衡阳南天山茶油业有限公司与研究机构结成了科研、产业化战略合作伙伴,除加工生产精制山茶油外,还在常宁市启动油茶丰产林项目,规划建立30万亩“公司+基地+农户”油茶示范基地,常宁市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油茶产品交易市场,预计今年10月建成使用。
 
 像“金拓天”、“南天”这样一头连着山头,一头连着市场,中间进行茶油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在衡阳市已达6家。这些产业化经营的领跑者携手一家一户分散的林农,带动成千上万懂技术、善经营的油茶种植大户,汇聚成油茶产业发展的滔滔洪流。在油茶产业发展的大潮中,一支不断拓宽与延长产业链条、深度开掘油茶附加值,打造“中国油都”的产业化、规模化的油茶生力军正在蒸湘大地崛起。
 
 “哎唷喂,油茶好罗喂,全身都是宝哟喂。一齐采摘油茶果喂,堆满金箩筐银箩筐哟;唱起茶歌来就流油喂,咱们快步奔小康哟……”这是常宁市第二届中国油茶文化节开幕式上表演的一首歌曲,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已成为衡阳市振兴油茶产业的又一发展方向。随着油茶产业的发展,我市将目光投向了极具潜力的油茶文化市场,以油茶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也在全市各地悄然兴起。常宁市已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油茶旅游文化节”,并引进台湾一家公司拟筹建一个占地5000多亩、投资1.5亿美元的“油茶文化旅游风情园”,包括建设中国油都文化广场、开发油菜系列观赏花卉、开展台湾风情表演等,建成后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将成为衡阳一大旅游亮点。





 
 祖宗之“宝”不可丢
 
 刘源西
 
 油茶种植是一项古老而全新的事业。说它古老,是因为油茶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即油茶。据考证,在我们衡阳,油茶的栽培历史也长达170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遗产”,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疙瘩”。
 
 说它全新,则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着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我我国油茶低改项目的援助和90年代初开始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油茶低改项目在湘的实施,选育成功的油茶优良新品种的逐步应用,油茶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林业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油茶已经成为活跃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油茶产业发展的春天正如期而来。
 
 衡阳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无与伦比。正如市委书记张文雄所指出的那样,“湖南油茶全国第一,衡阳油茶全省第一。”新形势下,如何把衡阳油茶的历史优势、资源优势、科研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独具衡阳特色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市委、市政府已作出了战略部署,各县(市)也正在积极行动,相信要不了几年,这一优势就会充分地显现出来,油茶就会实实在在地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狠抓落实,落实政策、落实项目、落实人员、落实资金、落实技术、落实责任等。具体来讲就是,发展油茶产业,不仅要重视,还要扶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调动种植油茶的积极性;不仅要把油茶林种好,还要把油茶林管好,坚决克服那种“只种不管”、“重种轻管”的现象;不仅要个人种,还要大户种,“单打独斗”形成不了气候,只有个人、大户、合作社、企业等多种发展模式“遍地开花”,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才能“春色满园”;不仅要传承,还要创新,没有产业化经营,一个企业不可能做大,没有龙头企业领跑,一个产业不可能做强。对于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显著特点的油茶产业来说,更是如此。令人振奋的是,以“金拓天”、“蓝天”、“江山”等一批油茶领军企业,正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成功地做大了企业,探索出了一条衡阳油茶产业化经营的新路。
 
 “中国的油茶看湖南,湖南的油茶看衡阳。”在首届中国常宁油茶文化节上,中科院的一位著名的油茶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由此可见,衡阳油茶产业发展的好坏,将不仅影响湖南,而且影响全国的粮油生茶和市场供应,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衡阳的油茶不仅属于衡阳,更属于湖南、属于全国。甚至,它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能带给农民增收的油茶产业,而是关乎我国确保粮油安全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如此看来,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就更显得不可小视和迫在眉睫了。也只有如此,也才能算对得起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贝”家业,不至于把“宝贝”丧失或丢掉。
 
 
 
 
 
 
 
 
 
 
 
 
关键词:绿海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