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大流行

2010-06-01 19:31:01 作者:李勇峰 唐春生 来源:衡阳市农业局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病虫情报
 
第8期
衡阳市植保植检站                               2010年6月1日
 
警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大流行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我省近两年新发生的水稻病毒性病害,主要传毒媒介为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2009年我市发生6.71万亩,损失稻谷465.13吨,已上升为水稻上的重大病害。
1、严峻形势
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后基本绝收,拔节期和孕穗期发病产量因侵染时期先后造成损失在30%~10%。随着发病面积扩大所带来的毒源的不断积累及传毒昆虫带毒率增加,今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市极可能大流行,严重威胁到粮食生产安全。
2、典型症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其典型症状为:稻株矮缩,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病株茎秆表面有大小约1~2 mm的瘤状突起,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
3、防治措施
一是适当密植,在秧田期和栽后15天内进行田间排查,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深埋,再从健康稻丛中分出部分稻苗补缺。
二是抓住秧田期和本田初期 “治虱防矮”。早稻本田初期防治二化螟时用药兼治白背飞虱。减少1代白背飞虱带毒成虫的数量;6月上中旬白背飞虱2代若虫盛发期做好大面积防治,主要对象田为飞虱虫量较大的早稻田、一季稻秧田。6月下旬至7月初,3代白背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对所有重病区早稻用药普防1~2次,压低白背飞虱在迁移到晚稻的虫口基数。要强化中、晚稻秧田和大田初期防治,在中、晚稻秧田第1片真叶展开后至6叶期及本田苗期,着重安排好飞虱防治。对1、2代选用长持效药剂,如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等,对3代飞虱及秧苗期飞虱防治选用速效性药剂防治,如吡虫啉、烯啶虫胺等药剂。要用足药剂量及药液量,确保防治效果。

关键词:水稻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