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大地稻谷香

2010-09-13 14:04:52 作者:陈鸿飞 朱章安 等 来源:湖南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蒸湘大地稻谷香

——来自衡阳市农业局的报道

陈鸿飞 朱章安 赵爱民 阳春瑜 林强




\

副省长徐明华在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左一)、市长张自银(左二)和省农业厅副厅长李志纯(后排右一)的陪同下,考察衡阳市粮食生产工作。


 

\

衡阳市农业局局长单文周(前排右二)在衡南县车江镇早稻旱育秧现场指导农民进行无盘旱育抛秧。

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

蓝天白云下,稻浪翻滚,稻谷飘香。农机手驾驶着联合收割机,机仓里流淌出饱满金黄的稻粒,农民们欢快地装包起运。

这是7月30日,衡南县冠市镇田野里的一幕。在“双抢”生产的关键时期,副省长徐明华在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自银等陪同下,考察了衡阳市粮食生产情况。当天下午,徐明华来到衡南县,实地察看了江口镇三冲村粮食生产现场,参观了冠市镇东冠农技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及种粮大户座谈。

徐明华感慨地说,衡阳是全省产粮大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财政大力支持,虽然早稻因灾略有减产,但晚稻和秋粮来势很好,面积增加、进度快、秧苗足。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要做到大灾之年粮食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希望衡阳继续努力。要保面积,抢收扩种。要加强晚稻管理,要搞好农业技术服务,肥料供应要确保生产需要。要注意抗旱,做到种一亩收一亩。要加强领导,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取得好成绩。

张文雄表示,衡阳一定把粮食生产落实到面积上,确保今年粮食种植面积800万亩、产量320万吨目标的实现,确保衡阳农业走在全省前列;一定把“三农”工作落实到项目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民以食为天。衡阳市是国家重要粮食产区,时下全市共有耕地面积53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42.6万亩。2010年粮食计划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力争达到84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320万吨,力争达到330万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实现粮食生产预定目标,衡阳市委、市政府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的重心工作,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立足早动员、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取得粮食生产的主动权。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达332万吨,连续6年实现高产丰收,创历史新高。衡南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衡阳县、祁东县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今年衡阳市粮食播种面积稳步提升。全市完成春播粮食面积463.75万亩,比去年增加13.59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354.04万亩,中稻28.41万亩,旱粮81.3万亩,面积与去年持平,晚稻面积390万亩。耕地抛荒得到有效遏制,双季稻生产明显恢复。今年全市双季稻面积746万亩,比上年增加32.1万亩。

天道酬勤。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又闻田野欢声扬。“复杂之年”,经济发展因素不定,气候情况极端无常,夏粮丰收为全年丰收赢得了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支持。

手中有粮心不慌

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抓好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特殊重要意义,毫不松懈地抓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已成为衡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识。

一年之计在于春。根据今年的新情况,衡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的粮食生产从年前抓起,保面积从种子抓起,保产量从环节抓起,责任从干部抓起,环环相扣,步步抓实。元月6日,市委、市政府专题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及时下发《衡阳市2010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意见》。元月23日至26日,市农办、农业局、农机局组织专门班子深入全市七个产粮大县进行调研。同时市农业局组织全市种子企业和经销大户进行座谈,摸清底子,分析全年杂交稻种子供应形势。28日,副市长蒋勋功、市政府副秘书长、农办主任王旭明、农业局局长单文周听取调研情况汇报后,副市长蒋勋功指示,衡阳发展粮食生产的目标不动摇,针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早解决,要利用中央、省市县发展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并撰写一个春耕备耕工作调查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参考。2月3日,召开了全市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市政府设立主会场,其他县市区为分会场。2月4日再次召开全市农业工作会议,对粮食生产作出专题部署。

进入4月份以来,衡阳市遭遇连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造成部分地方早稻烂种烂秧现象。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长张自银亲自到衡南调研,提出灾年夺丰收的具体要求。各县(市)区采取相应措施实行补种,至4月20日,全市共补种直播20余万亩。4月28日,副市长蒋勋功、农业局长单文周组织全市农业专家及各县市区粮油站长调查研究,形成《关于确保完成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技术意见》发各县市区。4月30日,再次召开全市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采取过硬措施,做到力度不减、作风不散、工作不松,搞好秧苗余缺调剂,不荒芜一丘田,不浪费一根秧,确保全年粮食生产面积。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衡阳市党政领导多次深入衡南、衡阳、衡东、衡山、祁东、常宁和耒阳等县市调查研究,安排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双季稻生产、遏制耕地抛荒列入2010年度县市区重点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市、县、乡镇均成立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粮食生产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七个粮食生产大县和城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粮食生产发展目标,并与所辖乡镇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制定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衡阳、衡南、衡东、祁东和衡山等县实行水稻生产台账管理,责任落实到干部,生产落实到农户,面积细化到丘块。衡东、常宁等县市对辖区内各乡镇实行粮食生产一票否决制。

一直以来,农药市场是农资打假的重点和难点。今年以来,衡阳市农业局执法人员对全市农药生产企业和经营户进行全面检查。今年上半年,该局共抽取农药样品80批次,发现劣质农药2批次,合格率达97.5%。针对农药经营中出现的新情况,农药经营违法行为更隐蔽,流动速度更便捷,他们加强对流通领域的检查力度。做到不定期对物流公司和货运站进行检查,先后查处了溢盛、鑫大通、永兴三家物流公司运输假农药的违法行为,查处假农药13批次、300余件。

针对今年农资价格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部分地方存在抛荒隐患等情况,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全市早稻生产调度会。明确要求“县市区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的办法,深入生产一线,实行“面对面”指导,帮助解决农村和农民春插当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派出9个督查组深入12个县市区进行粮食生产专项督查。3月份以来,9个督查组对12个县市区督查6次,发督查通报4期,有效保障了全市粮食生产特别是双季稻生产计划面积的落实。6月7日至11日,市委、市政府成立督察组对粮食生产进行专项督察考评后,推荐衡阳县、衡南县、祁东县、衡东县和衡山县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8月中旬,市委、市政府派出6个督查组,深入12个县市区进行耕地抛荒专项督查,针对督查结果,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督查通报,对个别地方存在抛荒比较严重的现象,责成有关县市区党委给予相关乡镇党政正职和分管农业的副职党内警告处分,并限期整改,有效地遏制了耕地抛荒。

强农惠农似甘霖 

“今年气候反常,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收成,估计亩产在500公斤以上没问题!”“双抢”时节,祁东县白地市镇香花塘村种粮大户贺香山站在田头高兴地说。放眼望去,稻田里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稻香。“我家今年种植早稻225亩,晚稻280亩,种粮直补4月初就拿到手了。今年还追加了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双季晚稻施肥补贴、政府奖励的资金26507.3元,乡亲们的干劲更足了!”

近年来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衡阳市经受了历史罕见特大干旱、持续低温寡照、罕见低温冰雪降雨天气等灾害的严峻考验,这些都给粮食和农业生产带来极大挑战。

在连续6年增产、连续3年稳定的高起点上,怎样克服困难,稳定粮食生产,力争好收成?

中央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种粮。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7个“一号文件”,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即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机补贴等,支持和发展粮食生产。2004年至2008年,衡阳市累计获取各项粮补资金111096万元。全市种粮农民补贴资金发放严格实行信息化管理,做到“一网到乡”、“一折到户”,实现规范操作。各地切实做好资金发放的基础工作,公开标准、核实面积、核定农户、张榜公示、建立台账,通过信息网络从银行“一卡通”或“一折通”形式,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户。衡南县开通了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发放语音查询电话,通过拨打免费电话,享受惠农补贴的农户能查询到自己的各项补贴情况。防止资金变向、截留、挤占、挪用、抵扣和延补,各地深入开展工作检查督查,对违纪单位和个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春风又绿江南岸。今年衡阳市共印发《致农民朋友一封公开信》95万份,把国家支持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交给群众,并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车、横幅标语等广泛宣传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2009年各类补贴4.5亿元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户手中。2010年预拨的各种补贴全部发放到位,已申报早稻良种补贴面积354万亩,中稻28万亩,春玉米14万亩,油菜258万亩,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有效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衡阳市农业局长单文周说,中央决策得当,全市各地各部门落实得力,稳定粮食生产形成合力,有力推动了抗灾害、保春耕、战“三夏”,有力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规范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7月30日,副省长徐明华冒着炎热酷暑兴致勃勃考察衡阳市粮食生产。考察组一行来到衡南县冠市镇东冠农技农机专业合作社查看了合作社的办公场地和农机仓库。徐明华详细询问合作社的创办时间、股东人数、机具数量、服务范围、经营效益等情况,合作社理事长朱炳华一一作了回答。当得知该合作社去年经营收入达300万元获纯利100余万元,服务范围扩展到衡东、衡山、郴州等周边县市区,今年服务范围达到3万多亩,全镇农机作业普及率达70%后,徐明华洋溢着笑脸,叮嘱衡阳市市长张自银:“政府要多关心支持合作社的发展,要整合农口各部门资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机作业提供有利条件。”

衡南县冠市镇东冠农技农机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6月,实行股份合作制,现有股东68人,是一家农技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组织。既是乡镇农业站所改革的典型,又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典型。它的特点是按照“入股自愿、合作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整合农技、农机站所的资源,吸纳农户入社,开展农机作业、承租稻田、农技培训、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资供应、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等服务。2009年,该社实现机耕、机插、机收作业面积8500亩,拥有8个专业化防治队,专业化防治面积达12500余亩。

今年,衡阳市各级政府把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来抓,衡阳、衡南、祁东等县制定出台了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性文件,大力发展流转服务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据统计,全市共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217个,比上年增加59个;土地流转面积105万亩,比上年增加41万亩;转流土地的农户32.6万户,比上年增加6.9万户。

土地流转形式呈现多样化,有农户间转包、转让、 租赁、入股等形式。土地流转方向呈现大户化,土地流转向大户集中。土地流转行为逐步规范化,除转让性质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一般都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协议),农户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普遍增强。据统计, 2010年全市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11081户,共流转涉及耕地389812亩,比上年增加44292亩,增长12.8%。

现年38岁的衡南县松江乡西松村农民阳黎明,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种田兼做粮食生意。在收购稻谷期间,发现周边的稻谷收购量一年比一年减少,周边的抛荒田一年比一年增多。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抓住2008年中央下达的土地流转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机遇,立即与周边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凡抛荒田让阳黎明翻转的,第一年都免费让他耕种,第二年以后再视大田基础设施状况给予50至100元不等的租金,“两补”资金均给农户本人。去年阳黎明组织成立汇泉优质稻产销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达360亩,其中有250亩是常年抛荒田,优质稻种植面积达300亩。目前该社有成员322人,并购置各种农业机械,能够满足规模生产对设施的需求,年收购销售稻谷达1000多吨。

土地流转给阳黎明带来实惠,让农业合作社成员尝到了甜头。今年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递增到700多亩,代耕代收面积达2000多亩,统防统治面积达到2000多亩。目前该社拥有各种大型农业机械18台,中小型农机和植保机械达80台左右,各种农机总价值达60万元。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充分挖掘土地的最大生产力,阳黎明调整了种植结构:早稻种植优质稻近600亩,总产达220吨左右。春季种植香西瓜达200多亩。第二批近200亩秋香瓜,现正拱土立苗,预计到10月初即可摘果上市。今年冬天还打算种200多亩油菜,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优品质,调结构”,“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该社取得了不菲的收益,年收入可达20万元。同时通过合作社实行有享服务其他农户的稻田每亩可节成本增收达30元左右。

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农村改革给农业注入了活力,给农民带来了希望,付出的汗水收获的是金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县市区严格执行粮食生产奖励政策,国家粮食生产大县财政奖励资金安排30%以上,国家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安排50%的比例用于发展粮油生产。各县市区均安排预算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市)区本级财政直接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的资金共计3001万元。主要用于支持粮食高产创建,购买种子、肥料等生产性补贴和奖励。

科技兴粮沐春风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8月2日下午,赤日当空,暑气蒸人。我们慕名来到衡阳县西渡双季稻万亩示范片青里、群星村的田埂地头,远处眺望,数万亩稻田连成一片。绿油油的禾苗油光泛亮,随风摇曳,生机勃勃,长势喜人。

今年衡阳是多灾之年,4月份全市连续遭遇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给早稻育秧带来极大影响。5月份阴雨寡照,僵苗迟发,生长季节较往年推迟7-10天,影响早稻生产。

陪同采访的衡阳市农业局长单文周用手指着眼前一望无垠的稻田说,眼前看到的这一整片万亩双季稻示范片包括西渡21个村,总面积有3万多亩,今年早稻全部种优质稻品种,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512.4公斤;晚稻全部配套种植超级稻品种,7月30日前已全部插完,插植标准高,基本苗足。从目前禾苗长势看,有望获得600公斤以上的亩产。今年全市七个产粮大县(市)共创办双季稻亩产1000公斤万亩示范片30个,示范片面积32.6万亩。其中部级示范片21个。示范片单季单产比大面积稻田每亩增产110公斤左右。

单文周局长介绍,万亩高产示范片主要是向广大粮农展示农业生产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提高粮食的单产和品质,辐射带动全市粮食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来,农业部、省、衡阳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下发了《关于办好万亩高产示范片的通知》,衡阳市七个粮食生产大县与相关乡镇签订了《万亩高产示范片粮食生产责任状》,制定示范片内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衡阳、衡南、祁东、衡山等县实行万亩高产示范片水稻生产台账管理,责任落实到干部,生产落实到农户,面积细化到丘块。衡东、常宁、耒阳等县市对示范片内各乡镇实行粮食生产一票否决制。示范片内示范标准高,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标牌标识、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播插期、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全面推广湘早籼45号、株两优02和丰源优299等优良品种;推广农业新技术,今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大力开展科技培训,示范片内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0余次,培训农民3万人次。大面积推广水稻旱育无盘抛秧综合配套技术、超级稻“三定”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农业科学新技术,关键技术入户率达100%。除国家、省里对每个部级万亩高产示范片投入20万元资金外,各县市财政配套投入种子、肥料等补贴给农户。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衡阳市30个万亩高产示范片早稻总产量达1.76亿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每亩增加100公斤左右;预计今年万亩高产示范片晚稻总产量达1.95亿公斤,比非示范区每亩增加110公斤左右。仅此一项,高产示范片农民增收达1.1亿元左右,还辐射带动了其他乡镇乃至周边地区粮食生产。去年全省早稻生产现场会在衡阳召开,为全省早稻生产树立了样板。

在中国,在湖南,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潜心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硕果累累。2004年亩产突破800公斤;2005年开始朝着亩产900公斤迈进。与此同时,“国家设立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写进了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

根据袁隆平院士的建议,从2005年开始,全省着力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种三产四”、“粮食高产创建”等增粮工程。在超级稻育种领域,确定了我国超级稻育种的一、二、三期目标即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通过国内水稻育种和栽培专家的共同努力,第一、二期目标已先后按期实现,第三期目标正处攻关研究阶段。

时不我待。从2005年开始,衡阳市在认真总结前几年超级稻示范推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大超级稻示范推广力度,经该市科技局正式立项,全面推广普及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项目实施5年来,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最初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攻苗保穗—增加粒重。从2008年开始,该市采用超级杂交稻“三定”栽培技术路线。即“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即定产、定苗、定氮。

衡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以超级稻品种为主的“万亩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方案,助推了超级稻的发展。去年全市双季超级稻示范片7个,示范面积达10000余亩,示范区内早稻亩产达595公斤,晚稻625公斤,与其他组合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在超级稻示范推广过程中,该市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的启动,在衡南、衡阳、衡山、衡东、祁东、耒阳等县市,强化了科技入户工作,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去年,全市推广面积168.34万亩。其中早稻71.78万亩,中稻15.31万亩,晚稻81.25万亩。早、中、晚稻亩产分别为495公斤、604.35公斤和537.5公斤。2005年至2009年,新增总产37706.305万公斤,新增总产值59937.92万元,按平均亩产过吨粮计算,新增的粮食相当于间接增加37.7万亩耕地种植双季稻。今年3月10日,衡阳市农业局《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被授予衡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谈到下一步打算,衡阳市农业局长单文周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衡阳市“十二五”粮食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水稻产业优势,优化区域布局,突出抓好水稻,重点发展优质稻,适度发展旱粮、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促进粮食产业化,提高稻米市场竞争力,扩大外销,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到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4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350万吨以上。如果说“湖广熟,天下足”是久传不衰的佳话,那么,“衡阳熟,湖南足”也成了今日湘人的共识!

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蒸湘鱼米乡!                                          


关键词:大地稻谷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