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日的“蝗虫大军”和致富梦

2010-10-20 16:06:03 作者: 朱 婷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朱志日的“蝗虫大军”和致富梦


\
 
朱志日的蝗虫养殖棚。
 
 密密麻麻的蝗虫在田里跳跃,一只只身形威猛、体格健硕,你驱赶它们,它们便扇动着强有力的翅膀腾空而起,像无数架小型战斗机。看到这样的景象,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蝗灾。
 
 这可不是蝗灾,而是农民朱志日的蝗虫养殖基地—角。在衡阳县岣嵝乡杉云村,村民们都知道朱志日和他的“蝗虫大军”。今年38岁的朱志日,从2009年3月开始养殖蝗虫,如今已成了统帅450万“蝗虫大军”的“蝗虫司令”。     
 
 一餐饭引发的养蝗虫念头
 
 蝗虫不是害虫吗?居然有人养蝗虫?面对人们惊讶的眼神,朱志日会耐心解释:“蝗虫是可以食用的,我养的‘东亚飞蝗’,俗称蚂蚱,营养价值比肉类、鱼类、大豆都高!”
 
 朱志日从2004年起,就动了养蝗虫的念头。那时他在广州打工,偶然与朋友去一家餐馆吃饭,吃到了一道名为油炸蚂蚱的菜。这不就是我们农村常见的蝗虫吗?朱志日想着,夹起一只放到了嘴里,居然满口酥香,味道有点像虾,但比虾更鲜美。那盘油炸蚂蚱花了他们120块钱,其貌不扬的蝗虫居然身价不菲,养蝗虫的话岂不是很好赚钱?朱志日动了心思。
 
 说来也巧,不久后他看到某创业杂志上一则这样的报道:河北邢台的一个农家女马树景,养蚂蚱养出一条致富路,被人称为“女蝗王”。养蝗虫投资少收益大,蝗虫的繁殖力强,生命力旺盛,养蝗虫是个好路子!朱志日当时就想去学技术,学成回乡养蝗虫,但由于各种原因,一搁就是5年。
 
 在这5年中,他曾利用空闲时间,去省内各大城市的酒楼餐馆考察,发现在长沙许多店子都有蚂蚱这道菜,而衡阳的餐馆则见不到蚂蚱的影子。
 
 二访“女蝗王”,求得“养蝗经” 
 
2009年,朱志日下决心回乡养殖蝗虫。为了学习养蝗虫的技术,他买到了相关书籍,并想方设法找到了“女蝗王”马树景的联系方式。一心想求“真经”,朱志日坐了18个小时火车,又转车数趟,赶赴河北刑台南宫市某乡,找到了马树景。
 
 马树景热情接待了这位风尘仆仆的陌生人,赠送上她出的书——《怎样养殖东亚飞蝗》,并售给他1万只蝗虫虫卵。2009年3月份,朱志日开始了自己的养蝗之路。由于蝗虫只能适应20—40℃的温度,寒潮一到,他养的蝗虫几乎全军覆没。沮丧之余,他再次赶到了河北邢台马树景的养殖基地,这次,他详细咨询了这位“女蝗王”,带回了1万只蝗虫幼虫。     
 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他逐步探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养蝗经”。如今他养的蝗虫数量已经达到450万只。基地里,白色尼龙丝大棚一字排开,蔚为壮观,隔着大棚的网纱,可以看到活蹦乱跳的“东亚飞蝗”们,旁边的土地上则种着它们爱吃的高丹草。
 
 朱志日告诉记者,养蝗虫的最佳时段是4月到10月下旬,今年的养殖工作已接近尾声。他养的蝗虫主要卖到广东等沿海地区的餐馆,今年已经获利6万余元。
 
 谋划“扩军”   
 
 “蚂蚱香喷喷的,味道可好了!听说还能治不少病呢!”村里80多岁的王德春老奶奶,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她说这辈子从没吃过蝗虫,起先不敢吃,吃了便忘不了那滋味了。
 
 村支书朱江明说,朱志日养蝗虫,起初村民们都不理解,后来养殖渐渐成了规模,大家也尝过了他养的蝗虫,便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身为450万“蝗虫大军”统帅,朱志日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种高丹草、给草浇水施肥、给蝗虫喂食、维护大棚。虽然累得不行,朱志日心里却喜滋滋的,养蝗虫已经初见成效了,他明年还要成批扩大规模,将现有的10个大棚增加到40—60个大棚。
 
 岣嵝峰下,朱志日瘦小的身影在大棚前忙碌着,一只只蝗虫正在沙沙地咀嚼草叶,在这些小指粗细的成年蝗虫身上,寄托着这个普通农民的致富梦。“明年我还要请几个工人,帮我一起养蝗虫。我要争取打造成湘南地区唯一的一家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蝗虫养殖基地,造福广大父老乡亲们。”说到这里,朱志日满脸憧憬。
 
 文/图   本报记者 朱 婷   
 
关键词:朱志日蝗虫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