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企联村”带来民企、农村“双赢”

2010-10-25 17:47:57 作者:吕国荣 任诗文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百企联村”带来民企、农村“双赢”
 
 吕国荣 任诗文
 
 最近,市工商联机关积极参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课题调研,深入民营企业和农村,全面了解“百企联村”进展情况,结果发现,项目对接、产业带动已成百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的推进器。
 
 近年来,市工商联与市委统战部、市光彩会在全市深入开展了“百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按照“项目推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自愿参与”原则,坚持以项目对接、产业带动为主题,以促进城乡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为目标,重点围绕当前农村的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资源开发等领域,发动非公企业主动对接,为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目前,参与村企对接的245家企业,有232家企业实现了盈利,占参与对接企业总数的94.6%,村级及农民直接收入6311万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85万人,参与对接村民人均年增收2200元左右。形成企业与农村、农民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在统筹上述城乡工业带动的同时,市工商联近年来诚邀国内外客商数十批、近300人来衡考察,投资农业、家具、汽车、化工、建材等项目建设,与工行、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携手合作,开展“服务中小企业,增强发展后劲”银企对接活动,为200多家民营企业融资近20亿元,投资城乡项目建设。选择有实力,有良好信誉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有偿转包、业主租赁、土地入股、土地互换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拓展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渠道。三年来,全市共有2个示范点、19个示范项目,涉及24个乡,6401户农户,流转土地31056亩,实现产值10180万元,实现利税888万元。
 
 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工商联与市委统战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办等部门,遵循“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和企业用工自主、个人就业自由的就业机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招工扶贫”活动,深入开展公共就业援助工作,努力解决就业民生难题。共举办招聘会68场次,参加招聘用工单位达5260家,提供就业岗位22.0236万个,参加应聘人数达35.56万人,推荐参加就业培训11.45万人,累计达成用工意向人数达16.21万人。同时,全市245个企业参与村企项目对接,累计直接就地招工42300多人,基本上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协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救济、慈善、救助等社会保障事业,近年,全市共捐资修建希望学校30所、捐资17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05名、捐款2818万元;修建敬老院12所、捐资25.8万元;扶持农村困难户630户、捐款114.2万元。推进了城乡社会扶助保障体系建设。
 
 在此基础上,还发动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捐款捐物支援农村交通、水渠等基础建设。全市共发动558家民营企业和个人捐款、捐送钢材、水泥等物资器材价值66993.7万元,新修乡、村公路1519.3公里,修建、改善水渠1645公里,维修山塘54个,修建沼气池112个,修建、改善农村活动场所、学校、敬老院、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共611个。努力形成资源优化配置、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共享、和谐环境同建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但据了解,百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也还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长效机制难以形成,基础项目多、产业带动力不足,支持“对接”扶持力度不够,农业项目成效受抑制等问题,有待通过以下举措中间推动。
 
 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广泛宣传深入开展“百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把政府、企业、农村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搭建平台,创优环境。出台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百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措施,给予联村对接企业立项、用地、税收、相关产业、扶持资金、项目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整合国土、税务、规划、金融、人事、劳动等政府部门资源,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形成共同推动活动的强大合力,构建长效体制机制。
 
 突出扶持重点项目,提升产业化程度。在“百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中,切实做到“因企制宜、因村制宜、多方扶持、有序推动”,突出政策、产业、就业、投入、科技等方面的服务,明确发展方向。通过政府的扶持,企业的帮助,推动“农村—基地—产业”的农业产业化生产体系完善。同时,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举全市支农之力,重点扶持涉农程度深、覆盖面广的农业项目,以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的产业项目发展,惠及更多的村和农民。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民营企业到农村投资,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周期长,回报小,带有一定公益性质。建议政府要把“百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项目列入政府部门重点扶持对象,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要倾斜,金融系统要放低门槛,重点扶持,保障一定的专项工作经费。
 
 构建利益分配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接村企要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以保障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均衡,提高企业与农户面对市场和自然灾害的抗风险能力。企业应主动与农民共同分享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或将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不断推进“百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