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市治理“衡邵干旱走廊”的对策

2011-01-19 17:05:33 作者:周晓云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浅析我市 
治理“衡邵干旱走廊”的对策
 
 去年,市委张文雄书记在全市重点项目调度会上明确指出,“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要把治理‘衡邵干旱走廊’作为一个重点项目来规划”,破解难题,引起我们对治理“衡邵干旱走廊”对策的思考。
 
 一、“衡邵干旱走廊”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
 
 衡邵地区四面环山,东有武功、万洋和诸广等山脉,西有雪峰山脉,南有南岭山脉,北有南岳衡山,海拔高度一般在1千米以上。湖南“干旱纬度”即北纬27°穿境而过。因历史上旱灾严重,形成干旱走廊。范围包括衡阳全部、邵阳大部和相关地区,涉及4.44万平方公里土地、1550万亩耕地。特殊的地理、地质和气候条件及脆弱的抗灾能力,使“衡邵干旱走廊”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1、缺乏建高坝条件,是水旱灾害产生的地理成因。“衡邵干旱走廊”的地形、地势,一是岭谷相间、丘陵盆地交错、源流短少,不具备建高坝的条件,缺少大型蓄水性控制工程。二是有利于北方冷空气长驱直入,又因热气流堵塞停滞在南岭一带,造成春夏之交的持续阴雨,一遇暴雨极易产生山洪暴发,而盆地结构,有利于洪水迅速汇集,产生高洪和大涝。三是因南岭山脉阻碍,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越过南岭后,在北则出现气流下沉的焚风增温效应,易形成盛夏初秋酷热高温持续干旱。
 
 2、灰岩、紫色页岩多,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弱,是水旱灾害产生的地质成因。区域内主要是由紫色砂页岩、灰岩、泥岩、红砂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土壤,土层薄、蓄水能力差,受地形、水流切割作用明显,容易造成山洪暴发。而地面的岩石裸露,光山秃岭,不能储存形成地下水源,是致旱的又一重要因素。衡阳地区的下伏岩性以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红岩类、灰岩类为主,发育在其上的红壤土、紫色土分布广泛,持水蓄水能力差,透水、渗水能力极差,由雨水资源转换的土壤含水量很低,加剧了旱灾发生的几率。
 
 3、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是水旱灾害产生的气候成因。衡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因季风活动不稳定,造成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在空间分布上,属全省“三大少雨区”之一。在时间分布上,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的50%,多发生暴雨洪水,利用率低;而水稻生长需水量最多的7~9月,降雨量却只占全年的18.7%,蒸发量达到46.1%,蒸发量大、降雨量少,增加了水量亏缺的频率。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是水旱灾害产生的重要根源。
 
 4、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是洪旱灾害产生的社会成因。以解放初期和二十世纪末期的数据对比,人口增长1倍,复种指数增长1倍,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水利工程建到哪里,农业耕作制度上的“旱改水”、“单改双”就改到哪里。正常年份,靠水利工程供水和自然降水,问题不大。但一遇到灾害年份,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等问题就凸显出来。
 
 二、我市洪旱灾害的主要特点
      
 我市位于湖南“干旱纬度”的中心地带,全域面积和人口分布在“衡邵干旱走廊”的头部区域,旱灾具有频率高、时间长、面积广、危害大的特点,秋旱多,夏秋连旱、秋冬连旱时有发生。据统计,在近57年中,出现旱年36年,平均1.5年出现一次,其中,大旱年19年,平均2.9年一遇,特大旱年10年,平均5.5年一遇;旱日一次连续最长天数达82天,二次连旱长达111天之久;年平均耕地受灾面积83.74万亩,成灾面积37.28万亩,最大受旱面积达410多万亩之多,超过全市耕地面积的90%。
 
 同时,由于衡阳四周高、中间低,极易汇集洪水;地处湘江中游,上游陡、下游缓,极易聚积洪水;湘江1千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7条,衡阳境内有10条,干流与支流、支流与支流之间,极易叠加洪水,因此,洪涝灾害也具有频发性。洪旱灾害的连续性和交替性,决定着我市必须防汛抗旱工作两手抓。
 
 三、我市治理“衡邵干旱走廊”的思路与对策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多方努力,我市治理“衡邵干旱走廊”被列入了部、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抓好治理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张文雄书记、张自银市长提出的“库区、灌区、城区、灾区”四个重点,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确保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需求。
 
 ——根据我市自然条件及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特点,水利必须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积极发展水电,提高对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
 
 ——根据我市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实行蓄引提结合,大搞蓄水和引水、提水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调丰剂枯,以余补缺,同时推进节水性社会建设,提高应对缺水的保障能力。
 
 ——根据我市本地水资源缺乏,客水资源丰富,丘岗、山地多,河流成网的特点,在规划布局中,要打破行政界限,按流域或分片治理。在湘江及其主要支流沿岸以发展提水、引水工程为主,充分利用客水资源以补充缺水地区的需水要求;在中部丘陵地带以多建小型水利和节水工程为主,拦蓄雨水径流和提高水的利用率;在四周山地地带以修建、加固中型蓄水工程和水电站为主,拦蓄山洪径流,提高对水资源的调蓄能力。
             
 ——根据我市土壤保水、持水功能差、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特点,大力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治理,坚持不懈地植树种草,恢复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轻山地灾害和泥沙对河道及水利工程的淤塞破坏,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修复能力。
 
 ——根据我市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的矛盾不断加剧的特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质污染治理,并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凡新上项目必须坚持取水许可,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具备,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提高对水资源的保护能力。
 
 “衡邵干旱走廊”的治理,应坚持蓄水为主、工程保障、综合治理、持续发展,具体加强“五大工程”建设:
             
 1、蓄水工程:积极开辟水源,充分利用大气降水、科学拦蓄地表水、适度开采地下水。枢纽工程方面,全面完成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面上工程大兴“五小水利”建设,采取加固、整修、清淤、扩容、加深等工程措施,对拦水、蓄水、灌水、排水、节水进行综合治理,规划上项目打捆,实施中遍地开花,形成以枢纽工程为骨干、五小工程为调节的蓄水抗旱走廊,达到一水多用、零水整用、小水大用、重复利用、四季供水的目标。
 
 2、保水工程:对我市近400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采取封山育林、植树种草、结合必要的工程措施,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坡耕地、崩岗地水土综合治理,大力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面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继续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网络,逐步实施全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重现山川秀美新衡阳。
 
 3、畅水工程:我市溪河纵横,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流393条,大多数中小河流尚未进行过有效治理,防洪标准低,历来是防汛抗灾的“短板”,“大雨大灾、小雨小灾”,险情不断。要大力推进中小河流的治理,全面开展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编制和整治,提高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和沿河流域耕地的灌溉水平,结合解决沿河城镇乡村供水和生态保护。同时,加强重点城镇的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洪体系,达到规范确定的设防标准。
 
 4、节水工程:山丘区的大旱大涝一般交叉出现,旱灾多于涝灾。“洪水一条线,干旱一大片”,应更加重视和加强灌区的节水改造。对全市73处万亩以上灌区、590处千亩以上灌区和2600多处百亩以上灌区,进行改造、挖潜、配套、节水的全面规划,按轻重缓急,分期实施,给力解决设施老化破损、效能锐减等问题。同时,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解决抗旱“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有限的水源得到高效利用。
 
 5、护水工程:按照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要求,制定《衡阳市水功能区划》、《衡阳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规划建设河流、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水质综合治理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达到惠及子孙,造福千秋。
 
 市水利局局长   周晓云
 

关键词:浅析我市治理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