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防治的几点误区

2012-08-03 23:30:40 作者:admin 来源:yuanchuang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稻纵卷叶螟防治的几点误区
 
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格局的调整,防治药剂改变,稻纵卷叶螟发生频率增加,尤其每年6月份局部地区的卷叶螟大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稳产、高产,一般情况下减产2~3成,严重时可减产5成以上,所以全面认识稻纵卷叶螟,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显得至关重要。经过在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调查了解到,有不少农民朋友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在认识存在以下几点误区,现归纳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
 
 
误区一:见虫用药。经观察,不少农民往往要等到卷叶很严重甚至白叶时才去防治,使得药液很难接触到虫体,加上虫龄偏大,耐药性增强,很难杀死害虫。合理的用药时间应该是在束尖期(二龄)前这段时期。可以自己到田块调查最佳防治时期,采用查蛾量预测发生期,当成虫有少量出现时,调查方法是用一根长约1.5米的竹竿,拔动5行禾苗,每行200丛,拔动禾苗时仔细数清飞动的总蛾数,并推算出亩蛾量。最多时为发蛾高峰期,在蛾高峰期后6~8天即为卵孵盛期,这个时期施药效果最好。主要原因是盛孵期大量幼虫于心叶基部取食,在这一部位受药量最大,且容易接触虫体;而且初孵幼虫的抗药性最低,防治效果最好。另外,也可以参考当地农业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指导适期用药。
 
 
误区二:追求速效性,期望上午用药,下午就死虫,或者是死虫速度越快越好。有不少农民期望喷药后马上见效。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不现实。因为,所有速效性特别好的药剂如菊酯类药剂等都是触杀性强的药剂,胃毒能力一般比较差,而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叶片的保护下,很难被直接喷到,那些速效性好的药剂虽然用药时感觉很开心,可以看到害虫马上死亡,但死亡的仅仅是很少一部分,大多数是不能被打死的,而且使用后可使害虫抗性迅速提高,给以后的防治带来困难。经过多次试验表明,当前防治稻纵卷叶螟比较好的几个药剂如:喜令、翠米、米歌、希旺等药剂在卵孵高峰期用药,在48小时以后死亡率逐渐增加,72小时以后防治效果达到高峰。
 
 
误区三:打死才是硬道理。稻纵卷叶螟在三龄之前防治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到了四龄之后就特别困难,要想杀死四龄害虫,防治成本就会增加。本人试验的众多产品中除了“喜令、翠米、米歌、希旺” 等药剂可以达到持效期15-20天,防治率达到95%以上外,包括进口产品也不像宣传的那样神奇。所以对于大龄害虫,每亩必须打足45公斤药液;药量和水量都要相应增加。
 
误区四:喷水量不足。防治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分蘖前一亩地喷水量不低于30公斤,后期喷水量不得低于45公斤,喷水量不足将对药效的发挥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防治大龄害虫,喷水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误区五:偏爱常规农药。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农民偏爱常规农药如杀虫双、三唑磷、菊酯类农药等,其实这些农药的抗性已经特别明显了,如在浙江二化螟对杀虫双的抗性最高地区已达到587倍,菊酯类农药的抗性增加更快,而且使用后对稻飞虱的爆发有促进作用,所以在防治水稻害虫时尽量不要使用这类药剂。
 
 
误区六:前期吃叶不重要,后期保护好叶就不会影响产量。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分蘖前叶片受到危害,将影响到水稻的分蘖,稻穗整体数量会减少。后期叶片受到危害,将影响水稻的长势和灌浆,导致产量明显下降。
 
 
经过在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福建、湖南等地的试验证明,“喜令、翠米、米歌、希旺” 等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药剂,48个小时后即可达到死虫高峰,且持效期可达15=20天,是当前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


关键词: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