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之星,铁轨上跑来的领军企业

2014-04-06 12:38:37 作者:李伟锋 朱智 来源:湖南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编者按
 
 近年来,我省及中央在湘科研院所,自断“皇粮”,转企改制,奋力搏击市场,产业化路上硕果累累,已成长为行业的翘楚和我省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之源。中联重科、海利化工、隆平高科、博云新材、南车株洲所……这些高科技明星企业,都是由纯粹的科研院所转企改制而来。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弄潮大市场——科技产业化中的湖南科研院所现象》大型系列报道,展示我省转制改革科研院所的风采,敬请关注。
 

转制之星
 
铁轨上跑来的领军企业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产业化之路
 
本报记者 李伟锋 朱智
 
一个电力机车研究所有多大发展空间?
 
30年前,仅是一个由铁道部所属的单一研究所:吃“皇粮”、画图纸、搞试验,科技人员曾为每月4.5元的附加工资弄得脸红脖子粗……
 
如今,年销售收入已高达164亿元,形成四大产业板块、九大业务主体,拥有3家上市公司、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美国密歇根、英国林肯、澳大利亚悉尼设有技术研发中心。
 
这就是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株洲所”)。这个当年在全国科研院所中率先自断“皇粮”的专业性研究所,如今已成为我国轨道交通电气传动与自动化技术领军企业,被誉为“中国院所体制改革的典范”、“高科技成果产业的样板”。
 
将铁道部已拨付给所里的经费全部退回去,自断“皇粮”吃“自给粮”
 
株洲,田心茅塘坳。株洲所正是在这里起步、成长、壮大,从单一的科研院所,发展成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百亿级大型企业。
 
3月中旬,记者造访茅塘坳。当年的茅草、池塘、山坳,早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化生产车间、企业总部大楼。
 
现龄77岁的丁爱国,原株洲所所长。正是在他的力主下,株洲所踏上了改革的征程。
 
“当年下这么大的决心转企改制,株洲市电子研究所的影响值得一提。”丁爱国介绍,1978年成立的株洲市电子研究所,以开发应用微电脑为主。该所成立后的5年中,国家未拨一分钱,但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纯收入367万元,成为全国学习典型。
 
这使得同处一城、建所20多年、依靠国家事业经费生存的株洲所按捺不住了。
 
此时,刚刚闭幕的全国科技体制改革会议,鼓励科研单位打破大锅饭。丁爱国在全所内发动了多轮改革大讨论,并着手将科研体制改革设想付诸行动。
 
1984年,经内部多次讨论,并报经上级部门批准,株洲所在国内科研院所中率先进行内部改革:主动放弃国家事业费,从吃“皇粮”转变为吃“自给粮”,走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路子。
 
为显示破釜沉舟的决心,丁爱国将当年铁道部已经拨付给所里的经费全部退了回去,坚持靠自身努力求发展。
 
打破铁饭碗、大锅饭,搬掉铁交椅,实行按劳付酬,按项目给位子、配团队,内部实行股份制……一系列新举措相继出台。
 
改革,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竞争意识明显增强。”现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邓恢金,当时还是刚进所不久的毛头小伙子。他告诉记者,为了争取项目,当年他们一帮年轻科研人员背着竹笋、菜薹上北京找关系。
 
凭着这股拼劲,所里抓住国家从美国通用公司购买ND5内燃机技术的机遇,主动请缨,获得内燃机相关设备的研究、生产任务。与ND5内燃机配套的电子控制系统研制、生产也落户该所。通过风险共担的合作方式,获得韶6型电力机车电子装置新产品合同。
 
到1990年,全所销售收入达6731万元,是1984年的11倍。改革6年,利润连翻3番,共取得137项科研成果,研究领域由电力机车拓展到内燃机车、养路机械、客车等新产品。1990年,株洲所向欧洲出口电力机车真空断路器、液压减震器,中国电力机车部件首次打入国际市场!
 
从单一纯科技型研究所向制造型科技企业转变,株洲所向市场化迈出了坚实步伐。
 
相继在全国各地创办14家科技型企业,开启集团化运作新征程
 
科研体制改革,株洲所尝到了甜头。
 
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束缚了株洲所发展的手脚。尤其是科研开发基本局限于铁路市场,大量可以延伸的科研产品,没有向“路外市场”扩张。
 
 1992年,株洲所大刀阔斧进行第二次改革。按照“稳定一头”保科研、“放活一片”办产业的思路,在继续巩固科研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狠抓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兴办科技型、服务型企业,并将这些企业组建成“株洲时代集团公司”。
 
 时任所长廖勤生向记者介绍,如果把当时迅速发展的研究所当做一个“大雪球”,这个雪球越滚越大的同时也会越滚越慢。兴办这些企业,就如同从“大雪球”上分出若干“小雪球”来,到全国的大竞技场上继续滚动。
 
一时间,株洲所“放活一片”热火朝天。与香港公司合作,在深圳办公司,在宁波组建股份制合作,在上海浦东保税区注册科工贸公司……株洲时代集团相继在全国各地创办了14家科技型企业。
 
新成立的企业,全部实行公司制管理,推行生产经营责任制,这些企业不但要吃“自给粮”,还要“交公粮”——向集团上缴利润。
 
企业科技产业化的雪球越滚越大,科技成果快速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当许多科研院所的成果束之高阁时,株洲所的大多数成果,已演变为“和谐型”电力、内燃机车,欢快地在祖国大江南北飞驰。
 
步入集团化运作的株洲所实现了发展大跨越:1993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998年达到3.27亿元,与组建集团之前的1991年相比,8年间增长4.6倍。全所职工年人均收入由1983年的988元,增长到1995年的1.6万元,比当地企事业单位和铁路科研院所职工收入高出一大截。
 
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了效益,也壮大了科研实力,一系列高科技成果纷纷面世。仅1992年至1995年,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6项。先后参与和主导牵引传动系统核心技术攻关,在IGBT牵引变流器、微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研制方面取得标志性突破,奠定了其在轨道交通电传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路内到路外,从国内到海外,跨国经营多元发展一路凯歌
 
新千年到来前夕,株洲所适应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脱离铁道部,正式转型为具备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企业实体,隶属中国南车公司。
 
“放开手脚”的株洲所通过两次产业重组、改制上市,完成了与资本市场的完美对接: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代新材”),并在该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形成国有控股、多种经济成分参股的股份公司。2002年12月成功实现A股上市。
 
2005年10月28日,株洲所集优质资源,作为发起人之一,控股成立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南车时代电气成功敲开香港H股大门,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
 
株洲所,这个从铁轨上跑出的企业,在装备资本利器后,迅速开始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征战之旅:   
 
2008年以来,利用上市募集资金,打造了全球领先、年产能达百亿的现代化电子变流器、网络控制装置、监控装置、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传感器等制造基地;
 
2008年10月,首次跨出“国门”,并购加拿大丹尼克斯半导体公司,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第一家展开海外并购的企业;
 
2011年2月,旗下时代新材收购澳大利亚代尔克公司,利用其品牌优势和市场渠道,在全球轨道交通市场排兵布阵;
 
2013年9月,并购德国E+M钻井技术公司,进军工程机械领域……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株洲所已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从大系统到大部件、从关键材料到关键工艺、从核心部件到核心元件,株洲所大展拳脚。
 
不仅如此,依托于牵引交流传动变流和网络控制技术的优势,株洲所在稳定铁路业务的同时,相继进入了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工业变流等新兴产业。
 
从科研院所蜕变而来的株洲所,化茧成蝶,在跨行业、跨国界经营的多元发展之路上,高歌猛进。
 
弄潮故事
 
小实验室做出大产业
 
 本报记者 李伟锋
 
 正在建设的国内最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因防震需要,安装了世界最先进、承载力超过3000吨的橡胶防震支座。这种支座正是由南车株洲所旗下的时代新材研制。
 
 时代新材凭借其在橡胶材料领域的实力,2013年一举收购全球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巨头——德国采埃孚集团旗下的橡胶与金属业务。
 
谁能想到,当年一个不足10人的橡胶试验室,硬是将橡胶产业打造成时代新材的第二大产业板块,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橡胶产业的“种子”能在株洲所“发芽”,得益于有个学橡胶专业的陈孟平。
 
1963年,刚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分配到株洲所的陈孟平,被所里派到上海橡胶研究所,主要研发电力机车橡胶减震原件。这一干就是20多年。
 
1984年,所里开始搞改革,向市场转向。当时,所里敏锐地觉察到橡胶产业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前景,提议由陈孟平牵头,开办橡胶厂。
 
但办厂条件有限,陈孟平只得从开办橡胶实验室开始:由所里投资22.7万元,招聘6名工人,在厂里一个试制车间划了块地盘作为工作室。
 
就这样,陈孟平开始了株洲所橡胶实验室的发展设计与橡胶产品的试制。当时,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很少,陈孟平只得根据自己20年的实践经验,边摸索边筹建。
 
橡胶产品研制并非一帆风顺。新产品在机车运行中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橡胶弹簧试制很不顺,用户意见大。铁道部一度提出要将该实验室进行“异地整合”,交给青岛四方电力机车厂。
 
关键时刻,株洲所力排众议,增派科研人才,继续支持橡胶实验室发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研究实验,到1989年,该实验室研制的橡胶弹簧成品率提高到99%,使用寿命由5万公里提高到50万公里,每年为所里增加效益30多万元。
 
1992年,株洲所橡胶弹簧开始在全国各类电力机车上使用,成为铁道部橡胶配件定点生产厂家。同时,橡胶实验室改为橡胶开发部,并在内部实行股份制试点。
 
1994年,株洲所顺势而为,出台改革新举措,成立橡塑实业股份公司,专门生产各类机车减震、缓冲橡胶元件。产品获得美国通用公司青睐,成为其定点采购商。
 
到1995年,橡塑公司产品覆盖到整个中国铁路市场、并批量出口,年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开始涉足其他高分子领域。2002年,橡塑产业作为时代新材的重要产业板块,成功上市。
 
转企感言
 
改革,株洲所最大“红利”
 
南车株洲所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邓恢金
 
如果要总结一家偏居一隅的小小电力机车研究所,如何成长为一家规模超过200亿、产业遍及海内外的高科技企业集团的经验,答案可能有很多种,如有人认为是核心技术,有人认为是人才制胜,有人总结为特色文化,但在我看来,持续改革才是株洲所获取核心竞争力和持久成长力的最大“红利”。
 
仔细审视株洲所55年的发展历程,能清晰地看出这样一种脉络: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紧紧抓住国家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的机遇,主动求新求变,适时启动改革——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自断皇粮”之举,还是90年代“科工贸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抑或2000年后“两条钢轨”的发展模式,每一次改革都是主动作为,稳扎稳打,逐步转型升级,为企业打造了一个具有产业形态优良、人才队伍雄厚、发展潜力明显的事业平台。
 
从一开始,株洲所改革的目标就是通过走科技产业化的道路,促进民族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步。在上世纪80、90年代,株洲所转变机制,通过产品试制获取了“第一桶金”,这笔钱集中投入到当时国内无人问津的交流机车牵引技术的研究上,并最早研制出中国第一套交流机车牵引系统,为我国2004年以后直流牵引技术向交流牵引技术转换,大规模采用交流高速动车组、电力机车做好了充足的技术储备。
 
近10年来,株洲所率先吃“螃蟹”,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相结合,获取发展资金,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风电、高压直流输电等行业关键技术的研制,最终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早实现了这些关键技术及产品的国产化。特别是在IGBT芯片技术的研制上,尽管该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单纯从经济效益来说明显不划算,但我们还是一次性投入15亿元,建成中国第一条IGBT芯片生产线,其目的就是不要让我国战略性关键技术被别人“卡脖子”,失去话语权和自主权。
 
值得一提的是,株洲所的改革自始至终都是团队作战,体现全员利益。每一次改革在决策和实施的过程中都体现了团队的意志和力量,绝非单打独斗。改革启动的时候,也有反对、质疑的声音,但由于改革的目的一开始就明确有利于整体利益,坚决杜绝中饱私囊和利益瓜分,加上耐心反复地解释和说明,最终能取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和理解。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又能够做到透明、民主和有效监督,因此,能够得到全员的拥护和自觉实践。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的“放开一片”,还是近年来大规模的整合收购,都没有出现企业利益被小团体或者个人侵占瓜分的现象。
 
株洲所的改革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下,始终坚持科技先导地位的不动摇。早期由于我国基础薄弱,即使作为国内牵引电传动技术的领头羊的株洲所,在国际上也只是处于“追赶者”的地位,如何从“追赶者”变成“领军者”,我们大胆改革科研人才体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广泛吸收借鉴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上世纪80年代,曾先后多次组织科技人员到瑞士、德国等发达国家访问学习,并邀请专家来所授课讲学,随后加以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这些年,通过海外设置研发中心、与高等院所合资合作、举行学术论坛等形式,每年派遣400多人次科研人员“走出去”学习,每年保持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8%以上的比例。同时,在科研体制上,告别传统的、分散的、低端的“小米加步枪”时代,通过整合科研资源,打造设计、产品、制造技术三大平台,进入先进的、高端的“大炮加飞机”的模式,株洲所科技创新令人难以复制。
 
展望未来,株洲所改革依然不能懈怠,在继续坚持“创新型”战略的同时,战术上还要进一步解决好保持技术领先的手段与能力问题、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问题、品牌价值对产品价值的提升问题。当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全面发挥,我们一定能够在世界上唱主角。
 

关键词:铁轨企业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