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粮油生产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

2015-02-26 17:37:26 作者:admin 来源:衡阳市农业局粮油站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衡阳市粮油生产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

2014年11月4日

   
2014年,我站按照省农业委员会的要求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采取行政推动、惠农促动和服务带动等措施落实粮油生产及各项惠农政策,以发展粮油生产大户为手段,突出抓好粮油生产有关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粮油生产基本情况

(一)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增加。2014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885.13万亩,比上年增加22.78万亩,增2.64%,单产428.36公斤,比去年增加1.42公斤,增0.33%,总产379.15万吨,比去年增加10.98万吨,增2.98%。一是双季稻面积、总产再创新高。通过采取集中育秧、压单扩双、发展合作组织、耕地抛荒清零、落实关键增产技术等一系列行政、惠农、技术措施,全年水稻种植面积793.63万亩,双季稻覆盖率占水田面积的85.52%。其中播插早稻375.28万亩,比上年增加8.23万亩,增2.24%;总产161.67万吨,比上年增加3.32万吨,增2.10%。我市晚稻播插面积397.66万亩,比去年增加12.42万亩,增3.22%;总产179.54万吨,比上年增加6.98万吨,增4.04%。二是旱粮生产有新的突破。全市旱粮面积91.5万亩,总产26.83万吨。重点推广的玉米面积为35.56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0万亩,增40%,总产15万吨,比上年增加5万吨,增50%。马铃薯、大豆、红薯、花生等面积均有增加。

(二)夏收油菜获丰收。今年全市夏收油菜面积317.15万亩,比上年增加2.55万亩,增0.81%;单产达124.5公斤/亩,比上年增加3.8公斤/亩,增3.1%;总产达7.9亿斤,比上年增加0.24亿斤,增3.1%。

(三)高产创建及湘米工程示范效果明显。全市共创办部级水稻万亩示范片58个,其中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模式攻关试点县示范片1个,双季稻整建制推进乡镇示范片3个,省市县乡四级高产示范片示范总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每个示范片都有一个领导挂帅,专人负责,农技人员驻点指导,示范片内统一播插期、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示范标准高、科技含量高、示范效果好。湘米工程在我市蓬勃开展,七个县市均按照本县《做大做强湘米产业工程工作实施方案》稳步实施。五大稻米龙头企业今年增加投入2亿余元,开发新品20余个。

二、主要措施

(一)以行政推动为抓手,确保任务完成。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党政一把手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己任,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把粮食生产当做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亲自安排。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部署了粮食生产工作。2013年12月12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罗东海等主持召开了由20多家部门及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大力开展一流转五服务,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场会;元月26日,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粮食生产汇报; 2月13日在衡山县长青乡召开了春耕备耕动员会;2月19日,市粮食生产领导小组专题研究粮食生产工作;2月21日,市长周海兵在衡阳县对粮食生产进行调研,在3月份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大双季稻主产区支持力度的建议》;2月24日,市政府召开全会专题部署粮食生产工作。2月25日召开全市农业农村会议上,市委书记李亿龙明确指出衡阳是粮食生产大市,保障粮食安全有基础,要坚决落实中央“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红线”目标,提出“不抓粮食生产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不抓粮食生产的干部不是称职的干部”,要求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做好粮食生产的“一流转五服务”工作。市长周海兵明确提出围绕确保粮食安全这条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实现衡阳的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2月29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罗东海、副市长邓柯、市人大副主任周晓云再次专题研究粮食生产。3月20日,副市长邓柯深入常宁市、祁东县,检查督促春耕备耕工作,与乡镇干部、种粮大户对话,与县领导交流,就如何抓好春耕备耕提出具体意见。3月21日,市委书记李亿龙在衡山县调研春耕备耕和集中育秧工作。市农业局局长汪维逢会必讲粮食生产,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在全市农业农村会议上,要求各县市区亮计划,亮措施,扎实推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是出台文件给力。今年,衡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继续按照《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衡政发【2012】11号)精神落实粮食生产各项政策,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再次下发《关于遏制耕地抛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衡办【2014】10号)。明确了遏制耕地抛荒保障粮食生产直接责任人。强化遏制耕地抛荒各项措施,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出台了《衡阳市2014-2018年粮食生产规划》(衡办【2014】11号)。提出全面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切实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通过强化“六工程一体系”建设,确保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增长0.5%,单产提升1%,总产增长1.5%,到2018年粮食总产达到70亿斤的目标。

三是宣传发动广泛。市委、市政府于2月13日在衡山县召开的“四冬”生产现场调度会上,对全市春耕备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在2014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市农业农村会议上,七常委到会并就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作出重要安排部署。3月17日上午,我局组织各县市区农业局举行2014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联合行动,对农资市场开展地毯式清查、拉网式排查、突击性检查、随机性抽查,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各县市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大发展粮食生产宣传力度,把责任落实到干部,把中央提高种粮补贴和粮食最低保护价等惠农富农政策交给农户。全市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干部进村入户发展粮食生产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送技术、送科技、送农资三下乡活动,逐户逐丘落实种植计划和土地流转事宜,迅速掀起春耕备耕高潮。

 四是责任落实到位。实行粮食生产绩效考核,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工作在全市重点工作及各级党政主要工作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在2014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市农业农村会议上,各县市区长向市长递交了责任状,明确各县市区粮食生产面积、产量、遏制耕地抛荒、扩双增面、旱粮生产等十项任务,重点实施“万千百”粮食高产创建攻关行动,各县市区要按照县市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工作模式,层层分解任务,层层明确责任,层层落实措施。各县市区对发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实行责任追究,把粮食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干部年度考核、重用和提拔的重要依据。

五是督查督办严格。市委、市政府派出由市政府督查室、市农办、农业、农机、财政、国调队、统计等部门组成的粮食生产专项督查组于3月31日至4月2日和5月20日至5月23日对全市的早稻育秧和早稻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并下发督查通报2期。同时,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纪委、市农办、农业局组织督办组对督查组督查及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处理。各县市区成立了相应的督查小组,及时督查各乡镇村组粮食生产落实情况、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粮食生产的监督管理,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助推主体发展。

一是开展“一流转五服务”活动。“一流转五服务”是我市深化农村改革的先行尝试。去年市里在衡阳县试点的基础上,利用积累的有益经验在全市推广,在维护好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股田制、租赁式、托管式等模式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特别是要对一些长期抛荒地,村组要及时了解情况,集体性兜底流转,然后再整体发包。据农经局统计,全市农村流转土地440.95万亩,其中耕地218.5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7%;力争2015年土地流转500万亩以上,其中耕地250万亩以上,占耕地总面积50%以上。如衡阳县西渡镇、台源镇的部分村组土地流转率达100%。

二是新型主体蓬勃发展。以省里实施“百企千社万户”工程为契机,支持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强指导服务,强化政策支持,注重项目倾斜,引导其自身能力建设。目前,全市累计发展各类专业大户74087户,家庭农场888个,农民合作社1951个,入社成员12.09万人,带动农户32万户。2014年全市要新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各200个,各类专业大户1000个。如祁东县30亩以上大户达到3700多个;在工商注册的新型经营主体达400多家。

(三)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提升生产水平。

一是集中育秧扎实推进。水稻集中育秧是解决目前水稻育秧中缺技术、缺劳力及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服务能力弱等突出问题,遏制直播蔓延、耕地抛荒等现象,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市根据省厅的总体要求,及早安排,周密部署,全市完成早稻集中育秧可插大田面积154.8万亩,按照规模适中,布局合理,一片一种,主体明确,保障到位的要求,扎实推进集中育秧工作。如耒阳市目前有育秧主体1041个,107510户农户参与了早稻集中育秧示范,落实早稻集中育秧秧田面积1.04万亩,可插大田面积26.3万亩。

二是高产创建全面铺开。全面铺开“百千万”高产创建梯级示范,县重点抓好双季稻整建制推进乡镇及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乡、村要抓好千亩、百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扩大全市高产创建规模,着力提升高产创建水平和辐射带动效果。不断提升我市高产创建的质量和水平。目前,衡阳县作为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模式攻关试点县整县制推进,衡南县相市乡、祁东县风石堰镇、耒阳市洲陂整建制乡镇,10个早稻万亩示范片,乡镇的千亩示范片,村级的百亩示范片准备工作到位。全市示范面积达149.6万亩,占全市早稻面积的40%以上。

三是湘米工程有序实施。按照提质增效要求,实施湘米振兴工程。今年,全市优质稻面积达500万亩以上,高档优质稻面积达200万亩以上。

(四)以落实政策为抓手,确保职业体面。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完善补贴方式,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衡政发[2012]11号)文件精神,保障支持粮食生产政策的落实,按照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据实补贴,新增补贴向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倾斜,提高补贴的精准性、指向性;各级财政要优先保证对粮食生产投入的稳定增长,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国家粮食和油菜生产大县财政奖励资金要安排50%以上资金专项用于发展粮油生产,安排30%以上的经费到农业部门用于高产创建、集中育秧和发展现代种业。据统计,全市计划财政投入120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增8.3%。让农民种粮有效益,确保农民种粮积极性。

(五)以发展农机为抓手,提高种粮效益。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大力推广适合本地生产环境的中小型农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节本增效和劳动力替代作用,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推广高效整地、稻草旋埋、机电排灌等技术,大力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减少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2014年,全市农机化水平达到60%,其中机耕率、机插率和机收率分别达到90%、20%和85%以上。

    三、2015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发展粮油生产,确保粮油安全为重点,紧紧抓住粮油生产这条主线,按照“扩面积、攻单产、增总量、提效益”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行政推动、产业开发,依靠科技,加强服务,确保粮油生产总量增加和农民增产增收。

(二)具体目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00万亩以上,力争达到92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420万吨以上,力争达到430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力争达到820万亩;双季稻面积达到总面积86%,水稻总产稳定在400万吨以上,力争达到410万吨;优质稻种植面积450万亩,总产180万吨以上,旱杂粮100万亩以上,总产40万吨以上;优质油菜种植面积290万亩以上,总产35万吨以上。

(三)工作措施。总结我市发展粮食生产中的经验,按照粮食生产必须抓早抓紧抓实的工作思路,2015年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力实施行政推动。始终把行政推动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抓好抓实,充分发挥行政推动的巨大作用,层层推进。

二是继续实施压单扩双行动。大力发展双季稻,减少一季稻种植面积,全面推行集中育秧,做到村、乡、县有集中育秧示范。

三是全面实现耕地零抛荒。在今年耕地抛荒整治取得的成绩上,明年要实行更加严格的措施,全面清查小面积零星抛荒的耕地,登记造册,落实好抛荒整治责任人、耕种人,消除常年抛荒,全面实现耕地零抛荒。

四是加大粮食生产关键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安全齐穗关键增产技术,力争水稻单产提升5%以上。

五是全面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壮大种粮大户和合作组织。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土地流转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种粮大户和合作组织,大力推广“安邦模式”“洲颇模式”“泉湖、东冠模式”“大广模式”“拓塘模式”“延兴模式”“干部带动模式”等流转模式,2015年底实现全市30亩以上合作组织(大户)达40000户,30亩以上的合作组织(大户)流转水田面积250万亩。

六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市实现集中育秧150万亩以上,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乡镇6个以上,湘米工程总面积100万亩以上,万亩示范片60个以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