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打造物联网时代的中国结

2015-10-21 16:16:14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刘海涛:打造物联网时代的中国结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我是主持人赵艳。2009年物联网以非常强劲的势头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时间物联网这个概念遍地开花,仿佛一个全新的行业将蓄势待发,现在人们开始更加理性的来看待物联网,物联网该怎么发展?它能够帮助我们什么?能解决老百姓哪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请到国家973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物联网之感知社会论》作者刘海涛,和大家一起探讨物联网走近百姓身边。

 

刘院长您好! [ 2011-12-28 10:00:37 ]

[

刘海涛]主持人您好。 [ 2011-12-28 10:00:45 ]   

[主持人]现在物联网已经成为热词,很多地方在做物联网项目,您作为物联网专家,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物联网?

 

 [ 2011-12-28 10:01:11 ]

[刘海涛]物联网最近发展速度非常快,它被称之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信息化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全新的学科、全新的技术。我们定义物联网是以感知为目的的综合信息系统。它的目的是为了感知咱们周边客观物理事业,核心是社会化属性。我们可以看一下,它和互联网、计算机的一些区别可能更深刻理解这一点。

 

 [ 2011-12-28 10:01:33 ]

[刘海涛]纵观人类信息技术发展,最早的时候是计算机,计算机是推动整个IT技术的第一次产业浪潮,之后被称为智能化时代。第二次产业浪潮是以通讯技术为核心,比如说移动通讯网、互联网为代表的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网络化的时代。现在物联网的出现,它将会推动人类社会或者推动整个IT技术、IT领域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化时代。这个社会化时代是指整个物联网这个IT体系具有社会属性。从这个角度来说,计算机带来智能化,通信带来网络化,物联网带来的是整个IT技术的社会化时代。从这个来看有一个本质的差别。

 

 [ 2011-12-28 10:02:00 ]

[刘海涛]另外,从整个网络发展来看,可能更清晰一些。比如早期的移动通信网络,比如手机,咱们打电话、发短信,移动通信网络或者通信网络本身是不关心我打电话跟你说了什么,或者短信内容发的是什么,它只要把咱们联通就行了,这是通信网络。移动通信是属于传输的网络,是以传输为目的。比如互联网,咱们发一条新闻,您去看,我去看,大家都去看,新闻都在那儿放着。而且上互联网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我关心这条新闻是讲什么的,它不讲这个新闻是怎么传过来的。比如说几个人都能看到的消息,互联网是以信息共享,它是信息内容的提供商。到了物联网,感兴趣的是咱们周边的客观物理世界。比如说在演播厅里,有没有破门而入,有没有人来捣乱,这个演播厅里有没有消防隐患,这些信息是物联网所感兴趣的,所以物联网的目的在于外部的客观物理世界。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它要去感知,它是以感知为目的的网络,以感知为目的的信息系统。从这个可以看到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间的区别。

 

 [ 2011-12-28 10:04:54 ]

[刘海涛]从另外一个角度,比如说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互联网关心的是内部,比如说某条消息、某条新闻,像主持人和我在演播厅里一起来讨论物联网是什么,这是一条消息挂上去了,谁去看都在那儿,而且互联网关心的是内部。物联网关心的是外部,我们外部,比如演播厅有什么事件发生,它关心的是外部。一个关心内部,一个关心外部,内部的东西有一个特点,比如这个消息放在这儿,谁看它都在那儿,不变的。但是外部世界不是以意志为转移的,比如这个屋子有没有人进来,这是不可预知的。既然目标、核心和感兴趣的点是两个不同的属性,必然物联网的架构和互联网是不一样的,物联网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它是以感知为目的的综合信息系统,这个比较学术一点儿。互联网是以共享为目的的信息内容提供。移动通信网是以传输为目的的,联通就行了。

 

 [ 2011-12-28 10:06:04 ]

[刘海涛]那感知就是传感器吗?其实不是这样的。感知是一个很综合的体系,物联网的感知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体系,比互联网、比智能化更复杂的一套体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好多人说很简单。我今天跟你讲物联网,网友在听物联网,新华网之前有一个预告,说今天是一个什么事件。那如果说按照传感器,数据采集了,然后传输,再处理。那我今天讲话时不能直接跟你讲,它有一个指挥中心,我跟指挥中心讲,这就是传感器采集、传输、处理,这种架构,如果这种架构做互联网,互联网就会崩溃,它没法应用,也没法组织庞大的体系。物联网的感知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化的感知体系,它不同于互联网、通信,不同于智能化、网络化,也不同于传感器,传感器仅仅是一个敏感元件,它是信息采集的,达不到感知体系。

 

 [ 2011-12-28 10:14:51 ]

[主持人]有网友提问: 物联网有些说法,比如说是炒概念,应用还早得很,很多都是在玩概念,您怎样看?您的团队在做什么?

 

 [ 2011-12-28 10:15:26 ]

[刘海涛]物联网概念的出现,严格说不是炒概念,是因为我们众多生活中的应用需要这个东西才逐渐凝提炼出这个概念,凝练出这个技术和体系。物联网这个词出现之前有没有物联网的应用?应该说到处都是。后来发现这种东西可能是一类的东西,而这类东西有它的特殊规律,我们去研究,然后再去推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物联网的概念不是炒的,应该是从众多的应用中凝练出来的概念。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也是众多应用中凝练出来的体系架构。

 

[ 2011-12-28 10:16:32 ]  

[主持人]您说物联网已经在我们身边了,那哪些应用是物联网?哪些不是?

 

 [ 2011-12-28 10:16:48 ]

[刘海涛]是不是物联网,其实本身界限是非常难划分的。比如移动通信,对讲机和手机是不是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区别,可能也有,但有时候也说不清楚。物联网最早就是感知,感知五花八门的体系,比如遥测或者一些传感器,它也能感知,但是这个感知不是物联网体系的感知。正由于这些感知不能满足很多人的需求,才诞生了物联网。从现在来看,物联网的应用现在基本处在小、杂、散的状态。如何来解决小、杂、散的状态,也是被称之为物联网规模产业化的一个瓶颈问题,我们如何破解它?破解它才能实现物联网规模化的应用。为什么现在是小、杂、散呢?比如说物联网和手机应用不太一样,打电话、发短期这是手机的主体应用,从移动通信角度来说,主体就是打电话、发短信,谁用都是这样的。那物联网不一样,健康上的物联网,平安家居的物联网,还有水里检测蓝藻的物联网,等等,各行各业要求都不一样,用户五花八门。这个五花八门也是造成物联网应用小、杂、散的一个根本原因。

 

[ 2011-12-28 10:19:12 ]  

[主持人]那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实际的应用,特别是与国计民生和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应用。

 

[ 2011-12-28 10:19:35 ]  

[刘海涛]比如说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食品安全,猪肉溯源,现在用RFID,说这个猪肉是哪个养猪场养出来的。那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这个猪肉中间如果RFID被调包了你怎么控制,没有办法控制。第二,即使RFID没有被调包,但是猪肉运输过程中变馊了,那怎么办?那物联网,比如说在小猪的耳朵上放一个感知卡,有了感知卡,我可以告诉你这个猪每天运动量是多少。比如物联网在整个养猪场上都布置以后,猪每天增加体重多少,以及猪吃的饲料,以及周边的环境变化都能知道,这样可以给出猪一个绿色度指标。比如在运输过程中,运用物联网的技术,你是不可能被调包的,同时我还能知道这块猪肉是怎么分割的,这个猪肉在运输过程中,比如是在冷冻箱里零下20度放了两个小时,在室温下或者太阳爆晒下一个半小时,那我可以给你一个猪肉新鲜度的指标。比如这个猪的运动量跑了5公里,那个猪每天跑了50米,这样我可以给你一个运动量的指标。这样绿色度、新鲜度以及运动量,这样知道吃什么样猪肉的好。这从猪肉溯源变成一个猪肉透明的全程感知。

 

[ 2011-12-28 10:21:44 ]  

[刘海涛]比如平安家居,平安家居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平安家居所基于的手段还是传感器的手段,最多就是智能化的传感器的手段,它还没有完全达到物联网的手段。我们再看看到了物联网的手段,它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我家里装了平安家居以后,我告诉你狼来了,那狼一定来了,来了几只狼,在哪个屋子,这就是物联网用到平安家居以后产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 2011-12-28 10:23:10 ]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给您提问。“枫落北京”提问:以后物联网普及了,任何东西都上物联网,满世界都是信号,我们生活在这么多的信号里,对身体有害吗?如果在人的身上直接装芯片,您预计应该装在哪里?对人有哪些好处,哪些弊端?

 

 [ 2011-12-28 10:23:49 ]

[刘海涛]这位网友问的问题可能对物联网这个名字理解的不是很准确,因为它有一个网,物联网不是一个网,物联网是一个综合的感知体系。那有这个网,大家觉得物联网是不是跟手机一样,有信号发射?物联网是目的和环境,要去感知它们,它们产生的一些物理信号。比如走路,我怎么知道你在走路,是人来了还是车来了?地震波是不一样的,所以物联网是这种信号。像这种信号对身体是没有害的,所以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物联网跟有线还是无线是没有关系的,它是一个综合感知体系。如果把芯片放在人身上,您愿意吗?

 

[ 2011-12-28 10:26:13 ]  

[主持人]不愿意。

 

 [ 2011-12-28 10:26:22 ]

[刘海涛]对,我也不愿意放。物联网就是RFID,那RFID是不是放在身上?这是有这种想法的由来。要感知你的健康,没有必要把芯片塞到肉里,这多痛苦,我们会通过另外一些非介入的手段来检测你的血压、血氧,感知你的周边对你生活有没有影响,我们会给你一个建议。

 

[ 2011-12-28 10:28:04 ]  

[主持人]2009年,温总理考察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肯定了您提出的"感知中国"。之后,物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实施阶段;2010年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来加速中国物联网的发展。目前就您所了解,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情况如何?

 

 [ 2011-12-28 10:28:28 ]

[刘海涛]主持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特别自豪。因为整个信息技术发展是三次浪潮,一次是计算机,一次是通信技术网络化,第三次是物联网。前两次浪潮,中国应该说走在了后面,后面又奋起直追,使得我们在移动通信以及其他方面已经往世界前沿进发了。奋起直追以后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所以物联网这个阶段,好在我们起了大早,目前还没有赶个晚集,应该说现在还是起了大早赶个早集,那也不能说我们就占稳了制高点。我们团队做物联网是1999年开始做,那时候还没有这个词,当时我们在做物联网的时候,名字也不叫物联网,叫微系统信息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做物联网研究。我作为科学家,是对新生事物的一个敏感,开始推动相关方面的研究。那时候研究有一个特点,当时国家没有哪个部委有物联网这个领域,连词都没有,更没有哪个经费支撑。我们这个团队拉出来以后首先要面对生存问题,我们跟用户紧密结合,当时手上没有技术,没有产品,我只有理念。所以从开始卖理念生存的,因为卖理念我必须和用户紧密结合。

 

 [ 2011-12-28 10:30:36 ]

[刘海涛]当时我们说物联网是以感知为核心,然后推动物联网的。在2001年左右,国际上有物联网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研究的微系统信息化和这个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才给改了。当时美国研究这个物联网的人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我们研究团队是以学物理为主体,我们把物联网作为感知体系在研究,正是这两条研究体系不一样,而我们选对了路,使得我们最后占领了世界制高点。后来我们和美国、韩国等几个国家召开国际标准化会议,国际标准化的会议是在中国召开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团队拥有国际标准化过半的主编辑席位。

 

[ 2011-12-28 10:32:50 ]  

[刘海涛]比如说手机,从通信技术本身来说,手机和对讲机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有了全球统一标准,我的对讲机和谁的对讲机都能通信的话,它就是手机,那标准化在中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人说得标准者得天下。我们在国际标准体系WG7这个组织里面,27个成员国参加,我们有过半的主编辑席位,在这个领域里我们走在了国际前列。

 

[ 2011-12-28 10:36:22 ]  

[主持人]目前来说,起步不晚。

 

 [ 2011-12-28 10:36:48 ]

[刘海涛]对,起步不晚,而且占领了制高点。对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来说,大环境非常重要。大环境是咱们国家非常重视物联网的发展。从党中央、国务院开始,特别是温家宝总理,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倾注了高度关注,特别是在200987号,温家宝总理视察我们团队的时候,当时是国际标准化会议第一届大会刚刚闭幕不久,他了解在这个领域我们国家在国际上不落后,是走在前沿的,这也是总理重视的一个原因。我们当时提出全面推动感知中国战略,总理当时就很肯定。现在成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十二五”规划出台等等方面看到中国政府开始全面关注、重视、引领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的发展能够占据国际高地,从占领制高点到如何占稳高地又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国物联网发展前景应该是非常诱人的,而且是很好的前景。同时从技术到标准化,到应用,到国家政府高度重视,都让我们具有了这个优势。同时,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破解上,特别是物联网应用场景太多了,目前处于小杂散的局面,如何破解这个局面,破解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规模产业化瓶颈的问题,我们国家也是第一个破解这个问题的团队。这为我们从制高点到一个高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 2011-12-28 10:39:02 ]

[主持人]我们抓住了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机遇?

 

[ 2011-12-28 10:39:48 ]  

[刘海涛]还不好说是机遇,应该说是我们占领了制高点。从制高点如何到站稳制高点,从制高点如何到高地,这个路还很长。

 

 [ 2011-12-28 10:42:12 ]

[主持人]我知道您研究物联网已经12年了,那这12年时间,是什么支撑你走下来?

 

[ 2011-12-28 10:42:24 ]  

[刘海涛]应该说分几个阶段,比如早期,最早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应该说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支撑着我去探究物联网的原理、机理,物联网究竟是什么,物联网能够给人民生活带来什么的时候,那是支撑我做物联网的研究。从国家标准化首届大会召开的时候,又多了一个支撑我的东西,就是为国家而战。因为在国际标准化上面是国家利益之争,在那上面就看到了我们代表中国参加这个组织的时候,为什么要做物联网,要为国家在未来信息领域占领制高点,占领高地,为中华民族而战,这是支撑我的另一个力量。

 

[ 2011-12-28 10:44:02 ]  

[刘海涛]第三次是温家宝总理来视察我们团队以后,其后又把感知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突然感觉到我身上肩负的使命、肩负着总理给我们团队的一个嘱托,这段时间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们这个团队奋力向前。

 

[ 2011-12-28 10:44:32 ]  

[主持人]您写的《物联网感知之社会论》,您写这本书是想阐述什么?

 

 [ 2011-12-28 10:44:49 ]

[刘海涛]物联网是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那它一定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体系,才能推动新的浪潮。那物联网信息综合体系到底是什么?刚才我已经简单讲过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那物联网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有了本质特征我们就能分析出它的体系是一个什么体系。物联网本质特征我们称为四大特征:第一,物联网关心的是外部,互联网关心的是内部。第二,物联网所感兴趣的、所要感知的目的、目标是不确定的。比如说演播室里,进来几个人,外面有几辆车在跑,咱们都控制不了它。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个不确定的。第三,它是不可重复的。比如今天我们在演播厅里,几月几日,刮风天还是大太阳,还是下雪天,还是外面有几辆车在跑,演播室里有几个工作人员,这个环境我们不可能完全重复一次,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物联网是不可重复的。互联网是可以重复的,你看这个消息在这儿,我看也在这儿,如果他看不在这儿了,要么删掉了,要么出问题了,它是确定的。第四,物联网是外部驱动的。这就要求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联网整个体系必须能够适应外部的环境、目标不同而不同的。这四大特征决定了现在的互联网架构是没有办法满足物联网的要求的。这么复杂的场景怎么应对?怎么变化?如何能够达到一个高适应的体系,它就需要像人类社会高适应能力的,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物理世界,叫有社会属性的综合信息化体系,才能满足现在这种纷繁复杂的客观物理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感知需求。

 

[ 2011-12-28 10:47:00 ]  

[主持人]这本书非常专业,希望更多网友能够阅读它。现在大家都提倡物联网要走进百姓家,那中国的战略是什么?

 

 [ 2011-12-28 10:47:17 ]

[刘海涛]国家一直在推的是感知中国战略。 [ 2011-12-28 10:47:25 ]      

 

[主持人]它是什么样的内涵呢? [ 2011-12-28 10:47:36 ]  

[刘海涛]感知中国更强调的是感知,感知的核心不是传感器,传感器是一个敏感元件。感知是一个很大的体系,特别是对于物联网的感知来说是更复杂的一套,我们称之为社会化的体系。感知中国我们推行的理念是一个很庞杂的感知体系,它推的是感知的服务、感知的应用。它和智慧地球有一些理念上的差别,智慧地球强调的是智慧、智能,感知中国强调的是感知。感知中国也是体现着国家的意志,体现着民族的精神,推动着一个民族的产业。感知中国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大到国家政府的重视,国家的规划,国家的政策。然后到技术层面,整个感知技术体系,再到产业化,包括高端制造业,包括系统解决方案,到最后整个感知服务业。感知服务业将会成为一个全新的运营体系。同时我们还有感知中国的应用,感知中国究竟怎么给老百姓带来方便,给老百姓带来健康,给国家带来安全,给人民带来安康,感知中国的建设、感知中国的应用等等这些层面总和在一起,我们称之为感知中国体系。

 

 [ 2011-12-28 10:48:48 ]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它究竟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便利,您能不能说到底有哪些便利?

 

[ 2011-12-28 10:49:04 ]  

[刘海涛]举个例子,比如健康,物联网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医疗,现在的医疗应该走另外一条路,走健康。比如推动健康物联网方面,那健康物联网应该是什么样子?比如远程医疗,远程医疗能够检测到血压、血糖、体温、脉搏、心跳,传过去,医生一看没有问题,这叫远程医疗。那物联网应用以后,我们的健康不是简单就是几个参数能够表征的,人体是一个巨系统,这个巨系统里面,关键的不是参数的高低,而是生理参数深度的关联。通过深度的关联才能预测到身体健康可能会出什么问题。光这一点还不够,因为一个人的健康身体不是说和外界是隔离的,比如我睡觉的时候,我的床,不同的人对床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睡软床,有的喜欢睡硬床,床的不同对我身体有什么影响。我睡觉时,周围噪声大小对我健康有什么影响,以及饮食习惯综合起来有什么关联等等,如果我知道了这些信息,我相信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好处。我们能够事先预知,比如说综合因素下来以后,主持人你今天应该多喝两杯水,它会给你一个建议。

 

 [ 2011-12-28 10:49:51 ]

[主持人]这对于忙碌的人员非常好。

 

 [ 2011-12-28 10:50:02 ]

[刘海涛]对,比如外边污染情况怎么样,从这一个点上可以看到物联网的到来会给人类带来改变生活的方式。现在物联网还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应用,什么时候物联网能够发展到像互联网一样,能够形成一个全球平台的时候,我们称之为感知的平台的时候,在这个平台上又能诞生多少全新的生活方式,又能够带来多少全新的商业模式,推动全新的产业集群,现在还不一定能够想的清楚。

 

 [ 2011-12-28 10:50:40 ]

[主持人]您觉得这条路还远吗?

 

[ 2011-12-28 10:50:57 ]  

[刘海涛]这条路应该不是很远,为什么这么说呢?物联网现在是局部点的应用,如何发展成全球的平台,全国的平台、全省的平台,那需要推动物联网的基础设施。那如何能够建立一个大平台?我觉得涉及到物联网的瓶颈问题。物联网的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在应用,那它规模产业化空间很大,但是被这些应用场景分成一个一个小块块,在每个小块里都不足以做成规模产业化。那怎么破解这个?其实也不难。比如计算机软件,我们有财务软件,有管理软件,有控制关键,有3D软件,有游戏软件等等,五花八门,各个行业,那如果咱们国家要做软件,咱们该做什么呢?你说是做3D还是做动漫?还是做财务?还是做管理?做软件谁最牛?比尔盖茨最牛。它什么都没做,它做Windows操作系统。物联网我们称之为共性平台,共性平台要比操作系统复杂得多,它不仅有软件,还有硬件,有模块,有产品,有网络,有系统,有协同,有服务,有应用,多个层次都凝练成一个共性平台,然后和行业应用、长久应用相关的部分甩出去,把它称之为应用子集,这样形成一个共性平台和应用子集的架构体系。共性平台将会推动一个规模化的高端制造业,规模化的解决方案产业,推动规模的感知服务业。那应用子集会诞生很多中小微的制造业、系统集成业和运营商。这两个加起来形成整个物联网产业链的架构。共性平台和应用子集推动物联网整个产业架构,这个架构形成就奠定了如何能让全球也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如果我们把这个共性平台建立一个全市的、全省的、全国的乃至全球的话,那这个平台就像现在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一样,它就形成了一个感知的平台。

 

 [ 2011-12-28 10:53:06 ]

[刘海涛]在这个感知平台之上能做多少事情?不敢想象。就像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还没有形成全球统一平台的时候,谁能想象出来马云阿里巴巴能做这种模式,谁能想象在互联网上有雅虎、Google,等等,这就是有大的平台带来的。所以共性平台加应用子集也是我们团队在国际标准化上提出的破解物联网规模产业化瓶颈问题的一个方案。当时我们提出以后,所有成员国是一致通过,成为整个物联网标准化里的整个体系架构。到目前为止,我们团队把主体架构平台已经攻破,在很多行业已经也用。这就奠定了我们国家在这个点上再次占领了制高点,就是攻克了共性平台加应用子集的架构体系的团队。有了这个平台以后,我们就能形成一个全球真正的统一平台,在这上面真正迎接第三次产业浪潮的到来。

 

 [ 2011-12-28 10:53:22 ]

[主持人]就像刘院长所说的,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发展格局呈现发展不平衡,主导者空位,合作需跨越多行业门槛,各方收益先后成长空间不同的等现实问题,这是我们行业面临的瓶颈,刚才您说了共性平台加应用子集是解决瓶颈的有效办法?

 

 [ 2011-12-28 10:53:35 ]

[刘海涛]对,比如财务口做财务软件。政府信息化做管理软件,还有做3D动漫的,但是每个人在做时都买了操作系统,都得在操作系统上应用,这个就没有行业的平台。共性平台产生以后它是没有行业特点的,每个行业都能用。

 

 [ 2011-12-28 10:54:14 ]

[主持人]物联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产业已纳入到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您展望一下未来物联网发展的走势?

 

 [ 2011-12-28 10:54:46 ]

[刘海涛]刚才说是小杂散、朴素而原始的阶段。概念也是很杂的。这个时代对整个物联网发展来说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整个国家对物联网都非常深刻,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但是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员都在从自己的行业诠释着物联网,推动着物联网,这样对物联网必定带有一些偏激偏见。但是不久的将来,大家一定会殊途同归,还物联网一个正本清源。到那个时候,物联网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的发展。现阶段物联网的发展类比一下,就相当于移动通信前的对讲机的产业时代,什么时候迎接大的物联网的大体系、大平台的到来,这是我们目前要努力推动的。刚才已经说了,如何推动大平台到来,共性平台加应用子集的架构能够迎接大平台的技术瓶颈和产业瓶颈的问题,我们原形已经出来了,而且在部分区域和部分行业得到应用了。我相信这个时代的到来应该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迎接大体系、大平台的到来,大体系、大平台的到来更需要咱们国家,特别是咱们国家在这个大平台到来之前要占领高地的话,从占领制高点到站稳制高点,需要不同行业的用户,需要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物联网领域的研究人员,需要我们的产业界、金融界,特别是需要政府顶层架构设计统一推动,我一直在说,物联网领域需要形成一个中国结,拧成一股绳以后才能在第三次产业浪潮到来之际,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大国成为一个强国。

 

 [ 2011-12-28 10:55:39 ]

[主持人]刚才刘院长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物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未来就在我们百姓身边。非常感谢网友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 [ 2011-12-28 10:55:53 ]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