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福建安溪等地学习考察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6-02-25 16:52:17 作者:尹幸芳 来源:衡阳市农业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衡阳市关于赴福建安溪等地

学习考察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 

  唐春生植保群:158785000
 唐春生的空间:33128121;
唐春生微信:13973425121

 
为学习借鉴外地发展茶产业的先进经验, 振兴我市茶叶产业, 按照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指示,2015年11月23-27日,市政府办组织市农委、市财政局、市茶业协会有关领导和专家及部分龙头企业代表,对福建省武夷山市、安溪县等地发展茶产业的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组先后参观了武夷山市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武夷山琪明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武夷山市骏德茶厂、武夷山市大德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市天瑞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县茶叶市场、中国茶都、铁观音博物馆、福建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福建大自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武夷山夷九云生态岩茶生产基地、安溪县大坪乡大坪村生态茶园建设示范点及安溪三和制茶有限公司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拜会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及首泡金骏眉制作人梁骏德,与当地茶叶协会和部分茶企、茶商、茶农进行了座谈交流。
 
一、两地发展茶叶产业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安溪县基本情况。安溪县以茶业闻名全国,号称中国茶都,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位居中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安溪铁观音,名扬四海,香溢五洲,已成为中国茶叶第一品牌,也是福建省一张亮丽的名片。茶叶是安溪县的传统特色产业,更是安溪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至2014年,安溪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60万亩,其中生态茶园面积达到25万亩,茶叶产量达到6.8万吨,茶业综合产值115亿元。
 
(二)武夷山市基本情况。武夷山市现有茶园面积14万多亩,总产量8000吨,现有茶企1000余家,茶业综合产值16.5亿元;创建并打造了大红袍、金骏眉著名品牌;茶旅结合,依托名山,打造名茶,国际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固定每年在武夷山市举办。
 
(三)他们的主要做法。

    1、政府高度重视。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将茶叶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一是成立了高规格的组织领导机构。两县市均成立了茶叶工作委员会 ,由县(市)副书记任主任,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任副主任 ,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质监、工商、农业等相关部门。二是政策扶持力度大。两地政府制定了茶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了每年100-300万元的茶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茶叶的品牌营销推广、市场质量监管、茶文化节会等工作。同时,加大了对茶叶生产、科研、宣传的扶持力度,早在2000-2005年茶叶产业发展初期,安溪县为鼓励安溪人在外地开茶叶店,出台优惠政策,只要本人凭工商营业执照和身份证,一个店就可补助15000元;同时,茶农新植茶园按面积给予适当补贴。三是狠抓茶叶质量管理。如安溪县率先探索形成了“无公害清洁化生产技术+茶园小气候+茶山绿化+全域生态化”的生态茶业立体推进模式,率先实现了县域农资监管全程追溯,率先开展了以县为单位的从茶园到茶杯的茶叶质量全程保障体系建设,在全国首创农资商品条码准入、首创农户农资购买卡制度、首创无线联网移动农资稽查、首创销售凭证发布病虫害防治信息等,特别是在农药管理方面,将农药经营单位统一起来成立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统一经营,从源头上杜绝了外地农资的流入。
 
2、突出地方特色。一是企业引领,扩大产业规模。通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建立了“外接市场、内连基地、带动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业经营模式,仅武夷山市就有茶企1000余家,发展茶园14万多亩,安溪县茶叶面积发展到60万亩,全国第一。二是项目带动,助推产业升级。国家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质检中心落户安溪,国家级、省级一大批茶叶科技示范项目相继在武夷山市、安溪县实施。三是品种领路,提高规模效益。无论是安溪铁观音,还是武夷岩茶,都要求鲜叶有一定的成熟度,在品种选择上,两地农业部门从品种选育、茶园改造种植、栽培管理、茶叶制作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种植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品质上乘、茶园单产水平高的品种,确保了规模效益。
 
3、部门齐抓共管。茶叶产业链条的各环节由多部门明确责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如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负责茶叶生产,茶叶总公司 (事业单位 )负责市场 (茶都),茶叶协会负责茶叶品牌打造,质监局负责茶企质量认证和质量抽检,工商局负责市场秩序和标志管理等。武夷山市由茶叶局、农业局、茶叶同业公会、茶叶协会等部门携手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茶叶这一民生产业。
 
4、强力打造品牌。乌龙茶是福建的一张名片,闽北统一打造“大红袍”,闽南统一打造“铁观音”,做成了享誉世界的知名茶叶品牌。武夷山市依托正山小种历史名优红茶优势,创建了“金骏眉”著名公共品牌,茶业已成为武夷山市继旅游产业后又一重点支柱产业。

    5、坚持文化引领。一是坚持与文化结合。倡导茶文化,提倡茶道、茶艺表演活动,将各种茶文化综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印象大红袍”、“乌龙茶”文化。二是坚持与旅游结合。实现山与茶的有机融合,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促进。三是坚持与普及结合。深入普及茶叶知识,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农民,人人懂茶识茶,了解茶的历史、茶的文化,形成了非常好的人脉资源。
 
二、对做大做强我市茶叶产业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安溪、武夷山市茶叶产业发展理念和全县(市)上下齐抓共管发展茶产业的主要经验,结合衡阳实际,特提出如下思考与建议。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市政府把我市茶叶产业作为农业第六大支柱产业发展为动力,突出抓好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加大生态茶园建设力度,在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着力培育扶持龙头茶企做大做强,整合资源,统一打造品牌,重点创建衡阳茶叶“一绿一红”特色,在茶产业、茶文化、茶经济、茶旅游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创新,不断完善延伸茶叶产业链,创出一条具有衡阳特色的茶叶产业发展之路。
 
(二)建议措施
 
1、成立市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农业委员会主任任副组长,财政、发改、林业、国土资源、农开、水利、移民、科技、商务、文广新体、旅游、供销、工商、质监、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茶业协会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农业委员会主任任办公室主任。
 
2、设立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作为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茶叶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对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扩大产能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茶叶机械化、清洁化加工以及整理、储存和保鲜设施)的贷款贴息、茶苗繁育、茶园标准化建设、品牌打造、茶文化宣传等。
 
3、加大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一是对验收合格的连片开发50亩以上的茶园基地,按每亩200元的标准,市财政予以补贴。二是开展茶叶标准园创建,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投的方式,支持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茶叶标准园建设。三是支持茶叶合作社的发展,对产业基础好、服务能力强、营运机制健全、辐射带动作用大的茶叶合作社,3年内连续给予奖励。
 
4、加大茶叶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大茶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对验收合格的20亩以上的茶苗繁育基地按每亩1000元的标准,市财政予以补贴。二是加大茶叶技术研发和推广,开展茶叶高效栽培、生物防治、水肥管理、机械采摘、精制加工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三是加大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和生产记录档案制以及产品信息质量可追溯系统,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及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认证。四是加大茶农教育培训,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茶农培训班,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业、有文化的新型茶农。五是将现代化茶园田间管理机械和加工机具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5、打造茶叶品牌。一是鼓励茶叶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和品牌宣传,打造茶叶公共品牌,唱响八百里南岳一杯好茶。二是对参加市里统一组织的重点展销活动的茶叶企业,给予适当的展位费补贴。三是对2014年以后获得的有机茶认证(面积300亩以上)的茶企,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的行业组织、协会,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茶企,首次获得湖南省名牌产品或湖南省著名商标的茶企,分别给予奖励。
 
6、大力弘扬衡茶文化。一是每年举办一次中华茶祖节•南岳祭茶大典活动。二是支持市茶业协会发挥行业管理优势,积极开展茶事活动,加强茶企培训,对茶馆茶行实行星级管理。三是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茶叶的保健功能和茶文化的内涵,传播茶文化,普及茶知识,拉动茶消费。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