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麦区和黄淮麦区加强以赤霉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

2016-04-13 10:49:59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长江中下游麦区和黄淮麦区

加强以赤霉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

 

根据近期对小麦主要病虫田间发生基数调查,结合当前作物生育进程以及抽穗扬花期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 2016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各省大部,上海市、浙江全部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和黄淮麦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有大流行趋势。麦蚜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虫口密度大,纹枯病和白粉病在各麦区高水肥田发生普遍,叶锈病上升趋势明显。

一、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浙江卫视发布小麦赤霉病发生电视预警信息,由于近期多阴雨天气,温湿条件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据全省主要麦区 3 25 -4 5 日调查,麦田稻桩子囊壳平均株带菌率在 6%左右,低于去年同期,接近常年,菌源基数满足大流行条件,杭嘉湖小麦主产区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风险高。平均百株蚜量在 50 头以下,平均有蚜株率在 10%以下。随着后期气温上升,穗期田间蚜量将会迅速增加。截至 3 31 日,嘉兴市、湖州市、平湖市、桐庐县草把诱卵,平均每把累计诱到卵块 0.5 块、0.2 块、0.4 块、4 块,低于去年同期。其它病虫:灰飞虱轻发生,田间虫量较低;白粉病、纹枯病及锈病等在局部田块零星发生。预警信息提醒各地在小麦始花期抢晴天做好药剂预防工作,以减少产量损失,保障小麦质量安全。

安徽省农委邀请安徽农业大学、省气象局等有关专家,并组织部分市、县(市、区)植保站技术人员召开了全省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会商会。预测小麦赤霉病在沿淮及其以南麦区中、迟播小麦大发生,早播小麦偏重发生;淮北中北部麦区偏重发生。全省发生面积约3000万亩,预计需防面积约5200万亩次。防治策略为在做好清沟沥水等农业措施的基础上,抓住小麦关键生育期,适时开展药剂防治。施药时要用足药量,兑足水量,注意农药交替使用。二次用药要选用内吸性和治疗作用好的药剂,注意兼治锈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安徽省农委印发了“一喷三防”方案。方案提出,要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水平,减轻病虫、干热风、早衰危害,尤其是有效防控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程度等级,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因灾损失,促进稳产增产。各地要力争完成以下具体绩效指标:一是项目区统防统治率达到30%以上;二是项目区病虫防治效率达到80%以上;三是项目区小麦产量因灾损失程度控制在10%以内;四是农民对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安徽省舒城县召开了小麦赤霉病防治及春季农作物病虫防治现场会。

湖北、湖南等省县市区植保部门纷纷发布病虫情报,明确主攻对象,防治时间和防治措施,指导农民科学用药。

二、防治意见

1、主攻对象

以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麦蚜为重点,兼顾条锈病、叶锈病、麦蜘蛛。

2、防治时间

小麦扬花初期主动喷药预防,做到见花打药;对高感品种,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2天以上,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抽穗期。

3、防治次数

小麦赤霉病是气候型病害,必须立足于预防。小麦始花至齐穗期,进行第一次用药,药后 7-10 天左右,视天气情况进行第二次防治。

4、防治措施

推广种植耐病品种、加强健身栽培;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中后期小麦群体数量,做到田间沟渠通畅,创造不利于病害流行的环境。

药剂品种杀菌剂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烯肟·多菌灵、烯肟·戊唑醇、肟菌·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腊芽菌等,要用足药液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对多菌灵产生高水平抗性地区,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等苯丙咪唑类药剂,以保证防治效果;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敌敌畏、抗蚜威、阿维菌素、苦参碱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用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几丁聚糖、抗倒酯、矮壮素、赤·吲乙·芸苔等。

    配方推荐:翠箭(43%戊唑醇悬浮剂)每亩20克, 或翠米(40%氟环唑•多菌灵悬浮剂)每亩24毫升,或翠隆(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每亩100~150克,加功利(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每亩50毫升,加透皮阿维(1.8%阿维菌素乳油)每亩分别为50毫升,加0.2~0.3%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兑水50-60kg喷雾防治。

  
\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