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永霞副主任在全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6-08-19 17:09:11 作者:邹永霞 来源: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邹永霞副主任

在全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全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加快推进全省植保工作转型发展。这次会议选择在安化县召开很有意义。安化是全国黑茶第一县和重点产茶县十强,茶叶产品远销海内外、经久不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质量过得硬、品牌叫得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得益于病虫绿色防控做得好、做得实,确保了茶叶的安全、生态。今天上午我们参观的云上茶叶公司,通过采用太阳能杀虫灯与色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方法,建成了完整的生态产业链,成为中国最美的三十座生态茶园基地。刚才,安化、桂东、石门三个县分别介绍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好经验、好模式,等下省茶叶所王沅江研究员还将作精彩的技术报告。大家要在听、看中认真学习,积极借鉴,切实抓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大意义
 
茶叶既是民生产业,又是富民产业,还是生态产业。我省茶叶种植历史优久,产业基础扎实,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一直担当着重要角色。抓好茶叶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到茶业产量、质量和产地安全,是确保茶产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我们面临着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加重等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快转变茶叶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势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1、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打造茶业强省的具体措施。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茶产业发展。近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和《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设茶业强省,打造千亿产业”发展目标。去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205万亩,产茶19.8万吨,茶叶综合产值580亿元,这离千亿产业目标还有不少差距。靠扩面增值实现目标不是最好的选择:一是时间上来不及,新种茶叶一般要34年后才能正式采摘,二是没有那么多土地栽种,而且随着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病虫害对茶叶生产的危害不断加重,对茶叶的产量、质量、效益造成了不少影响。危害严重的茶园年产量可减少20%以上,效益降低30%以上。打造千亿产业还得靠苦练内功,通过减少病虫损失来提高产量、通过提升品质来提升价值。安化县及各地的实践都证明,推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是茶叶增产提质、节本增效的有效路径。据统计,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茶园,害虫数量和为害程度降至常年的一半左右;绿色防控成本每亩约为170元,比化学防控降低30元左右;每亩增产干毛茶2023公斤,产值增加1000元左右。如果全省所有茶园都采用绿色防控,增加的产值将非常可观。而且通过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和次数,因此,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是建设茶叶强省的必然选择,各地必须抓好、抓实、抓细、抓落地。
 
2、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是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要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各项工作的主线。怎么改、改什么,就是要减少低端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茶为国饮,代表了健康,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百姓生活中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雅士则追求“琴棋书画诗酒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越来越追求生态茶、有机茶、品牌茶,特别是对爱茶的人来说,喝到不安全的茶,是非常闹心的事情。近年来,全国接连出现了多次茶叶农残超标事件,如2013年的河南信阳“农药茶”、2015年的福建安溪铁观音三氯杀螨醇超标等,造成了市场恐慌,对整个产业形成了严重的打击。尽管我省目前没有出现此类问题,但不出问题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现在不出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今后不会出问题,特别是我省耕地重金属污染比较突出,稍有不慎就会“越雷池”、“踩警戒线”。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使用高效、安全、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采用杀虫灯诱杀、色板诱杀、性信息素诱杀等技术,能最大程度降低茶叶农药残留,从源头上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确保茶叶品质和信誉,让消费者喝得放心、舒心、开心,进而提高茶叶供给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还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使生物天敌数量增加且更加多样化,茶园生态回归良性平衡,促进茶叶产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绿色理念,以时不待我的决心,坚定不移地抓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
 
3、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是茶区产业扶贫的有效手段。茶叶是我省丘陵山区特别是大部分贫困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是茶区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以安化县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茶叶种植面积28万亩,茶产业总值达1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值7.74亿元。初步估算,单就茶叶第一产业产值就给安化县贫困地区农民平均增收近1000元。各级农业农村工作部门是产业扶贫的牵头部门,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一定要把茶叶产业扶贫这件事办实、办好,帮助贫困地区茶农尽快脱贫致富。“三分种七分管”,“管”的关键一环就是病虫害防治,如果防治不到位,势必会减产减收,甚至失产失收,扶贫也就落不到实处。如何防,就要绿色防控,遵守生态自然规律,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措施并举,尽量少用农药、不用药,在质量安全上提高标准,生产出“生态茶”、“有机茶”,打造出让市场放心的品牌茶,茶叶才能卖上好价钱,山区“绿水青山”才能变为“金山银山”。
 
二、采取针对性措施大力推进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近几年,我省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初步成果。具体表现在:一是开展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成立课题组,开展普查、单项技术研究、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目前全省茶叶病虫害图谱基本收齐,主要病虫害种类基本弄清,以单个病虫为基础的研究全面展开,技术集成思路基本理清。二是开展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省植保站分两期组织了全省茶叶主产区的100多名植保和茶叶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每年依托省茶叶所科研人员到茶叶基地培训20多场。三是开展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在10多个县开展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近100万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一是技术储备不足。对主要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研究不深,把握不准,对单项技术和单个产品的相关参数和使用特点了解不到位,还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或者体系。二是技术力量不足。茶叶种植人员科技水平不高,植保部门缺乏懂茶叶病虫防治的技术干部,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低。三是推广力度不大。不少县市区只注重扩面积增产,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支持力度不大;茶农和小规模茶企病虫害绿色防控意愿不强,难以真正做到大面积绿色防控,现全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不到全省茶叶种植面积的30%。四是绿色防控监管难以到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茶农施用禁用农药、施用浓度大于规定要求、施药后未过安全间隔期采摘等现象时有发生,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是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重要内容,事关民生民利,事关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常重大。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一减两进三增”思路(减少化学防治措施,进茶业企业生产基地、“三品一标”基地;增强植保队伍力量、增加非化学防治技术应用、增大茶业上农药监管力度),突出重点,创新方法,狠抓落实,力争5年内全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基本全覆盖。重点抓好以下4方面工作。
 
1、突出科研攻关,着力解决技术储备不足问题。省植保站要会同省茶叶研究所、农药企业,组织各市、县植保专家,组成科研联盟,针对茶园“五虫三病”,有计划、有步骤地抓紧开展三个层次的技术攻关。第一个层次,针对本地茶园主要病虫害,分别以单个病虫为主要对象加强技术研究,逐步形成单个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或标准;第二个层次,在单个病虫研究基础上,摸清高山区、平地丘陵区茶园病虫发生特点和规律,并对单个病虫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集成组装,构建适宜不同海拨地区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标准。第三个层次,大力开展生态调控、诱控技术等非化学防治技术研究与集成,并按技术成熟度分列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
 
2、突出宣传培训,着力解决技术力量不强问题。要做到“两个加强”:一是要加强监测预警。省农委计划在全省建立6个茶叶病虫害监测点,主要监测“五虫三病”。参会的21个重点县要配备茶叶病虫害监测人员,保障工作经费,根据茶园地理位置、面积、年份等情况,设置3-5个不同类型监测点,实现对重发性、突发性、爆发性病虫的监测预警。要通过微信、短信、QQ群等网络传播方式,在第一时间“一对一”发布到位,分类指导不同茶园的病虫害防治;二是要加强宣传培训。省农委计划编制全省茶叶主要病虫害图谱,印制绿色防控技术挂图,并录入植保信息化系统。同时,每年举办2-3期培训班,加强市县植保人员、茶叶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和茶农技术培训,着力打造覆盖茶叶主产区的高素质植保队伍。各地也要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做到茶叶病虫害防控有病虫图谱、有防治资料、有人员培训、有专业人员。
 
3、突出示范带动,着力解决推广力度不够问题。实践表明,创办高标准示范区,发挥窗口效应,是农业农村工作部门快速推进工作的一大法宝。这个法宝在茶叶病虫绿色防控上也要用好、用活、用出效益。从明年起,省农委计划每年从多个渠道筹措5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20个县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重点推广应用生态调控技术、诱控技术、植物源农药控害技术。各个重点产茶县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加大经费投入。要设立绿色防控示范园,根据每个茶园病虫发生实际情况,以茶园重发病虫为中心设计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示范级别根据实际情况既可做绿色食品茶品茶园也可做有机食品茶园。要把示范园办成政府领导的责任园、农业部门的展示园、茶叶企业的效益园、广大茶农的学习园。
 
4、狠抓组织领导,着力解决监管措施不力问题。重点是要建立健全左右配合、上下联动、责任明确、运作高效的茶叶生产监管机制。各地要把做好茶叶病虫绿色防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体系,确保责任落实。省农委由我本人牵头负责,财务、经作、质监、绿办、农药检定所、植保等相关部门形成协作机制。省植保站作为主要实施单位,要切实加强同相关处室的联系与沟通,经作处要在标准园创建上把绿色防控作为硬性指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要加大茶叶农残抽检力度,合理增加茶叶农残检测指标,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要在“三品一标”基地认证上从严考核,省农药检定所要严格监管茶叶上使用的农药。同时,省农委还将成立全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专家小组,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今天参会的市州、县要成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科学制定规划,依照省农委配置加强部门间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以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为突破口推进植保工作转型发展
 
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正处于“动力转换、结构转型、方式转变”的新时期,植保工作也是一样,在工作理念、工作路径、管理手段等方面正呈现出很多积极而深刻变化。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既要钻进去,按照新时期植保工作的新要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确保绿色防控措施落实落地;又要跳出来,以推动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为突破口,“一拳打得百拳开”,举一反三促进水稻、柑橘、黄花菜、百合、杨梅、黄桃、葡萄等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全面展开,加快推进植保工作转型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总要求,通过抓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快推进植保工作“五大转变”。
 
第一,加快推进植保服务范围由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向粮经并重转变。我省是全国水稻第一省,由于特殊的政治使命,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植保工作80%的精力用在粮食生产上。大家要看到,我省也是经济作物大省,经济作物产值约占种植业产值的70%,柑橘、茶叶、蔬菜等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一些地方特色经济作物,如祁东的黄花菜、邵东的中药材、龙山的百合、炎陵的黄桃、吉首的金秋梨、中方的刺葡萄、靖州的杨梅,等等,是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来源。当前,农业结构调整迈入“粮经统筹”发展新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加速补齐经作植保这块短板,将植保服务范围从粮油延伸到经作产业。
 
第二,加快推进植保防治技术由单一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向绿色防控转变。化学农药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问题。当前,有许多在水稻、蔬菜、果树等作物上实用的绿色防控技术,如水稻二化螟、蔬菜斜纹夜蛾性诱杀技术等,防控效果很好,但还处于示范阶段,迫切需要大面积、大范围推广使用。8月初,省植保站在邵东县召开了瓜实蝇诱控技术现场会,今天,我们又专题召开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目的就是加快植保防治技术由化学植保向绿色植保的转变。我们一定要以推进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为起点,在水稻、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作物上,大力推广绿色防控,逐步摆脱化学农药依赖症。
 
第三,加快推进植保防治方式由千家万户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没有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全面推进,就无法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我省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具备扎实的基础,在全国很有影响力,但茶叶上统防统治开展得不够,与茶叶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要求相比矛盾突出,我们必须利用好全面推进绿色防控的机遇,补齐统防统治在经济作物上推进不快的短板。
 
第四,加快推进植保公共服务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精准化转变。以前省、市、县三级在病虫害防控时间、对象、方法上如出一辙,无非是围绕水稻生产,发布病虫害信息,组织病虫害防控。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呈现出种植作物多元化、同一作物品种布局和栽培方式多元化、规模多元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等新特征。这就要求病虫害防治技术也要多元化,防治服务要从信息服务、技术示范展示、高新技术引导等多维度开展,尤其对规模生产主体的技术服务要更精准化。如茶叶生产的主体多为茶叶企业、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每个主体所处地域地貌不同,病虫发生情况各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差异,在技术上做到精准服务,也只有这样,植保工作才能落实到实处,才能解决好植保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第五,加快推进植保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从善做加法向加减法灵活运用转变。前面谈到的四个转变都增加了工作任务,也增加了工作难度,但我们同样也面临植保人员难增、植保经费难增的“两难”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转变思路,调整重心,做好工作“加减法”,提高工作效能。主要是“三减三加”。所谓“三减”,一是在生产环节上做减法,生产者是市场主体,要减少对生产活动的决策干预;二是在行使行政权力上做好减法,做到影响市场公平的决策不做,没有法律授权的事情不要做;三是在无效指导上做减法,对于基层熟悉、责任明确、方法成熟的工作,要减少指导,腾出时间和精力集中抓要事、解难事。所谓“三加”:一是在队伍素质上做加法。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关键在人。要抓好人员培训,全面提升全省植保队伍素质;二是在服务平台上做加法,要适应信息化要求,加快建立开放式植保工作信息化平台,面向全社会提供预警、技术、产品、政策、病虫诊断、技术培训、数据分析等各类植保信息,实现植保工作无缝对接、有求必应;三是在服务环节和对象上做加法,要为政府当好参谋,让政府领导及时了解植保发展的新趋势;要联接生产、科研、消费三个环节,抓好产品示范,加快技术推广;要做到精准服务,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做好服务,做到技术科学、时间准确、方法对路。
 
同志们,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迅速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全省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各项工作任务上来,扎实工作,攻坚克难,为建设茶叶强省、开创植保事业新局面再立新功!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