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蜜梨生产技术规程

2016-10-14 10:39:22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无公害蜜梨生产技术规程


\

3  建园与种植

3.1  建园

3.1.1  园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 5101的要求。

3.1.2  品种

应选择抗逆性强,果实品质好且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同一园地花期相近的品种至少按排二种,按品种特性、立地条件以及栽培者要求按1:(1~6)配置。

3.1.3  苗木

苗木应符合DB330109/T37.1-2005第6.3.1.1的要求。

3.1.4  种植密度

3.1.4.1  常规种植的梨园行株距:缓坡地梨园4m×4m;平地梨园5m×5m或6m×4m。

3.1.4.2  计划密植的梨园行株距:缓坡地梨园4m×2m或3m×2m;平地梨园5m×2.5m或4m×2m。

3.1.4.3  棚架式梨园行株距:缓坡地梨园5m×5m或6m×6m;平地梨园6m×6m或7m×6m。也可采用计划密植的行株距。

3.2  种植

3.2.1  种植穴(沟)

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应采用不同尺寸的种植穴(沟)。

3.2.1.1  粘质土:直径1m,深0.8m~1m穴(沟)。

3.2.1.2  壤土:直径1m,深0.6m~0.8m穴(沟)。

3.2.2.3  砂质土:直径1m,深0.5m~0.6m穴(沟)。

3.2.2.4  地下水位60cm以上的应作高畦,穴(沟)直径1m,深0.6m。

3.2.2  定植基肥

每株底层先施入25kg~30kg以秸杆为主的农家肥后,覆土20cm,再施入25kg~30kg腐熟堆肥或

厩肥加钙镁磷肥(酸性土)或过磷酸钙1kg。基肥尽量和回填土混合。

3.2.3  回土

基肥施入后,回土高出地面20cm。

3.2.4  种植时间

11月下旬至次年3月底。

3.2.5  种植方法

苗木根系修正后,舒展置于定植穴(沟)中部,覆土至嫁接部位,嫁接口露出地面,踏实泥土,浇稀薄肥水后覆宽1m~1.2m地膜。

3.2.6  定干高度

以40cm~60cm为宜。

4  土壤管理

4.1  土壤指标

土壤深度80cm以上,PH值5.5~7.5,30cm土层内有机质含量1.5%以上,田间最大持水量60%~80%。

4.2  措施

4.2.1  增施有机肥

4.2.1.1  施用原则

按GB 15063-2001和NY 525-2002的规定执行。

4.2.1.2  有机肥种类

腐熟后的堆肥、厩肥、绿肥、秸杆肥、饼肥、人畜废弃物和沤肥、沼气肥、泥炭肥、腐殖酸类肥和微生物肥料等。

4.2.1.3  使用方法

4.2.1.3.1  定植后的第一年9月~12月沿定植穴外缘一侧开挖深60cm,长100cm,宽50cm的施肥深沟。每667m²施入相当于3000kg以上腐熟基肥的有机肥料。第二年在另一侧开挖深沟施入肥料。如此隔年轮换,直至全园深翻改土完成后,可连续2年~3年结合浅翻(深度25cm~30cm)进行地面撒施有机肥。

4.2.1.3.2  根据树势生长情况,可重复以上逐年扩穴深翻施肥方法。

4.2.1.3.3  盛果期每667m²施入相当于4000kg以上腐熟的有机肥料。

4.2.2  复草

4.2.2.1  复草材料

稻草、麦秆、砻糠、杂草等。

4.2.2.2  使用方法

4.2.2.2.1  全园覆草:临梅雨结束时,每667m²覆草3500kg。

4.2.2.2.2  局部覆草:树冠下每1m²覆草5kg。

4.2.3  水分调节

4.2.3.1  排水沟

4.2.3.1.1  地下水位60cm以下园地:行间开挖深30cm,宽40cm畦沟;两端开挖深60cm,宽100cm的排水支沟通至排水主沟或外河。

4.2.3.1.2  地下水位60cm以上园地:行间开挖深60cm,宽80cm畦沟;两端开挖深80cm,宽100cm的排水支沟通至排水主沟或外河。

4.2.3.2  灌溉

灌溉时间:粘质土和壤土在萌芽前后到花期连续无雨达15天时;5、6月份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

连续无雨10天时;7、8月份果实迅速膨大期连续无雨达7天时应灌水。砂质土相应缩短天数。

灌溉方法:滴灌、微喷灌、沟灌、浇灌。

4.2.4  PH值调整

4.2.4.1  PH值小于6的土壤

施有机肥料时,每667m²加施钙镁磷肥和200kg~300kg石灰粉。

4.2.4.2  PH值大于7的土壤

施有机肥料时, 每667m²加施50kg过磷酸钙。

5  整形修剪

5.1  树形

5.1.1  永久性树形

5.1.1.1  自然开心形:干高50cm~70cm,主枝3个,呈120º方位角,基角45º,腰角30º。副主枝6个,每一主枝两侧各配置1个副主枝,离中心干分枝50cm处配置第一副主枝,第2副主枝在第1副主枝对侧,相距35cm~45cm。副主枝与主枝夹角呈50º。侧枝配置在主枝、副主枝两侧,同侧枝间距60cm以上。

5.1.1.2  棚架式开心形:树高2m~2.5m,干高70cm。主枝3个,呈120º方位角,基角45º延伸到棚面。副主枝9个,每一主枝两侧配置3个副主枝,离中心干分枝1m处配置第一副主枝,第二副主枝在第一副主枝对侧,相距40cm,第3副主枝与第一副主枝同侧,相距1.5m~1.7m。副主枝与主枝呈90º。侧枝在主枝、副主枝两侧呈90º,同侧侧枝间距60cm以上。

5.1.2  临时性树

适合计划密植园临时性树。

5.1.2.1  单干形:树高2.5m,中心干相当于副主枝,四周配置侧枝。干高1m以上部位配置侧枝,相近侧枝方位角90º以上,同侧侧枝间距离60cm以上。

5.1.2.2  “Y”字形:树高2.5m,两骨干枝方位角180º,与主干呈45º向两侧延伸。骨干枝两侧配置侧枝,同侧侧枝间距离60cm以上。

5.2  休眠期修剪

5.2.1  主枝、副主枝修剪

幼龄期按树形要求,选定主枝、副主枝延长枝,立枝干,开张基角,诱引主枝、副主枝按目标方向延伸。选取饱满芽、向外延伸的正芽,剪去当年生枝1/3,抹除背生芽。剪去背生强枝,保留侧生枝,开张角度,予以轻剪。盛果期后,延长枝逐年重剪,3、4年生枝段均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5年生以上枝段配置长果枝、侧枝。

5.2.2  侧枝修剪

5.2.2.1  选留预备枝

主枝、副主枝上需配置侧枝的部位,或多年生侧枝须更新时,应选留预备枝。预备枝选主枝、副主枝两侧生长与主枝副主枝呈直角,基部粗度在6mm~8mm的枝为宜。于6月下旬开张枝角度,成60º角,冬季修剪在15cm~20cm处予以短截,抹除其背生芽。基部粗度在5mm以下或10mm以上枝不适宜作侧枝预备枝。

5.2.2.2  第二年修剪

从预备枝先端发生的当年生枝,在6月下旬拉开角度成60º,冬季修剪仅剪去枝端弱芽部分,留枝长度1m~1.2m。

5.2.2.3  第三年修剪

视枝生长势及短果枝发育状况而定,如生长势强,短果枝充实,仍予以轻剪,但剪截程度较上年略

重。

延长枝剪截程度逐年加重。短截程度依枝的生长势及实际经验而定。待基部粗度在2.5cm以上时,应予以更新。

5.2.2.5  侧枝的更新

5.2.2.5.1  老枝更新:在枝基部选留预备枝,培养新的侧枝,去掉原枝段。

5.2.2.5.2  换枝更新:在原侧枝附近部位选留预备枝,培养新的侧枝,去除原侧枝。

5.2.3  短果枝的修剪

进入盛果期的树,过量短果枝形成,应按1果台留基部1花芽,疏除其余花芽。

5.3  生长期修剪

5.3.1  抹芽

芽萌动时,抹除以下部位萌发的芽:主枝、副主枝、大侧枝背生强芽;冬季剪除强枝后的剪口附近芽;锯除大枝后锯口附近及短果枝短截后发生的丛生芽。

5.3.2  拉枝

5.3.2.1  6月下旬侧枝预备枝及一年生侧枝开张角度60º。

5.3.2.2  8月~9月,主枝、副主枝按树形要求开张角度。

6  花期管理

6.1  疏花蕾

花蕾露出时进行。结果母枝上按15cm~20cm,选留生长健壮、饱满的花序。用手指将多余花蕾自上向下压,折断花梗,保留中间幼叶。

6.2  人工授粉

6.2.1  授粉时间

开花后5天~7天均有效,以3天内为宜。

6.2.2  授粉气温

适宜气温:15Cº~20Cº。

6.2.3  采集花粉

花粉采自亲和力好、花期较早或相近,适宜作授粉品种的树体。当花蕾呈气球状时采集下来,脱去花瓣,收集花药,置于20Cº~25Cº环境中,花粉释放后,收集备用。

6.2.4  授粉方法

6.2.4.1  点授法

花粉新鲜、发芽率高时,可加入适量的松花粉、淀粉等填充物。花粉发芽率低于30%时,不必加入填充物。取12号~14号铅丝7cm~8cm,一端套入1cm~1.5cm长自行车气门橡皮,也可用毛笔、软橡皮等作授粉工具。对处在树高2.5m以下的花序按每花序选取2朵刚开的花,予以点授。

6.2.4.2  喷布授粉

6.2.4.2.1  花粉液的配制方法:先在100kg水中加入5kg砂糖,经搅拌溶解后成5%砂糖溶液,再加入0.5kg尿素搅拌均匀成糖尿溶液备用。另取5kg水加入0.5kg砂糖,配成10%砂糖液,再加入干燥花粉0.2kg,搅拌成悬浮液,用纱布过滤后,倒入糖尿溶液中搅拌均匀即配成花粉液。

6.2.4.2.2  用低量喷雾器或授粉器于盛花期轻轻喷布(喷前加0.1kg硼酸和100ml“6501”展着剂)。选取晴天上午喷布,现配现用,在1小时内喷完。

6.3  花期放蜂

6670m²梨园放置2箱~3箱强旺蜂群。

6.4  喷叶面肥

花期喷0.2%~0.5%硼砂、0.3%尿素。

7  果实管理

7.1  疏果

7.1.1  疏果时间

谢花后10天~15天,生理落果结束后开始。

7.1.2  留果标准

每果台留一果。全树着果数少时,可留2个。全树叶果比在25~30∶1。

7.1.3  疏果方法

疏除无叶果、病虫果、外伤果、畸形果、发育不良皮色暗淡或果顶平坦、果梗细长的幼果。保留第3位~4位、果梗两端发达、表皮光亮、发育健壮的幼果。

7.2  套袋

7.2.1  纸袋要求

梨果套袋必须用梨专用果袋。按生产不同果色的要求选用果袋,生产黄(黄褐)色果用双层内黑袋;生产青(绿)色果采用二次套袋,第一次套单层透光小袋,第二次套双层专用袋。

7.2.2  套袋时间

生产黄(黄褐)色果套袋在落花后15天~45天进行;生产青(绿)色果第一次套袋在落花后15天~20天,第二次套袋在第一次套袋后的15天~25天内进行。

7.2.3  套袋方法

套袋前应完成疏果工作。套袋前必须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可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加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果面干燥后套袋。套袋时要用手指将果袋撑开,避免果面与纸袋贴住;袋口扎紧,勿漏光;多台风地区,可将袋口扎在果台基部。

7.3  追肥

7.3.1  追肥原则

按NY/T 496-2002的规定执行。

7.3.2  追肥种类

7.3.2.1  壮果肥:结果多,树势较弱时,采收前30天~40天间,每667m²浅施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30kg~50kg。或浇施有机液肥。

7.3.2.2  采后肥:果实采收后,每667m²浅施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20kg。或浇施有机液肥。

7.4  采收

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适期。高温期在早晨、上午采收。分批采收、大果先采。轻采轻放,不损坏叶片、枝条和果台。采收果品及时运入分级场地或隐蔽处,避免在阳光下直晒。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8.2  防治措施

8.2.1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蔓延、传播。

8.2.2  农业防治:合理修剪及时清除病虫为害的枯枝、落叶,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减少病虫源;加强培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性。

8.2.3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

8.2.4  物理防治:在成虫发生期,田间挂频振式杀虫灯或性诱剂等诱杀。对发生轻、为害中心明显或有假死性的害虫,采取人工捕杀。

8.2.5  化学防治

8.2.5.1  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做到及时、准确、有效的防治。

8.2.5.2  优先选用生物源、矿物源农药。根据病虫发生规律,适时适期防治,交替合理使用不同药剂,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尽量采取点治和挑治,减少全面喷药,提倡低容量喷雾。

8.2.5.3  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及各种遗传工程微生物制剂。具体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按GB/T 8321规定执行。

8.2.5.4  如果生产上确属必需,允许有限度地使用部分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合成化学农药,但必须严格按照GB/T 8321的要求控制农药用量、使用浓度、使用次数及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的间隔期,且最

终残留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内。

8.2.5.5  各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梨各生育期主要病虫害农药防治见表1。


\\
    梨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幼虫浅红色、蛆状,俗称梨红沙虫、梨叶蛆。主要为害梨叶片,被害叶沿主脉正向纵卷成双筒形,随幼虫生长,卷圈数增加,叶肉组织增厚、变硬、发脆,直至变黑枯萎,脱落。近年来湖州境内梨园内发生较普遍,近杂树林地及低洼阴湿园发生较多。该害虫为害叶片时,将叶子卷成一团,致使农药很难打进去将其消灭,防治较为困难。  

防治方法:

1、芽萌动前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

2、结合果园除草进行中耕,破坏梨瘿蚊化蛹场所,减少羽化成虫数量。

3、3月中下旬—4月下旬,抓住降雨时幼虫集中脱叶,以及雨后有大量成虫羽化的有利时机,雨后在树冠下地面喷洒50%辛硫磷乳油300倍或40%乐斯本600倍液,杀灭幼虫与成虫。

4、在叶片受害初期,先人工摘除有虫芽叶及有虫卷叶,并集中清除,然后在全园喷布吡虫啉1000倍液进行防治,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