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足黑守瓜

2017-12-12 11:08:43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黄足黑守瓜

Aulacophora lewisii  Baly

简介 

黄足黑守瓜俗称柳氏黑守瓜、黄胫黑守瓜、黑瓜叶虫,属鞘翅目,叶甲科。为害瓜类蔬菜为主。黄河以南地区。 成虫吃食叶片成环形或半环形缺刻,还能为害嫩茎、花器及幼瓜(图1);幼虫为害根部,是苗期毁灭性害虫。 


\
图1   成虫为害状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5.57mm,宽34mm。全身仅鞘翅、复眼和上颚顶端黑色,其余部分均呈橙黄色或橙红色(图2、图3)。


\   \
图2   成虫                          图3   成虫
 

2、卵:黄色,球形,表面有网状皱纹。

3、幼虫:黄褐色,腹胴部各节均有明显瘤突,上生刚毛。

4、蛹:灰黄色,头顶、前胸及腹节均有刺毛,腹末左右具指状突起,上附刺毛34根。

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长江流域1年发生12代,华南地区23代。

2、越冬。以成虫在避风向阳的杂草、落叶及土壤缝隙间潜伏越冬。

3、发生特点。本种比黄守瓜发生迟,为害作物的种类较少,以丝瓜、苦瓜受害较烈,一些年份发生严重。喜湿好热,成虫耐热强,稍有假死性;抗寒力差,南方地区发生较重。

成虫于翌春当土温达10℃时,开始出来活动,在杂草及其他作物上取食,再迁移到瓜地危害瓜苗。在年发生1代区域越冬成虫58月产卵,68月是幼虫危害高峰期。8月成虫羽化后危害秋季瓜菜,1011月逐渐进入越冬场所。

成虫昼间交尾,产卵于土面缝隙中,卵散产或堆产,每雌虫可产卵47次,每次约30粒。卵期1025天。幼虫孵化后随即潜入土中危害植株细根,3龄以后危害主根。幼虫期1938天,蛹期1222天,老熟幼虫在根际附近筑土室化蛹。

防治方法

1、防止产卵。 在瓜秧根部附近和贴于地面的瓜下,覆盖一层草木灰、麦糠、谷糠或锯末等,可防止或减轻成虫产卵,减轻危害。

2.药剂防治。瓜苗定植后45片真叶前喷药预防危害。发生危害后喷药杀灭害虫。喷药应重点喷已被危害的植株。防治成虫药剂可选用正反透4.5%高效氯氰菊酯乳剂)1500倍液,或凯秀3%溴氰•甲维盐微乳剂)2000倍液,或除甲透44%氯氰•丙溴磷乳油)1500倍液,或锐春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初见幼苗萎蔫时,防治幼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灌根。


\
除甲透44%氯氰•丙溴磷乳油

\
辛硫磷乳油

\
锐春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
金刚炳44%氯氰•丙溴磷乳油)

\
正反透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
凯秀3%溴氰•甲维盐微乳剂)


 
关键词:黄足黑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