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蓟马

2017-12-16 10:29:45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黄蓟马

Thrips flavus  Schrank

简介 

黄蓟马俗称菜田黄蓟马、棉蓟马、瓜亮蓟马、节瓜亮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上海、江西、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为害多种蔬菜和农业作物。为害大豆、瓜类、茄子、葱、油菜、棉花、甘薯、玉米、百合、紫云英等。南方各省,北线大致以淮河为界。成虫、若虫锉吸心叶、嫩稍、嫩叶、花及幼果的汁液,受害叶失绿而呈现黄白色,变硬或缩小,节间缩短,植株生长缓慢。花朵受害后常脱色,呈现出不规则的白斑,严重的花瓣扭曲变形,甚至腐烂(图1)。菜用大豆受害,引起叶片变黄脱落,豆荚萎缩,籽粒干瘪。


\
图1   花朵受害状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0.91.1mm,全体黄色。头宽大于长,短于前胸。触角7节,单眼间鬃位在单眼三角形连线的外缘。前胸背板中部约28根鬃,后胸盾片网状纹中具l对明显的钟形感觉器。前翅的端半部具上脉端鬃3条,前缘鬃约26根;中胸腹板内叉骨有长刺,后胸无刺。腹部第38节背面前缘各具1黄色横纹,腹部背板第58节两侧有微弯梳,第8节后缘梳完整,梳毛细而排列均匀,第2节两侧缘各有纵排鬃4根(图2、图3)。


\   \
图2   成虫               图3   成虫
 

2、卵。卵长椭圆形,长0.2mm,肾形。

3、若虫。黄白色,l2龄若虫无翅芽,行动活泼。3龄若虫(前蛹)触角向两侧弯曲,复眼红色,鞘状翅芽伸达第34腹节。4龄若虫(伪蛹)触角往后折于头背上,鞘状翅芽伸达腹部近末端,行动迟钝。 

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黄蓟马在广东、海南、台湾、广西、福建等地年发生20~21代;在上海、云南、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华中、华东等地年可发生14~16代;在北方年可发生8~12代,世代重叠。

2、越冬及虫源。以成虫潜伏在土块、土缝下或枯枝落叶间越冬,少数以若虫越冬。华南地区终年可为害,无越冬现象。

3、发生特点。每年4月成若虫开始活动,5~9月份进入发生为害高峰期,以秋季最为严重。初羽化的成虫具有向上、喜嫩绿的习性,且特别活跃,能飞善跳,行动敏捷,以后畏强光隐藏,白天阳光充足时,成虫多数隐蔽于花木或作物生长点或花蕾处取食,少数在叶背为害,雌成虫有孤雌生殖能力,卵散产于植物叶肉组织内,均温26.9℃,平均湿度82.7%时,卵期3.3~5.2天,1~2龄若虫3.5~5天,3~4龄若虫3.7~6天,成虫寿命25~53天。

温湿度对黄蓟马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其发育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暖冬利其安全越冬,易出现大发生。天敌有南方小花蝽、塔六点蓟马、草蛉、蜘蛛等。其中以南方小花蝽作用最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用营养土方育苗,适时栽植,避开为害高峰期。幼苗出土后,用薄膜覆盖代替禾草覆盖,能大大降低虫口。清除田间附近野生茄科植物,也能减少虫源。

2、保护利用天敌。喷药时注意保护南方小花蝽、塔六点蓟马、草蛉、蜘蛛等天敌。

2、药剂防治。选用红喜郎1.8%阿维•甲氰乳油)2000倍液,或凯秀3%溴氰•甲维盐微乳剂)2500-3000倍液,或正反透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虱狼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淘益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噻金酮20%吡虫·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一般10-15天一次药,严重时7天一次药,药剂轮换使用。


推荐药剂配方:金马戈(20%唑虫酰胺+30%噻虫胺)防治柑橘蓟马建议100ml1500斤水!


\
红喜郎1.8%阿维•甲氰乳油)

\
凯秀3%溴氰•甲维盐微乳剂)

\
正反透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
虱狼50%马拉硫磷乳油)

\

淘益40%毒死蜱乳油)

\

噻金酮20%吡虫·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关键词:黄蓟马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