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轮纹病(黑斑病)

2018-02-01 10:44:53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棉花轮纹病(黑斑病)

   

Alternaria macrospora Zimm

 

简介 

棉花轮纹病又称棉花黑斑病,是棉花苗期叶部病害中分布最广、为害面积最大、流行频率最高的病害。在阴湿多雨年份,往往猖撅流行,病叶率可达100%,给棉花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各棉区均有发生,北方棉区重于南方棉区。

症状

主要发生在12片真叶期,为害子叶和真叶。受害的子叶、真叶,初生浅黄色、背面凹陷的小圆斑,边缘紫红色。初为23mm,后逐渐扩大到1015mm,近圆形,黑褐色,边缘有紫色晕环,大型病斑常有23重较为明显的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墨绿色霉层,严重的每张叶片上病斑多至数十个,造成子叶枯焦脱落。叶柄受害呈黑褐色条斑,后病斑环绕叶柄致叶柄倒折。成株期发病,病斑多为圆形或近圆形,具明显同心轮纹。空气干燥时,病斑干裂破碎,病叶枯萎脱落。铃上病斑不规则,紫褐色或淡褐色。棉絮被害则变成灰色或暗灰色。 


\
 

病原

病原为多种链格孢,主要有大孢链格孢Alternaria macrospora Zimm.、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Wiltsh及棉链格孢A.gossypina (Thum.)Hopk,均属半知菌亚门。

1、形态。大孢链格孢分生孢子梗浅褐色至暗褐色,多单生或成束,基部膨大,略弯曲。分生孢子黄褐色或深褐色,倒棍棒状,有横隔610个。

2、特性。病菌生长适温2730℃,高于37℃、低于0℃均不能生长,分生孢子在235℃范围内均可萌发。大链格孢致病力强,能直接侵入,在子叶或真叶上产生较大轮纹斑。 


\
 

发生规律

1、菌源。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棉籽的短绒上越冬,越冬病斑内菌丝体在气温7℃以上即可产生分生孢子。

2、传播。棉籽播种后病残体及棉籽上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从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病菌主要是在棉苗受寒冷冻害或各种损伤,抗病力减弱时侵染,并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引起田间的病害流行。 

3、发生特点。阴湿多雨,低温,棉苗抗病性减弱,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棉花生长后期,植株衰弱,遇合适环境条件,也会出现发病高峰。 


\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5%妙多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农业防治。清除病残体,播前深翻土地,将带病表土和病残体深翻到深层,减少病原传播。精选种子,提高播种质量。提倡地膜覆盖,提高苗期地温减少发病。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及氮、磷肥,培育壮苗,适时中耕。

3、药剂防治。4月下旬至5月下旬,如天气预报有寒流侵袭,气温由20猛降至10以下,且有连阴雨3天以上,相对湿度达80%,黑斑病可能会暴发。应在寒流来临之前喷陶益(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历托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250300倍液,或20%敌唑酮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效。并可结合防治蚜虫与杀虫剂混合使用。从棉苗子叶平展期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直到现蕾为止。

 
\
陶益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
历托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
妙多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关键词:轮纹病棉花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