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黑果病

2018-02-02 12:30:32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棉铃黑果病

 

Diplodia gossypina Cooke

 

简介 

棉铃黑果病是棉花铃期的一种常见病害。在我国各棉区均有发生,发病程度由于受气候影响较大,在长江流域棉区普遍发生。病害会导致棉铃僵硬不开裂,逐渐变黑,棉絮腐烂,直接导致棉花减产。


\

症状

仅为害棉铃。发病初期铃壳呈淡褐色,全铃发软,后转为棕褐色,多僵硬不开裂,逐渐变黑。铃壳表面密生小突起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病后期铃壳表面布满煤粉状物,棉絮腐烂成黑色僵瓣状。 


\
 

病原

棉色二孢Diplodia gossypina Cooke,属半知菌亚门,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色二孢属。有性阶段为Physalspora gossypina Stavens.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球壳菌科、囊孢壳属。

1、形态。①分生孢子器球形,黑色,大小300400微米,埋生。②分生孢子梗不分枝。③分生孢子无色,椭圆形,单胞,成熟后黑褐色,双胞,大小(14.429.44)微米×(9.614.10)微米。④子囊座黑色,丛生,直径250300微米。⑤子囊长90120微米。⑥子囊孢子无色,单生,大小 (24421)微米×(717)微米。

2、寄主:棉花、花生、扁豆、豇豆、绿豆、甜瓜等。 

发生规律

1、病原越冬。病原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

2、传播。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病菌可直接穿透棉铃表面的蜡质层和皮质层,亦可直接穿透无蜡质多细胞的表皮茸毛或开放的气孔。 

3、发生特点。黑果病发生的温度范围较宽,但对湿度要求很高,雨量大发病重。在棉铃有损伤的情况下,如虫伤、机械伤、灼伤或其它棉铃病害等均可诱发黑果病大发生。此外,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发病重;田间病残体多易发病,土壤疏松、偏酸、腐殖质多的田块易发病;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减少棉铃损伤,从而减少病菌侵入的机会。避免农事操作损伤棉铃;及时防治铃期害虫,减少因虫伤而引起的烂铃。②发现病铃,及时摘除、剥晒,减少损失。病残体要集中销毁。

2、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浸种:用妙多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24小时捞出晾干播种;或用种子重量0.5%的妙多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历托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种。

2)、田间用药。发病初期开始喷施妙多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历托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陶益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佳蕴/鲜靓25%咪鲜胺水剂1000倍液,或泰米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翠伟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500300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


\
翠伟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
佳蕴/鲜靓25%咪鲜胺水剂)

\
泰米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
陶益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
历托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
妙多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关键词:棉铃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