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软腐病

2018-02-25 17:16:52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油菜软腐病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

 

 

简介 

 

油菜软腐病在高温高湿地区发病重,损失较大。芥菜型、白菜型油菜上发生较重,分布广泛。

 
\

症状

 

1、茎杆。油菜发病后,茎基部产生不规则水渍状病斑,略凹陷,表皮稍皱缩,继而皮层龟裂,内部软腐呈空洞,病势进一步扩展,病菌蔓及根部。

 

2、叶片。靠近地面的叶片叶柄纵裂、软化、腐烂。病部溢出灰白色或污白色粘液,有恶臭。病株叶片初始时萎蔫,早晚尚能恢复,晚期则失去恢复能力。轻病株部分分枝能继续生长发育,重病株抽墓后倒伏死亡。 


\

病原

 

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属细菌域、普罗特斯门、γ普罗特斯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果胶杆菌属细菌。

 

1、形态。菌体短杆状,周生28根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孢。

 

2、特性。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肉汁胨培养基上菌落乳白色,半透明,具光泽,全缘。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灰白色,半透明而有光泽,边缘明显。生长发育温度为238℃,最适温度2530℃;酸碱度范围pH 5.39.2,以中性为最适。对氧气要求不严格,缺氧条件下也能生发育。致死温度为50℃,病菌不耐干燥和日光照射,在室温下干燥2分钟即死亡。病菌可以在水中游动,条件适宜时以惊人的速度成对繁殖。病菌脱离寄主单独存在于土壤重,只能存活15天左右。病菌通过猪的消化道以后全部死亡。病菌侵入寄主后分泌一种酶消解寄主细胞中间层(果胶质),使植物组织解体软腐。还可分泌一种毒素破坏寄主细胞膜,使其养分外流。病菌利用这些养分生长繁殖。由于病菌对蛋白质及蛋白胨不起作用,因此引起的腐败并无臭味,但在病菌分解组织过程中,其他腐生细菌随之侵入,产生吲哚而致恶臭。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在病株体内和残体中繁殖、越夏和越冬。潮湿的堆肥或有机质适于病菌生存,是重要的侵染来源。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通过伤口侵入寄主,靠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传播。种蝇、黄曲条跳甲、莱粉蝶、菜螟等害虫虫体内外均可带菌,是重要的传病媒介。 

 

影响因素。1、虫害因素。昆虫的活动对病害流行关系极大,不仅咬伤寄主,造成伤口,且体内外带菌,起到接种传病作用,其中以种蝇幼虫传病作用最大。蚜虫等刺吸口器类昆虫也常带菌,取食时传播病菌。2、气候因素。遇害流侵袭或高温高湿发病重。冻害可加重发病。连续阴雨使寄主组织伤口不易愈合,降低寄主抵抗力,促使病害发展。3、栽培因素。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连作、过早播种、田间渍水、机械损伤等均可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水旱轮作或旱地实行23年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播前20天耕翻晒土,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油菜收获后深翻晒土。合理掌握播种期,防止冻害。深沟窄畦,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

 

2、彻底治虫,减少昆虫传病。用凯秀(3%溴氰•甲维盐微乳剂)3000倍液防治种蝇的成虫、莱粉蝶幼虫;或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 200250g,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耕翻,或结合灌水施入,防治种蝇幼虫。用圣约翰/卡雁(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防治蚜虫;用除甲透(44%氯氰•丙溴磷乳油)1500倍液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和菜螟的幼虫,减少昆虫传病。

 

3、药剂防病。发病初期喷下列药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200-1500倍液;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9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油菜对铜制剂敏感,要严格控制用药量,以防药害。


 

 

关键词:软腐病油菜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