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锈病

2018-03-04 18:22:42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小麦叶锈病 

 

Puccinia recondita Rob. ex Desm. f. sp. tritici Erikss et Henn.

 

简介 

 

小麦叶锈病又称小麦黄疸病,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在华北、西北及东北各地发生日趋严重。


\
 

症状

 

叶片受害,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桔红色疹状病斑,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比秆锈病的小,较条锈病的大。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夏孢子堆较小,不规则散生,多发生在叶片正面。有时病菌可穿透叶片,在叶片两面同时形成夏孢子堆。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暗褐色至深褐色、椭圆形的冬孢子堆,成熟时不破裂。有时也为害叶鞘,但很少为害茎秆或穗。 

 

病原

 

病原为隐匿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recondita Rob. ex Desm. f. sp. tritici Erikss et Henn.,属真菌界、担子菌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柄锈菌属。

 

1、形态。夏孢子黄褐色,单胞,圆形或近圆形,表面有微刺。冬孢子暗褐色,椭圆形至棍棒形,双胞,上宽下窄,顶端通常平截或倾斜。

 

2、特性。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既耐低温,又耐高温。夏孢子在相对湿度95%时即可萌发,萌发和侵入的最适温度为1520℃,潜育适温为1822℃,适温下潜育期为57天。叶锈病菌是一种多孢型转主寄生的病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在唐松草和小乌头上形成锈孢子和性孢子。我国尚未证实有转主寄主,仅以夏孢子世代完成其生活史。 

 

发生规律

 

病原越夏和越冬的地区都较广,我国大部分麦区,小麦收获后,病菌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冬麦秋播出土后,病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秋苗上危害、越冬。在晚播小麦的秋苗上,病菌侵入较迟,以菌丝体潜伏在叶组织内越冬。北方春麦区,由于病菌不能在当地越冬,病菌则从外地传来,引起发病。气温2025℃时经6天潜育,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影响因素。冬季气温高,雪层厚,覆雪时间长,土壤湿度大,发病重。春季旬均温度10℃时,若温度回升快且有雨露较多,病害发生严重。小麦抽穗前后,如降雨次数多,可造成叶锈病的流行。冬小麦播种早,出苗早,发病重。田间湿度大,也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04(有效成分)的叶锈特或三唑酮拌种。

 

2、农业防治。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合理搭配及轮换,避免长期单一种植。适期播种,适当晚播,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铲除自生麦苗和杂草。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翠米40%氟环•多菌灵悬浮剂)2500倍液,或翠箭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或福米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陶益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历托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妙多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 500倍液,或12.5%烯唑醇乳油1 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 0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喷1次,共喷2次。




\
翠米40%氟环•多菌灵悬浮剂)

\
翠箭43%戊唑醇悬浮剂)

\
福米30%苯甲•丙环唑乳油)



关键词:叶锈病小麦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