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旅游和农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2019-10-06 18:44:02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衡南县旅游和农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通过对衡南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探析了衡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衡南县;休闲农业;协调发展对策
 
近年来衡南县加快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通过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旅游+农业”组成完美结合,休闲农业正成为衡南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在衡南县的农地流转的实践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大面积的农地“非农化”式的旅游农业发展直接威胁当地的粮食安全,而且这种资本下乡组建的以旅游休闲公司动不动就集中成千上万亩土地发展旅游,其经济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还有待验证。[1]因此通过对衡南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探析衡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衡南县旅游和农业协调发展的主要优势
 
(一)自然环境。
 
衡南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具有气候温和、降水集中、夏秋多旱、暑热期长的气候物点。根据衡南气象站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平均气压1008.6hpa;年均平相对湿度80%,由于受冷暖气团相互交替影响,全年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平衡,主要降雨量集中在3-8月,年平均降水量1337.4mm;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蒸发量1468.7mm;年平均风速2.0m/s,实测最大风速为25.0 m/s;年主导风向NE 年主导风向频率19.4%
 
(二)农业资源。
 
衡南是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在如火如荼的经济大发展中,农业在整个衡南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0年末该县实有耕地面积65.76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12.24千公顷,水产品产量5.04万吨。完成人工造林7883亩,完成“三边”造林13664亩。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2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绿彤”茶叶、“绿贝”香菇、“鑫宝”白果、“健安”大米、古城西瓜、“喜雁”系列食品等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0个,合作组织成员2.56万户。接待游客43.5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27万元。全县有二星级饭店1家(华城大酒店);四星级乡村旅游点6个;省级旅游旅馆4个;AAA级景区1个(岐山森林公园)。“十一五”期间,衡南县农业综合开发连续四年荣获全市第一,林权改革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将GPS技术应用于林改技术工作;粮食生产和土地流转两项工作被誉为“衡南经验”在全省推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稳步实施,农村消费有效激活,整合资金1.57亿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示范村村庄规划;乡村清洁工程扎实实施,村庄整治平稳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三)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历史任务,在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国、全党要关注的重中之重。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带动关联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作用不可忽视。吴仪副总理强调全国在发展休闲农业进程中,要“以旅促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衡南县需充分有效利用和依附“三农”资源来发展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行业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重大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
 
(四)交通条件改善,特别是武广高铁的开通。
 
衡南县已形成由水陆空构成的大立体交通格局:京珠、衡枣、衡大、衡炎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通车里程360多公里,衡邵、潭衡西、衡岳、衡桂4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在建里程200多公里。衡南县所在地衡阳市在原来京广线与湘桂线交汇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位上又增加武广高速铁路、湘桂复线、衡茶吉铁路、怀邵衡铁路、安张衡铁路、3+5城市群城际轻轨铁路等6条铁路。再加上1条湘江航道通江达海,1个民用机场启动建设,衡南县的“高飞时代”指日可待,交通通达度的迅速提高为休闲农业扩大了客源市场。
 
二、衡南县旅游和农业协调发展的难点和问题
 
(一)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
 
衡南县大多数休闲农业项目没有彰显出乡土文艺、乡村特色饮食和民俗风情等具有特色乡土气味的文化品位,更没有对其进行深度加工和创新设计,致使衡南县大多数休闲农业特色不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休闲景点大多数是由各地农民自主承办,在开发休闲农业可以快速致富的思想的引导下,他们便急功近利的按照自己想当然的方式,更多的是模仿别人的模式进行开发,没有特色。
 
(二)产品类型雷同,缺乏创新。
 
在衡南县休闲产业的开发过程中,大多数经营者将休闲产业产品定为单一采摘为主或者是单纯的农业观光,甚少有经营者对其进行创新营销,导致产品多数雷同,对多数游客的吸引力不足,满足不了游客深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各企业在休闲农业产品设计过程中过分轻农业重休闲,没有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来发展休闲农业,更有甚者过分牺牲休闲农业,致使农业资源过度浪费。因此,由于产品雷同和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不当,同地区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不少经营企业面临倒闭。
 
(三)经营不规范,缺乏科学管理。
 
经营休闲农业项目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为当地农民。企业经营者很少会对其做岗前培训,致使其缺乏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企业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很少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大中专毕业生,使企业经营处于低水平运作。
 
(四)来自周边省市的竞争激烈。
 
周边省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并且有的已经形成品牌,如在数量上长沙市有1000多家、株洲市180多家,衡南县仅80多家;在发展水平上,经湖南省休闲农业协会评定和认定的五星级休闲农庄(含乡村旅游的企业)长沙市19家、邵阳市8家、湘潭市6家、衡南县仅5家(岐山、工联村、勤丰村、青冲村、陆堡村),这与衡南县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和的客源市场条件极不相称。   
 
三、衡南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一)增强产业扶持和引导。
 
战略布局和长远规划对休闲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各政府部门,如衡南县旅游局和农业局、农业协会等应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长远和总体规划,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此外,发展休闲农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就业途径和机会,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因此,各级衡南县政府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保证农民的权益,完善与之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实时提供各种诸如培训、工资等保障措施。
 
(二)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
 
发展休闲农业,要从长计议、统筹规划,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由于各地环境不同、地理因素差异、产业特色有别,因此,在编制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时,要要根据当地区域资源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合理布局,以科学发展观和永续利用为原则,克服盲目追求高档和过度开发现象,更不能牺牲农业资源来发展休闲农业。应做到的有序发展、相对集中的规模开发[2]
 
(三)突出特色,树立品牌效应。
 
首先,休闲农业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和景观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升级造农产品,充分体现家乡特色,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其次,为了把农产品发展成为旅游产品,经营者应该在“特”上下功夫,可以利用当地的区域特征和独特的土特产或者引进周边地区没有的特色产品来作为自己项目的特色。资源基础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源泉,开发建设中便应充分开发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休闲农业资源,突出当地的鲜明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如依托衡南县三塘镇松山村,依托现有鱼塘、集中成片连接的水田以及湿润的环境,应该引进虾蟹等特色水产品,打造无公害水产休闲产业;以衡南岐山、江口鸟洲为中心,可以布局四季林景欣赏、森林氧吧、森林自然浴等山文化休闲产业;借助茶油产区,可以布局茶花观赏、油茶栽培农艺活动、高科技炼油工艺参观等油茶休闲产业;依托湘江及各座中小型水库,可以布局荷花观赏、小舟采莲、水上跳伞、龙舟掌习、网箱养鱼互动等亲水休闲。总之要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形成具有衡南特色的休闲农业经济圈。
 
(四)重视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旅游业和农业结合而成的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涉及三大产业的经营内容,并蕴含了农业、旅游、生态等各方面的知识,需要专业的综合性人才来支撑休闲农业的发展[3]。因此,人才的培养是目前发展休闲农业的重中之重。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休闲农业企业可与专业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各类人才,包括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复合人才,主要传授管理学、生态学、旅游学,休闲农业概论、市场营销学、森林经济学、经济学等专业学术内容。其次,为了增加休闲农业的特色,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可以让从业人员对衡南县的风俗民情、休闲农业景点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还可以为从业人员提供农艺知识、菜肴烹饪等方面的培训,从而尽可能地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五)延长扩大休闲农业产业链,化解休闲农业供需矛盾突出问题。
 
以延长休闲农业产业链为导向,挖掘休闲农业文化内涵,注重参与体验,加快创意发展,科学配置种、养、加、销比例,鼓励产业间联合与协作,构建新型休闲农业产业联盟,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园区。观光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的,因此观光农业的目标市场在城市,观光农业经营者必须认识这种市场定位的特点,研究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及其对观光农业功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按季节特点开设观光旅游项目。如体验种植生活在春季,收获劳动果实或购物旅游在秋季,森林疗养在夏季,狩猎在冬季。这样可以开拓季节、定位市场,扩大游客来源。农家乐和小型休闲农业企业要主动与附近的大型旅游场所加强联合,形成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的格局。
 
注释:
 
[1]赵晓,陈金保.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问题[N].华夏时报,2014.07.10
[2]沈发明,张全智.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观光农业[J].河南农业,2010.7
[3]曲香艳,姜学海.青岛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思路研究[J].中国集休经济,2012.2
 
 

衡南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休闲农业是一种既保留了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又为游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休闲服务的产业,因而综合具备了第一、第三产业的特征,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休闲农业在西方发达国家起源较早,发展比较成熟,而我国休闲农业是在世界休闲农业成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城镇化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整体的发展稍显缓慢。与此同时,城市居民久居喧嚣的都市,生活工作压力巨大,迫切期待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休闲农业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其重要性日益被引起重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衡南县的休闲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众多、田园风光优美、民俗文化浓厚,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必要条件。但由于衡南县休闲农业起步较晚,还缺少合理科学的规划,尽管也相继出现一些休闲农业企业,但大多还处于初级开发与发展阶段,基本上是提供传统观光游览为主的产品项目,特色不突出,游客所需求的具有参与体验、休闲度假、疗养健身等内涵的休闲农业产品寥寥无几。因此,对衡南县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界定休闲农业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休闲农业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和进行实地调研,对衡南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客源基础以及发展休闲农业前景方面分析了衡南县发展休闲农业的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探析了衡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提出建设衡南县休闲农业生态园以发展休闲农业,并供衡南县政府和相关企业做参考。
 
  
 
衡南县乡约乡游,让你畅享“玩”美之旅
 
 
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 www.hnt.gov.cn 时间:20161114
  
近年来,衡南县以宝盖银杏节等乡村文化旅游节会为契机,做好县内银杏、有机玫瑰、有机茶园、蓝莓等特色种植以及湘黄鸡、乌鸡等特色养殖业文章,打造具有衡南特色的农村休闲观赏等旅游,助推衡南“全域旅游”发展,致力于打造“湘南生态农业旅游第一县”。
 
衡南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名胜古迹卓然不类,是旅游胜地和避暑佳处。东有怪石嶙峋,景观奇特的川口、麦园、桑田三大溶洞和碧波万顷的龙溪湖;南有林荫竹翠,万鸟和鸣的江口鸟洲;西有修竹挺拔,古木参天的岐山森林公园;南有风光秀丽的石牛峰;以及被誉为“衡阳第一祠堂”的王家祠堂。
 
近年来,衡南县充分利用“三面包围”衡阳市区的“近郊”优势和县内南岳机场、武广高速、衡桂高速、107国道等交通区位优势,致力于打造“湘南生态农业旅游第一县”。
 
衡南县委、县政府科学抓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控制和保护,把建设休闲旅游设施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有效做大了农业生态旅游和乡村体验旅游资源,培育出具有观光、采摘品尝、参观考察、科普教育等功能的乡村旅游。该县做好县内银杏、有机玫瑰、有机茶园、蓝莓等特色种植以及湘黄鸡、乌鸡等特色养殖业文章,实行以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种养殖观光业,打造具有衡南特色的农村休闲观赏等旅游产业。
 
目前,衡南县已拥有岐山森林公园、江口鸟洲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谭子山工联村、宝盖镇2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宝盖镇1个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工联村1个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近尾洲镇莲湖湾生态农庄、栗江镇青峰湖农旺庄园等4个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7个湖南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3个湖南乡村旅游“十大好去处”。全县旅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彰显了该县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
 
该县还按照交通布局,科学规划了岐山-鸡笼、莲湖湾-大洲岛、江口鸟洲-冠市-宝盖、花桥龙溪湖-滑翔基地等西部、南部和东部四条旅游线路,以景点带景区、以景区带全域,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衡阳市旅游外侨民宗局 供稿)
 
 
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
 
力争到2020年营业收入超万亿元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推动业态升级、设施升级、服务升级、文化升级、管理升级,到2020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力争超万亿元,实现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
 
通知强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要体现“五个升级”。一是培育精品品牌促升级。创新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镇);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增收机制完善、示范带动力强的现代休闲农庄。组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等活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多样的品牌。二是完善公共设施促升级。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和金融机构等不同渠道资金,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因地制宜兴建各具特色的配套服务设施。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促升级。组织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行动,培育一批积极性高、素质强、善经营的管理经营人才,提升从业人员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鼓励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提高从业者素质能力。四是传承农耕文化促升级。结合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和产业特色,挖掘农村文化,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认定和传承利用工作。五是注重规范管理促升级。加大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宣贯力度,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诚信教育、服务考核和安全宣传教育。
 
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管理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把开展升级行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尽快组织制定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计划并指导实施;要强化政策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完善具体实施意见;要强化宣传引导,大力宣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政策措施,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要强化公共服务,加大统计监测力度,加强动态管理考核,努力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增强人才智力支撑。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www.fx361.com 2017-07-27 16:14
文锋
 
【摘要】重庆市璧山区把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统筹城乡先行区”作为发展战略目标之一。近年来,璧山大力实施“全域景区城市”建设,努力挖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璧山既着力建设“绿城、水城、古城”,又努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璧山的大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可资借鉴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 休闲 旅游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2015年,璧山确立了建设“全域景区城市”发展战略,努力打造“重庆郊区旅游的优秀目的地”,着力建设“绿城、水城、古城”同时,注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及经验,可供参考借鉴。
一、璧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统筹规划缺位
 
一是参与主体多,但各自为政。璧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基本上是以企业、业主、农户自主开发,未能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不能提供集中集群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不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旅游品牌。二是缺少整体规划。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投资主体由于能力局限,忽视前期深度调研和整体规划,发展随意性较强,市场定位不明,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存在突出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二)产业支撑乏力
 
一是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关键认识不清。许多人误以为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么是“请城里人到乡下走一走,看一看”要么是“办个农家乐,让城里人吃吃饭打打牌”,在实际建设中,让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很少甚至没有。这导致休闲旅游内容不丰富,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不能吸引回头客。二是不注重农业产业链条完善,导致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受季节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璧山过去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建设大多利用农作物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吸引游客,如八塘镇樱桃谷、大兴镇葡萄风情园等。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应致力于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商品—礼品—体验品”的转变、增值。
 
(三)管理体制滞后
 
一是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缺乏明确界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兴起时间非常早,有资料记载,意大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现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近年来,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兴未艾,但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内涵外延及品质要求、环保要求迟迟未能明确。二是多头管理,造成管理缺位或政策冲突。目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头管理,造成了实际上的管理不到位,政策、制度、行业管理等无法统一,而单个业务部门难以牵头组织实施相关发展规划,导致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处于自发和无序发展的状态。
 
(四)扶持力度不够
 
一是没有专项扶持资金。投资者无力兴建道路等基础设施,政府通过产业补助资金建设的基础设施往往又达不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要求,导致许多相关的道路、配套设施等软硬件设施较差,有的地方旅游车根本进入不了。二是缺少优惠鼓励政策。现有的扶持政策只是从农业产业角度进行扶持,缺少鼓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门政策,激励力度不够政府的引导作用难以体现。三是用地问题未能解决。目前土地问题是制约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突出政策性因素。必辅助设施建设以及规模扩大都受到土地要素制约,以致于项目建设中的建筑物多数系违章建筑。
 
二、璧山区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探索及经验
 
(一)统筹规划,打造“主题农业公园”
 
璧山引入“主题农业公园”概念,在璧北10万亩蔬菜基地、璧南10万亩果木基地和璧西5万亩果木基地观光带基础上,统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一是建设“绿色蔬菜主题公园”。分别围绕璧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蔬菜核心种植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春海花乡生态休闲农庄、云雾山樱桃谷等景区(点),拓展蔬菜产业的休闲观光功能,建设“绿色蔬菜主题公园”。二是建设“精品水果主题公园”。围绕璧西沃柑科普教育基地、福禄山庄、卫寺蜜柚种植基地、露德堂、璧山葡萄风情园等景区(点),建设“精品水果主题公园”。三是建设“特色苗木主题公园”。围绕璧南翰林山庄、渝西苗木基地、稻菜轮作示范园、三合茶叶种植基地、欧洲月季观赏园、禹王观戏台、谢唯进故居、登云坪凉伞云遮、汉代画像石棺遗址等景区(点)建设“建设特色苗木主题公园”。
 
(二)突出重点,狠抓产业链条完善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基础是农业,关键也是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取得好的发展,必需依托原有的农业发展基础,深入挖掘当地农业的特色、特点,丰富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璧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从农业资源、生产条件、季节特点、经济状况出发,结合“主题农业公园”规划,打造一批集精品农业生产、科普教育、农耕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园区;注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开发独具特色农业产品,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形成了我区集“游、玩、吃、住、购”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特色。
 
(三)規范发展,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健康发展,核心是提高服务质量。璧山着力通过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实现规范管理,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明确建设标准。璧山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农家乐、美丽农庄等),在经营环境、硬件设施等方面制定统一建设标准,实行划分等级经营。二是明确服务标准。璧山对接待规范、客房服务、餐饮卫生、安全保障、游乐区管理等方面,制订行业管理标准和服务管理办法,做到对标管理、有章可循。三是注重人员培训。璧山针对农业劳动力素质能力特点,大力开展农艺知识、菜肴烹饪、食品卫生、安全生产、诚信意识、森林防火等方面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四)强化组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联动协作。璧山狠抓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保障机制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领导任组长,整合农业、旅游、工商、税务、财政、宣传、金融等部门力量,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宣传。二是实施多元化投融资政策。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或设立专项基金,列入年度预算,采取定点投入、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扶持特色明显、运行规范、前景广阔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三是创造宽松发展环境。璧山积极创造宽松政策环境、舆论环境、社会环境、服务环境,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开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建立起“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四是零活的用地政策。璧山农业部门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采取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五是明确的考核奖励政策。璧山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列入有关职能部门和镇街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对成效明显、成绩突出的镇街,示范作用大的项目和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增收明显的典型业主,给予表彰奖励。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