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

2019-11-29 17:09:57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
 
日期:2011-05-23 11:01 发布单位: 来源:农业部办公厅
 
农办农[2011]5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根据农业部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统一部署,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转变植保防灾方式,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推进绿色防控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实施绿色植保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绿色防控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障粮食丰收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绿色防控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既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也不能满足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绿色防控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还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作业风险,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同时,还显著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分区域、分作物优化集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配套技术。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发动等措施,大力示范推广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为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支撑作用。
 
(二)主要原则
 
政策扶持。整合资源,多渠道争取各级财政和相关项目扶持,积极探索病虫害绿色防控补贴机制,促进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优化技术。通过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保障安全。优先在园艺作物优势产区示范和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程度,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多元推广。加强农科教协作,建立以各级农业推广部门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涉农企业和农民带头人广泛参与的绿色防控多元化推广机制。
 
(三)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率先在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北方反季节蔬菜基地和农业部园艺产品标准园区示范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国蔬菜、水果、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其它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30%以上,绿色防控实施区域内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确保农药安全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一)生态调控技术
 
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二)生物防治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螨、绿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虫、苏云金杆菌(BT)、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牧鸡牧鸭、稻鸭共育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生化制剂应用技术。
 
(三)理化诱控技术
 
重点推广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板、蓝板)防治蔬菜、果树和茶树等农作物害虫,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四)科学用药技术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普及规范使用农药的知识,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把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大力支持,积极推进。要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行动。
 
(二)增加资金投入。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扶持资金,支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和宣传培训等工作。要积极创新机制,制定相应扶持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充分利用相关病虫防治经费,探索绿色防控技术补贴和物化补贴模式,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建立企业共建、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推广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扩大示范推广。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推广应用能力不足,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应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作物,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展示区,不断扩大示范推广规模,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和农民广泛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要把绿色防控的推广应用与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整村、整乡、整县推进和跨区域绿色防控。
 
(四)积极宣传引导。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现场会、田间培训等方式,加大绿色防控工作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绿色防控的典型经验,让社会了解绿色防控的作用,让领导知道绿色防控的效果,让农民增强绿色防控的信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要结合相关培训项目,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掌握绿色防控技术的带头人。
 
(五)强化技术指导。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积极开展农科教协作,引进专家和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和协作公关,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和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的指导,及时向农民推广、推荐一批实用技术和优质防控产品,积极帮助解决绿色防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绿色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省农委印发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意见
 
发布时间: 201107061739      稿源: 省植保总站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精神,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转变我省植保防灾减灾方式,促进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稳步发展,省农委近期制定并印发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意见。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目的意义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化学农药使用数量比重较大,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病虫害暴发几率增加、农药残留超标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既不能满足农业标准化生产尤其是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需要,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绿色环保理念。通过转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重点、防控策略和防控方式等植保工作思路,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使用率,减少农药污染,确保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园艺作物和主要粮食作物为重点,优化集成病虫害绿色防控配套技术。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逐步扩大辐射推广覆盖范围。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发动力度等措施,引导农民自觉接受和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切实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三、目标任务
 
率先建立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作物及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2011年,园艺作物主产县(市、区)应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核心面积不少于100亩,辐射推广面积不少于1000亩;粮食作物主产县(市、区)应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核心面积不少于1000亩,辐射推广面积不少于1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辐射推广区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同时,不断扩大辐射覆盖范围,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蔬菜、水果、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积达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其它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30%以上。
 
四、主推技术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防虫网物理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技术;昆虫性诱剂诱杀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技术;杀虫灯诱杀鳞翅目等害虫技术;色板诱杀蓟马、粉虱、蚜虫技术;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技术;捕食螨防治害螨、粉虱和蓟马技术;多杀霉素防治蓟马、小菜蛾技术;超敏蛋白、寡糖诱导抗病虫、抗逆性应用技术。
 
()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捕食螨防治柑橘、苹果害螨技术;捆绑诱虫带诱杀越冬害螨技术;昆虫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食物源诱杀剂防治柑橘实蝇技术;多抗霉素等生物制剂防治果树病害技术;高效低毒杀菌剂代森锰锌(进富)等防治病害技术。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黄板和蓝板等色板诱杀害虫技术;昆虫性诱剂诱控害虫技术;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Bt制剂、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防治茶叶害虫技术。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深耕灌水灭螟技术;选用抗病品种防病技术;种子处理预防病虫技术;自然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稻鸭共育技术;昆虫性诱剂等诱杀技术;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苏云金杆菌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技术;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技术;井·蜡质芽孢杆菌防治稻曲病和稻瘟病技术;防虫网、无纺布秧田覆盖预防病毒病技术;醚菊酯防治稻飞虱技术。试验示范生态工程控制稻飞虱技术;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技术;调整播栽期避害预防病毒病技术;宁南霉素、毒氟磷、超敏蛋白等抗病毒剂预防病毒病技术。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技术;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技术;适期播种以减轻病虫为害技术;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生物源农药和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高效低毒杀菌剂防治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等病害技术;阿维菌素、吡虫啉、腚虫咪、辛硫磷、毒死蜱等防治小麦蚜虫、麦蜘蛛、吸浆虫、地下害虫等虫害技术。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抗()病品种技术;调整播期控制玉米粗缩病技术;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技术;投射式杀虫灯和玉米螟性诱剂诱杀玉米螟成虫技术;释放赤眼蜂寄生灭杀玉米螟卵技术;投撒颗粒剂防治玉米螟幼虫技术;高杆喷雾器喷施Bt防治玉米螟技术。
 
五、工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管理,落实专人负责,有序开展工作。要认真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确保绿色防控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加强合作配合。各地要积极开展工作配合与项目合作,将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业部园艺产品标准园区、城市蔬菜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等工作或项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强化示范区组织化程度,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的统一管理,形成统一的产品品牌,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可持续应用与发展。
 
()加大资金扶持。各地要努力争取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扶持资金,积极开展先期投入引导。相关病虫防治经费用于绿色防控工作要有一定比例。要积极探索绿色防控技术补贴和物化补贴模式,带动有关企业、专业组织和农民自觉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逐步实现多元化投入机制。
 
()加强宣传指导。各地要通过开办田间学校等方式,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田间使用方法培训,培养一批掌握绿色防控技术的带头人。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现场会、科技下乡等途径和方式,加大绿色防控宣传引导,提高大众认知程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同时,要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和重大病虫害积极开展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指导,大力推介成熟、实用技术和优质防控产品,及时解决绿色防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绿色防控技术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