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进会:新型职业农民开班讲话

2020-08-04 17:06:10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新型职业农民开班讲话
 
www.hfnews.net 2020-01-31 08:44
时间:2020-01-31 08:44:30
 
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进会议”,这是继农业农村部在商丘举办“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培训班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场会”和省上昨天在**举办“全省产业扶贫农民培训现场推进会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管理培训班”之后,我市专门召开的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1号文件及“全省产业扶贫农民培训现场推进会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管理培训班”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经验,查找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形势,理清发展思路,部署新时代新起点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工作,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和产业扶贫。前面,小龙同志通报了“2017年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市级绩效考核”情况,对2018年工作做了具体的要求,我认为通报非常准确、非常到位,希望各县区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县区就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了总结交流,深刻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市上考核组现场反馈的问题都认真进行了整改。听了7位同志的发言,我觉得非常欣慰,我觉得大家对培育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敢于亮短揭丑、工作越来越实,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希望大家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下面我将四点意见。
 
一、近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成效显著
 
习总书记“农民观”的新表述就是要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谁来种地”问题。2014年以来,市县区认真贯彻中央、省上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创新方式方法,认真组织推进,经过几年持续努力,全市在制度建设、队伍发展、模式创新、质量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着重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逐步健全。近年来,市、县(区)都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和奖励扶持办法”及“农民教育培训‘十三五’发展规划”,初步建立起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四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逐步建立。建立以“农广校”为主体,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以“农业企业、产业科技园区和农民合作社”为基地,能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形式、经常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初步构建有主体、多层次、广覆盖的职业农民培养新体系。全市现有承担职业农民培训任务的机构20个,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及实习实训基地45个。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逐步壮大。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及培训需求,重点聘请省上知名专家教授、市县农技人员和乡土人才共计446人,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并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机会,积极开展师资能力提升,培养了一批有理论、重实践、懂农民的农民培训师资队伍。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逐步显现。2014年以来,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培育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全市累计培育初、中级新型职业农民9387人。涌现出了**等一大批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典型代表,他们已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领头雁”,在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
 
(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逐步提升。市县区通过积极实践探索,总结了一批较典型、易操作、可复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市农广校总结的“‘3222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集中理论培训+交流研讨+实践实训+现场观摩”的农民精准培训模式,**县总结的“五个对接”、**县总结采用“22334”、**县总结的“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操作+异地观摩交流”、岷县总结的“五个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育模式,灵活运用“行政干部讲政策、专家教授讲技术、企业能人讲经验”及“请进来、走出去”等有效形式,让学员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互相交流学,全面提升了培育效果。
 
二、准确把握进入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产业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重在教育。要把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放在首要突出位置,农民教育培训事业要成为压舱石。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自然条件严酷、灾害频发,山大沟深、土地呈碎片化,产出效益低、青壮年不愿种地,城乡之间资源要素流动不平衡导致的农村空心化和“谁来种地”问题依然很突出,并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因此,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骨干,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贫困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迫切要求。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的重要途径,产业扶贫产业振兴需求迫切。产业扶贫、产业振兴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农业部门的头号任务,要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全市农民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接受过系统性农业教育培训的农民不足十分之一,职业农民接受中等教育以上的不足四分之一,因此,只有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努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才能有效强化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农业产出率,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吸引更多人留在乡村、发展农业。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举措,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迫切。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率逐步提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兴起,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达到1万多家,但普遍都面临着带头人不强、骨干人员数量不足,组织化程度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空壳社等突出问题。个体强则主体强,因此,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市场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方式,广大消费市场需求迫切。“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已成为进入新时期农业供给侧改革及农业发展的主旋律,群众的消费观念彻底发生了从量到质的转变。农村是绿色、有机等生态产品供给的重要基地,迫切需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生产要求、质量品牌意识强的新型职业农民,让绿色发展理念进田间、进基地,倡导广大农民节水节肥节药,强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探索建立绿色生产规范,在广大农民中厚植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农业农村创业创新需求迫切。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渠道,首先是解决好人的双向流动问题。近年来,随着外部就业压力增大,各类返乡下乡人员逐年增加,农村创业创新掀起热潮,但创业项目选择盲目、创业技能不足等问题也十分突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对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农民创业导师、农民企业家、农业职业经理人、服务人员等需求激增,因此瞄准返乡下乡人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创业孵化和延伸服务,有效引导人才合理流动,能够进一步激发农村创业创新热情,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动能。
 
同志们,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经营者队伍,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经过近几年实践探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与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与务农农民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处于开局起步阶段,困难与挑战仍然十分艰巨。一是乡村青壮年劳动力仍然呈流出趋势,“缺人”现象没有彻底扭转,很多地区的留守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劳动力,培训存在组织困难、农民参训意愿不高、年龄偏大等现象;二是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很多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学不懂、弄不通、用不上,抗市场、灾害风险能力差;三是地方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培育机构的重视程度都还不够,整合培育项目资金,以单纯培训代替培育,培育过程没有创新,参观学习走马观花,跟踪服务没有开展、扶持政策没有落实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培育效果,影响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问题是导向,我们不能回避,需要农业部门高度重视,瞄准症结,研究解决,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突出重点、求实创新,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制机制
 
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扶贫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国家级试点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任务就是继续建制度、壮队伍、提质量、夯基础。
 
(一)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推动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写入中央有关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等文件,都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制度建设。中央1号文件连续多年对新型职业农农民培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特别是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是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文件的四个部分(一、二、三、十部分)从重要意义、培育方向、培育要求、政策保障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认真的研究和学习。市县(区)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部门职责,完善现有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和奖励扶持政策,围绕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导向,出台实施细则,增强农业从业吸引力;建立完善的职业认定管理体系、推动创业就业支持到位、保险福利水平到位、制度实施保障到位,吸引、储备更多高素质劳动者投身农业。
 
(二)进一步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各县区要积极争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资金,以整市推进为契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不断培育发展壮大职业农民队伍。坚持育人与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结合,全面开展贫困村合作社负责人轮训工作,进一步规范、提升合作社的自我发展和服务、带动贫困发展的能力;坚持育人与贫困户发展技能相结合,大力培育周期短、见效快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提升贫困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坚持育人与农业农村服务需求相结合,加大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农机手等专业化服务人员培养;坚持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分层分类抓培育、建队伍。
 
(三)进一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各县区、各培育机构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坚决杜绝以“培训”代替“培育”的现象,彻底完成由“办班”到“育人”的转变。加强需求调研和内容设置,在提升培育针对性上下功夫;加强过程管理和标准建设,突出培育规范性上下功夫;要在加强政策扶持和延伸服务,提高培育有效性上下功夫。一是精准培育对象。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库,真正遴选有意愿、需求、基础的农民参加培育。二是精选培训机构。主管部门要制定工作方案、分解培育任务,统筹利用好农广校和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积极参与培育,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培养机制,鼓励参与培育。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培育模式,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协同作用。三是精心组织实施,坚持分类施策和因材施教,按产业类型组建培训班,围绕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设置培训模块和课程体系,统筹开展各类职业农民培训。
 
(四)进一步夯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各县区要积极争取政府、编制、财政等部门支持,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监管体系和农广校体系建设,增加人员编制、列入专项经费、配备培训设备,切实把农广校系统建成基础设施优良、功能发挥齐全、能有效承担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赋予其统筹协调及监督管理职能,上联行政部门、横联各类机构、下联农村农民,上下齐心,形成合力,发挥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作用,发挥好专门机构和主渠道基础支撑和桥梁纽带作用。
 
四、扎实推进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2018年,我市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国家级试点市,省上安排我市补助资金760万元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按要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500人。为抓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我提五点要求。
 
(一)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安排部署。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会后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争取政府及财政、发改、教育、人社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员单位的支持;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抓紧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实施方案和县区七个子方案”;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合理分解培育任务,科学制定培育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重点引领,发挥示范效应。市农广校要切实实施好100名新型农业经主体带头人示范培训,各县区要严格按照《2018**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任务分解表》安排的任务,认真实施好1000多名合作社负责人轮训工作、1000多名贫困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近1000名村级防疫员培训工作、700名农牧厅包抓督导队示范培训等培训任务。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机构、实训基地和培育模式,为今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化支持服务,促进全面发展。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管理,市上要做好中级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各县区要做好初级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引导、支持、鼓励技能型和服务型职业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信息统计和入库管理,制定奖励扶持政策细则,把土地流转、产业扶持、金融保险、人才奖励激励、社会保障等奖励扶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要引导、鼓励、聘请一部分农业系统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开展全周期跟踪指导和服务;要引导、鼓励、支持成立“**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协会或产业联盟”,实现抱团发展。
 
(四)强化监督考核,提升培育效果。农业部门要强化第一责任和主体责任,要组织、安排农民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机构(农广校)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确保培育过程真实、规范;各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中央财政项目资金有关规定,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强化资金监管力度,细化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资金用途和比例,把制度挺在前面,强化督促检查力度,确保使用效益。落实绩效考评各项工作要求,以培育对象满意度为核心指标,按要求对所有培训教师、培训班组织和学员满意度实行线上考评。
 
(五)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各地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一批好经验、好典型、好模式,树立发展标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他们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新形势意味着新机遇,新阶段意味着新起点,新要求意味着新考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明确、目标宏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以此全省、全市会议为契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真抓实干,再创佳绩,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打造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把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办成乡村人才振兴的摇篮,为推进产业扶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