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农业产业化工作概况

2020-08-10 06:27:52 作者:admin 来源:衡南县农业局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衡南农业产业化工作概况
 
来源:衡南县农业局 时间:2018-08-10 12:00:13
 
近年来,我县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一件大事来抓,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国民经济和发展全局,用现代工业理念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十二五”期间,全县年均粮食总产在60万吨以上,出栏生猪161 万头、家禽3467万羽,农业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67.93亿元增至2015年的116.85亿元,年均增速9.8%;人均GDP201016110元增至2015年的29390元,年均增速12.7%
 
一、发展现状 
 
——5片传统农业生产基地。 全县有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30万亩、双低油菜基地50万亩、优质蔬菜瓜果基地25万亩(复种面积)、特色经济林基地20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到10万亩。 
 
——9大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莲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湘健果业标准园、广林玫瑰产业园、绿贝食用菌生物科技园、森本循环农业示范园、九龙生态农业种植园、莲湖湾湿地农耕文化休闲园、宝盖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园、丰旺牧业牲猪养殖园等9大产业园区。 
 
——10个著名农业产业品牌。“大三湘”茶油、 “绿贝”香菇、“喜雁四宝”、“杨裕兴”面业、“绿彤”有机茶、“雁蓝”蓝莓、 “鑫宝”白果、“余岭”玫瑰香猪 、“森香”木业、“波西曼”菜籽油等10个品牌在全省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大三湘”茶油、“绿彤”茶叶得到欧盟认证和农业部有机农产品认证,并分获省农博会金奖、银奖;“波西曼”猪饲料、“喜雁四件宝”熟食 、“森香”楼梯、“健安吉祥”大米等4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杨裕兴”面业为湘南地区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百年老字号”企业;莲湖湾农业公司选送的“福莲串珠”获全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50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大三湘茶油公司于20169月升级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广林农业、森香木业、绿贝生物于201610月晋升为省级龙头企业,全县省级龙头企业增至7家,分别是:杨裕兴面业、伟利米业、九龙生态、绿贝生物、广林农业、喜雁四件宝和森香木业。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淘汰一批规模较小、产业前景不佳、环保不达标的老龙头企业,补充了一批新兴企业,全县市级龙头企业数量为42家。 
 
——10家省星级以上休闲农庄。全县共有省星级休闲农庄10家。其中,省五星级休闲农庄1家(绿野梦缘生态度假村)、省四星级休闲农庄4家(芙蓉山庄、杨湖枣园、绿叶茶庄、玫瑰山庄)、省三星级休闲农庄5家(天子泉农庄、晓琳休闲农庄、火田山庄、菲霖休闲农庄、麒麟农庄),莲湖湾生态农庄与绿野梦缘生态度假村被国家农业部评为2016中国最美休闲农庄。 
 
二、发展规划 
 
——发展定位。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村、惠在农民”的发展要求,强力推进大宗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把做强农业产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努力把衡南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农产品基地大县、农产品加工大县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强县。 
 
——发展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业带基地,加工促生产,大力推动“龙头兴农”,引导农业朝“产业现代化、产地基地化、产品深加工化、销售电商化”方向发展,大力推动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农业与休闲结合,加快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发展重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个重点,按照“1+6+X”模式,以云集工业园为依托,以衡云干线和云集大道为骨架,新建一个大型农业产业化综合园区,做大粮食产业链、油料产业链、蔬菜产业链、禽畜产业链、特色经济作物产业链和休闲农业产业链等6大农业产业链条,做强油茶、蔬菜、中药材、蓝莓、玫瑰、食用菌和大米加工7大主打产业。 
 
——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总产值达到4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加工企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比例达到3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精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全县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五星农庄3个,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四星农庄10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0家,三星级农庄20个。      
 
——发展措施。(一)进一步完善2013年《衡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增加财政投入,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培优培大培强,对投资额大、销售收入增长快、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企业优先给予财政扶持,鼓励他们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创建精品企业。
 
(二)加快完成土地承包颁证确权工作,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一流转五服务”模式,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为发展农业产业升级,规模经营,形成区域化布局创造条件。
 
(三)创建农业投融资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进“淘宝”,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创建“互联网+”农产品销售信息平台,培育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四)充分利用好上级产业化扶持资金,按照“来源不变、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多个口子进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重点用于七大产业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五)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促进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入股、转让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和鼓励金融、保险、科技等市场主体参与产业化经营,完善多元化的组织结构;引导企业创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养造就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懂经营、会管理、重信用、作风好的企业家队伍。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