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发40年,衡南县翻天覆地40年!

2020-10-08 01:21:34 作者:admin 来源:衡南县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改革开发40年,衡南县翻天覆地40年!
 
衡南县广播电视台 2018-12-19 17:14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40载栉风沐雨,衡南与全国各地一道,勇于创新、勤于改革,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人间奇迹。
 
 \
 
▲坐落在衡阳市中山北路的衡南县老机关大院(陈太仰 摄)
 
 \
 
▲衡南新县城全景图
 
 \
 
▲衡阳南岳机场
 
 \
 
▲建成的土谷塘航电枢纽
 
1座机场、4条河流、6条高速、7条铁路横连东西、纵贯南北、放射机遇,从县城云集出发,5分钟乘飞机,10分钟上高速,15分钟到市区,2小时可以通达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一张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渐次织就,成为衡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在“项目动车”的牵引下,市场发育越来越快,市场机制越来越活,衡南已然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并顺利跻身全省经济强县前二十强。
 
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光辉的历程,为衡南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县城中心到田间地头,从生态新城到产业园区,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民生改善,触目所及,让人切身感受到这颗崛起的“湘江明珠”沐浴在改革春风中所焕发出的勃然生机与活力……
 
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改革春雷一声响,随着市场被逐渐放开,衡南县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衡南经济走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据统计,197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仅有1.72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全县经济总量持续扩张,连续跨越几个台阶。
 
——2008年,全县GDP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6.69亿元;
 
——2012年突破200亿元;
 
——2016年突破300亿元;
 
——2017年达到349.89亿元,是1978年的203倍。人均GDP 2017年达到3.21 万元,是1978年的160倍。自1993年以来,衡南GDP总量稳居全市前三位。
 
经济总量加速壮大的同时,三次产业也在协调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优化。2017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942.736.4,与改革开放初相比,一产业比重下降了44.6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22.522.1个百分点。产业发展方式由“一二三”,转变为当前的“二三一”,形成了“一产稳中求进、二产转型升级、三产做大做优”的发展新格局,并正在向“三二一”迈进。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县域财力的提升。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6亿元,是1990年的41.1倍,年均增长14.8%。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429元,是1990年的35倍,年均增长14.1%。特别是,近年来我们不断提升财税收入质量,财政总收入税占比由2015年的64.13%提升到2017年的77.49%。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有效应对风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
 
▲衡阳梦东方旅游度假区梦里故湘古镇效果图
 
产业转型加速推进
 
在衡阳梦东方旅游度假区项目的施工现场,高塔林立,人来车往,这个衡南目前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自20178月开工建设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据悉,衡阳梦东方旅游度假区项目将让文化小镇、科技小镇、森林小镇、农耕小镇与5大主题公园在衡南华丽呈现,形成衡阳“北有南岳、南有梦东方”的旅游新格局。
 
“梦东方”项目,只是衡南40年产业转型加速推进的一个缩影。
 
40年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实际,将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作为强县之基,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形成了具有衡南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衡南一直致力于向农业强县转变。1978年,全县一产增加值仅1.12亿元。随着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到2017年,全县一产增加值达到73.41亿元,增长了近64.9倍。40年里,衡南也先后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百个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等诸多荣誉。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省级8个,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规模达51个,大三湘茶油、广林玫瑰等成为衡南农业新的代言。
 
改革开放以来,衡南县努力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大力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工业经济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撑。如今的衡南,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家,实现产值239.4亿元,是1999年的31.4倍,年均增长21.1%。特别是自2005年县工业集中区启动建设以来,该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企业引进力度。十余年来,园区已开发面积5.6平方公里,建设、投产企业达78家。随着大三湘油茶、得意电子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快速成长,特变电工南方智能电网科技产业园等大项目正式签约,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2017年园区工业税收突破亿元大关。
 
1978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不到第一产业的四分之一。40年来,传统服务业总量不断增加,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服务业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3年,全县第三产业完成62亿元,首次超过第一产业。2017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7.21亿元,是1978年的508.8倍。其中,休闲旅游业迅速崛起,梦东方旅游度假区、汇景度假小镇等重大旅游项目蓝图恢弘,宝盖银杏节、泉湖二月八等品牌活动有声有色,江口鸟洲、岐山等精品景点声名鹊起,衡南逐步成为湘南地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
▲衡阳市第二届宝盖银杏文化节暨衡南乡村旅游节开幕式现场(陆昕 摄)
 
 
 \
▲三塘镇小流域治理展现山水生态“画卷”(唐俊 摄)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40年来,衡南县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战略机遇,全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基本成型,县城乔迁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华丽升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交通网络飞速发展。衡南东南西三面环绕衡阳市区,南踞北粤门户,北扼三楚咽喉,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40年的发展建设,衡南驶上了高速公路、乘上了高速列车、插上了腾飞双翼。境内现有1个机场、1个航电枢纽、2条国道、3条省道、4大河流、6条高速、7条铁路,逐步构筑起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极大地缩短了衡南与世界的时空距离。2017年,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461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0.12公里,衡阳南岳机场开通航线21条。
 
\

城镇发展日新月异。2003年,衡南县治乔迁云集,彻底结束了有县无城的历史。经过15年的发展,县城已建成面积达9.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0万,建成主次干道约65公里,县城“两纵两横”主骨架路网基本成型,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深入实施,生活配套日趋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生态宜居水平首屈一指。小城镇特色差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三塘镇、栗江镇成为全国重点镇,宝盖镇获得全省特色旅游小镇称号。2017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71%
 
农村面貌大为改观。改革开放40年,不仅最大限度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更让农村的旧颜换了新貌。2017年,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3406公里,农村通客车率达到100%。“村村响”“户户通”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农网升级改造、光纤下乡均取得积极成效。全县共创办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秀美村庄示范点64个,宝盖镇宝盖村、栗江镇大渔村获批全国“传统民居保护村落”,宝盖村还进入“中国100个特色村庄”行列,花桥镇高新村获批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
▲农耕文化展(周琪 摄)
 
 
 \
▲农业专家到大棚蔬菜基地为农民现场传授蔬菜管理技术(陆昕 摄)
 
绵延绿色助力脱贫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衡南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围绕生态抓整治、抓保护、抓发展,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近年来,全县相继关停了十五小企业和松江地区重污染企业,大力开展了砖瓦、采石场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有效地堵住了污染源头。全县4个地表水考核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2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9.5%
 
在森本生态农业的组培车间,成百上千个透明玻璃罐整齐摆放在组培架上,瓶罐里的每一颗幼苗都是利用植物体的一部分,如一段茎干、一个细胞,进行人工“组织培养”。
 
目前,衡南县共创办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秀美村庄示范点64个。2014年以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2203人,减贫率达56.98%,年均减少8050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83%降至2017年的2.55%,年均下降1.32个百分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1773588人。
 
 \
 
▲茶市镇怡海村
 
提升“红利”百姓满意
 
“做梦都想不到能住上这么敞亮的房子!”今年初,衡南县三塘镇洲市村甘冲组贫困户王祖德从县委书记杨洪峰手里感激地接过新居的钥匙,他成为衡南县首批14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的一员。
 
前不久,江口镇贫困户李明初因突发脑梗被送往县人民医院就医,在治疗8天后,病情得到好转。出院时,他通过“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6800元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了近6000元。
一系列的民生举措,彰显了党和政府的涓涓爱民之情,让宏大蓝图有了可体味的温度。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到2017年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207元、19023元,均为2013年的1.4倍。
 
\

收入的提高促进了消费观念的改变。2017年,全县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4923元,用于科教文娱消费支出2445元,人均住房面积达到60平方米,分别为2013年的1.61.91.4倍。
 
40年来,从工人到农民,从老人到儿童,从企业职工到灵活就业和临聘人员,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险范围。到2017年,全县五大保险参保对象已接近180万人次。城乡医保参保率、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均达到100%,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35.6张。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城乡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十年来分别增长了3.8倍、6.1倍,集中、分散特困供养对象人均供养标准分别增长了3.1倍、6.2倍。
 
一系列重点民生工程的实施和惠民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晒一晒这40年的“民生清单”,描绘出的是为衡南亲民爱民的美好景象,也是该县建设幸福家园、让幸福落地生根最有质感的映射。
 
来源:本台综合 编辑:张木兰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