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双季稻均亩产3000斤 袁隆平团队成功了!

2020-11-04 10:21:41 作者:admin 来源:人民网 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挑战双季稻均亩产3000
袁隆平团队成功了!
 
2020110313:58 来源:科技日报


\
 
原标题:挑战双季稻均亩产3000 袁隆平团队成功了!
 
 “全体员工,人人须知,我中心有三大主要任务。”201963,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挂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亲笔签名的告示,他给团队定下了三大新目标:超高产冲刺、耐盐碱水稻及第三代杂交水稻。

\
 
一年多过去,袁隆平的三大目标任务都有了新“产出”。这不,112,湖南省衡南县清竹村就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挑战赛”:袁隆平团队在当地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高产攻关示范田实地测产,以第三代杂交水稻,冲关双季稻均亩产3000斤目标!
 
\

天时不够“美”,但第三代杂交稻超“抗打”
 
 “今年是第三代杂交水稻进行第二年示范。今年在全国有20多个示范点。从生长情况看,湖南的衡南、桃源、湘潭等地,长势都特别好。1028,我们对衡南示范基地其中2分地进行了收割和预测产,应该能过每亩881公斤的目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在测产启动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
 
\

缘何是“每亩881公斤”?原来,在袁隆平三大主要任务的超高产冲刺任务中,就定下了双季稻早稻冲击700公斤、双季稻晚稻冲击800公斤的目标。因此“早稻+晚稻”组合就是1500公斤,即3000斤目标。
 
今年713日,专家对清竹村种植的早稻株两优168示范田进行了测产验收,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因此,要挑战3000斤目标,测产的“叁优一号”就必须突破李建武所说的“均亩产881公斤”。
 
很显然,李建武持乐观态度。“从现场长势看,‘叁优一号’穗子特别大,平均每穗总粒数达320粒,是普通杂交稻这一数值的两倍左右。同时,它植株很粗壮,也是有利于高产的基础。”
 
\

李建武表示,特别是,他们发现“叁优一号”抗寒性能也很好。“今年从水稻抽穗开始,当地连续经历了一个月左右的低温阴雨天气(衡南县近60年来遇到的极端天气),目前看对它有影响,但并不大。在今年测产的不利天气条件下,还能达到800多公斤的话,说明它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产量潜力会更大。”
 
最终,实地测产结果公布:平均亩产911.7公斤,成功冲关!
 
据悉,今年也是袁隆平团队首次试水冲击3000斤目标。他有个“3000斤工程”设想,准备明年起,在南方8省开展双季稻周年均亩产3000斤目标的攻关示范。
 
\

更“低调”的第三代杂交稻,更亲民
 
 “‘叁优一号’有‘三不’,不早衰,不落粒,不倒伏,它的抗病性也很强。”袁隆平评价。
 
 “第三代杂交稻是第二代杂交稻(两系法杂交稻)的升级版,解决了第二代杂交稻的制种安全问题。同时,它还解决了第一代经典杂交稻(三系法杂交稻)的配组不自由问题。换句话说,它集合了前面两代杂交稻的优点,还规避了前两代杂交稻的缺点。”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启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此归纳。袁隆平也肯定,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都非常简便。此外,相较前两代杂交水稻对肥料和水的需求而言,第三代杂交稻显得更“低调”,更有利于产业化,从试验田走向寻常农民家。“这是未来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理想途径。”袁隆平说。
 
 “要说之前超级杂交稻品种在单季稻产量上取得了大的突破,这次第三代杂交水稻则有望在双季稻产量上取得新纪录。这是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的切实落地,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俊说。(记者 俞慧友 实习生 戴琳)
 



袁隆平团队迎双季稻亩产3000斤测产
2020水稻种植市场供给情况调研
 
袁隆平团队迎双季稻亩产3000斤测产

 
今天,在湖南省衡南县,第三代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测产。今年7月,已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1238.12斤,今天将对晚稻进行测产。这是袁隆平团队在屡破超级稻单产70080010001149公斤等世界纪录后,再次向新纪录发起冲刺!“大考”在即,袁老说,不要太紧张,就像百米赛跑,不要“偷表”,一响就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45.26亿亩,较2016年下降20.4万亩;总产量20856万吨,较2016年增加163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份预计2017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为3003万公顷,同比减少12.9万公顷,减幅为0.42%
 
2020水稻种植市场供给情况调研
 
一、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我国稻谷产量20856万吨,较2016年增加0.7%,进口量400万吨。总消费量达到18660万吨,其中国内总消费18560万吨,出口100万吨。总消费量较2016年减少。其中食用消费15680万吨,占比84%,较2016年减少0.1%,其中大米10820万吨,占总制粉消费的69%;饲料及损耗1350万吨,占比7.2%,较2016年减少2.2%;工业消费1400万吨,占比7.5%,较2016年增加了7.7%;种用消费130万吨,占比0.7%,较2016年减少了0.8%
 
图表:2013-2017年中国水稻种植行业供给情况 
 \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二、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据美国农业部201712月份发布的供需平衡数据显示,预计17/18年全球稻米产量上调230万吨至4.835亿吨,全球出口量和总使用量分别上调40万吨。水稻种植总供给上涨快于使用量,全球期末库存上调180万吨至1.407亿吨。其中中国期末库存上调200万吨至9450万吨,是自1999/2000年以来最大值。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7/18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为18560万吨,较2016年度增加49万吨,增幅0.26%。其中食用消费为15680万吨,略减20万吨,减幅0.12%;饲料消费及损耗为1350万吨,减少30万吨,减幅2.2%;工业消费1400万吨,增加100万吨,增幅7.7%。在国家“去库存”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稻谷工业消费量预计将持续增加。预计2017/18年度进口大米折稻谷(大米进口量除以0.7)400万吨,较2016年减少164万吨;出口大米折稻谷100万吨,较2016年减少49万吨。预计2017/18年度全国稻谷结余量为2425万吨,较上月预计减少15万吨,较2016年度减少187万吨。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